铣床横向跨轴进行成型加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817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床横向跨轴进行成型加工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测量铣床各主轴间间距和每个主轴实际可加工范围;(2)通过软件实现铣床两相邻主轴加工区域重叠;(3)使用成型加工编辑软件对原始外形加工文件进行分割再合并,形成一份横向跨轴成型加工的合并文件;(4)将超长印制线路板在铣床上横向放置,调用合并文件实现超长印制线路板的横向跨轴连续加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使超长印制电路板在普通多轴铣床上一次性连续完成成型加工,避免多次定位和上下板操作,减少对线路的划伤和表面擦花,在保证成型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制电路板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板状天线产品一直是通信基站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乡村地 区通信基站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高增益高波束宽度的板状天线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对于高增益高波束宽度的板状天线,其天线设计的印制电路板及其附属的屏蔽 盖板有着如下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长度较长,如频段824-966MHZ,增益16. 5dBi,水平波束 宽度85°的板状天线,其印制电路板及屏蔽盖板长度达到2. 5m以上;二是这种印制电路板 需要良好的表面处理,不允许比较严重的线路划伤和表面擦花,以免影响信号传输。以上两种特征给常规的印制电路板成型加工带来困难。由于铣床成型加工范围一 般不超过700mmX700mm,远远低于该类印制电路板的尺寸。目前行业内加工这种超出铣床 成型加工范围的超长印制电路板,主要是通过将该类板长方向分为几段,每段制作一个成 型加工文件,加工时竖向放置,每调一次文件加工其中的一小段。这种成型加工方法,存在 下述问题一是每段文件需要重复进行销钉定位和上下板操作,耗费太多时间,效率低下; 二是这类印制板比较长,要伸入机台后面,而主轴到机台垂直高度比较小,一般35mm左右, 在上板和取板时,由于主轴和机台垂直太小,将印制电路板限制在比较小的空间内操作,很 难避免拖拽造成线路划伤和表面擦花,加上多次上下板操作,导致产品合格率比较低。三是 这种成型加工方式会给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超长印制电路 板连续进行成型加工,加工过程可以不需要任何暂停和停止,方便操作,提高成型加工效 率,同时减少对线路的划伤和表面擦花,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下述 步骤步骤一测量铣床各主轴间间距和每个主轴实际可加工范围;步骤二 通过软件实现铣床两相邻主轴加工区域重叠;步骤三使用成型加工编辑软件对原始外形加工文件进行分割再合并,形成一份 横向跨轴成型加工的合并文件;步骤四将超长印制线路板在铣床上横向放置,调用合并文件实现超长印制线路 板的横向跨轴连续加工。所述多轴铣床是单伺服马达联动主轴的铣床,同一时间各个主轴在机台的横竖平 面运行方向及步调一致。所述超长印制电路板是指印制电路板长方向尺寸超出铣床单个机台的加工范围,而宽方向尺寸在铣床单个机台加工范围之内的印制电路板。步骤三所述一份横向跨轴成型加工的合并文件是几个分割区域互相重叠一起,并 且尺寸小于铣床每主轴最大加工范围。相邻两轴重叠加工区域是通过软件参数修改来实现的,相邻两轴重叠加工的区域 是X2,可实现的X2范围在0 75mm之间。中间分割尺寸在X Xl范围之内,也就是保证在570mm 645mm范围之内。各个主轴的铣刀的对应安装位置不互相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使超长印制电路板 在普通多轴铣床上可以一次性连续完成成型加工,避免多次销钉定位和上下板操作,减少 对线路的划伤和表面擦花,在保证成型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为普通多轴铣床每轴默认加工范围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软件实现相邻两轴加工区域重叠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横向跨轴成型加工合并文件实现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各主轴的刀位设置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精确测量铣床各主轴间间距和每个轴实际可加工范围。在本步骤中,测量 各主轴间间距和每个轴实际可加工范围的目的是为后续编辑和制作横向跨轴合并文件提供文件分割及合并的依据,以确保横向跨轴合并文件的所有成型加 工区域均处于对应得各个主轴可加工范围内,同时也是保证成型尺寸和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的关键内容。步骤二 通过软件实现铣床两相邻主轴加工区域重叠。实际生产的铣床,其默认 的每个主轴加工范围是不重叠的,如图2所示。对于长板的成型加工,需要保持外形的连续 性,要实现超长板连续不断,必须使相邻两轴的加工范围有相交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相邻 两轴相交区域是通过软件参数修改来实现的,X2是相邻两轴重叠加工区域,可实现的X2范 围在0 75mm之间。图3所示,从而保证横向可以连续不断进行成型加工。步骤三使用成型加工编辑软件对原始外形加工文件进行分割再合并,形成一份 横向跨轴成型加工的合并文件。在本步骤中,原始文件的分割需保证可以达到相交区域实 施,如图3所示,中间分割尺寸必须在X Xl范围之内,,也就是保证在570mm 645mm范 围之内,两端的分割尺寸则可灵活。在完成每段文件制作之后,将进行文件合并,如图4所示,按照对应相邻主轴的间 距将分割的各段文件进行移动重合,形成一份相互重叠的横向跨轴成型加工合并文件。步骤四将超长印制线路板在铣床上横向放置,使用合并文件实现横向跨轴连续 加工。本步骤实施时,要确保合并文件处于铣床每轴调整后的机台可加工范围以内。为了规避风险,重要原则是各个主轴的刀位设置不能重合。当一个主轴成型加工完成之后,由人 工进行主轴的更换启动,继续下一个主轴成型加工,直至所有主轴成型加工完成。作为步骤四的技术改进普通多轴铣床的每轴刀座位为10个,一般情况下,每种 印制电路板成型加工用到得铣刀类型不超过2种,这样可以通过图5所示方案实现各个主 轴的刀位设置不能重合并一次性加工。实心刀座排每段成型加工使用的铣刀,空心刀座排 只有刀柄没有刀刃的铣刀。在加工的时候,四个轴同时开启,铣床将会按照轴1 轴4对应 部分分别成型加工,最后一次性完成成型加工,中途无需作任何暂停和更换主轴。通过本专利技术,使超长印制电路板在普通多轴铣 床上可以一次性连续完成成型加工,避免多次销钉定位销钉和上下板操作,减少对线路的 划伤和表面擦花,在保证成型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本专利技术尤 其适用于超长印制电路板,特别是超长板状天线的印制电路板和屏蔽盖板的批量生产。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 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而所有这些改变和调整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后附的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包括铣床及横向设置于铣床上的主轴,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原始外形加工文件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文件的分割再合并,使超长印制电路板在多轴铣床上一次完成成型加工,其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测量铣床各主轴间间距和每个主轴实际可加工范围;步骤二通过软件实现铣床两相邻主轴加工区域重叠;步骤三使用成型加工编辑软件对原始外形加工文件进行分割再合并,形成一份横向跨轴成型加工的合并文件;步骤四将超长印制线路板在铣床上横向放置,调用合并文件实现超长印制线路板的横向跨轴连续加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轴铣 床是单伺服马达联动主轴的铣床,同一时间各个主轴在机台的横竖平面运行方向及步调一 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印 制电路板是指印制电路板长方向尺寸超出铣床单个机台的加工范围,而宽方向尺寸在铣床 单个机台加工范围之内的印制电路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横向跨轴进行外形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 一份横向跨轴成型加工的合并文件是几个分割区域互相重叠一起,并且尺寸小于铣床每主 轴最大加工范围。5.如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床横向跨轴进行成型加工的方法,包括铣床及横向设置于铣床上的主轴,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原始外形加工文件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文件的分割再合并,使超长印制电路板在多轴铣床上一次完成成型加工,其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测量铣床各主轴间间距和每个主轴实际可加工范围;步骤二:通过软件实现铣床两相邻主轴加工区域重叠;步骤三:使用成型加工编辑软件对原始外形加工文件进行分割再合并,形成一份横向跨轴成型加工的合并文件;步骤四:将超长印制线路板在铣床上横向放置,调用合并文件实现超长印制线路板的横向跨轴连续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任代学王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