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组箱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组箱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357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9
本申请涉及泵车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箱装置及方法,该组箱装置包括对中机构和定位机构,对中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组箱过程通过对中机构对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对中,保证两者的中心对齐,定位机构配合对中机构,暂时固定对中完成的上盖板和下盖板,避免点焊过程中产生作用力导致上盖板和下盖板发生偏移,使得得到的支腿箱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中心保持对齐,不需要再对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侧边进行加工,减少组箱时间,提高组箱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泵车制作,具体地涉及一种组箱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泵车支腿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左腹板和右腹板,支腿的制作需要将上盖板、下盖板、左腹板和右腹板组装至焊接位置,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2、当前,支腿的组装和焊接主要通过人工操作,具体方式为:作业人员先在下盖板上画出左腹板和右腹板的定位线,然后将下盖板放置在平台上并压紧固定;吊装第一块腹板对齐下盖板上的定位线,利用角尺测量第一块腹板和下盖板的垂直度,并调整第一块腹板使其与下盖板垂直,然后将第一块腹板焊接在下盖板上;吊装第二块腹板对齐下盖板上的定位线,利用角尺测量第二块腹板和下盖板的垂直度,并调整第二块腹板使其与下盖板垂直,同时测量两腹板之间的距离,调整第二块腹板与第一块腹板的距离,使该距离等于组装距离,然后将第二块腹板焊接在下盖板上;吊装上盖板至两腹板的上侧,利用角尺测量上盖板和下盖板侧边对齐度,调整上盖板使其与下盖板的侧边对齐,检测腹板和盖板的翼边尺寸,然后将上盖板焊接在两腹板上,支腿制箱完毕。

3、支腿通过上述人工组箱的方式,无法保证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中心对齐,需要在组箱完成后,再次对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侧边进行加工,以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中心对齐,耗费时间,影响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箱装置及方法,实现支腿组箱,通过机械结构对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对中,并对左腹板和右腹板进行定位,使得组箱后的支腿箱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中心对齐,取消再次对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侧边进行加工的工艺,节约时间,提高组装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箱装置,包括:对中机构,对中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供支腿的上盖板、下盖板、左腹板和右腹板置入的对中区域,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设置为能够同步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缩小或扩大对中区域,并将上盖板和下盖板对中至相互平行且正对的焊接位置;以及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供支腿的上盖板、下盖板、左腹板和右腹板置入的定位区域,定位区域与对中区域相正对,以使上盖板、下盖板、左腹板和右腹板同时位于定位区域和对中区域内,定位机构用于将上盖板和下盖板与左腹板和右腹板固定至彼此垂直的焊接位置。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移动支座、设置在第一移动支座上的第一下对中组件和第一上对中组件,第一下对中组件和第一上对中组件均位于对中区域内,第一下对中组件能够与下盖板的边缘接触,以将下盖板推动至焊接位置,第一上对中组件能够与上盖板的边缘接触,以将上盖板推动至焊接位置;和/或,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二移动支座、设置在第二移动支座上的第二下对中组件和第二上对中组件,第二下对中组件和第二上对中组件均位于对中区域内,第二下对中组件能够与下盖板的边缘接触,以将下盖板推动至焊接位置,第二上对中组件能够与上盖板的边缘接触,以将上盖板推动至焊接位置。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下对中组件朝向对中区域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一上对中组件朝向对中区域的延伸长度;和/或,第二下对中组件朝向对中区域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上对中组件朝向对中区域的延伸长度。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上对中组件与第一移动支座滑动配合,第一上对中组件沿第一移动支座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移动支座自身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和/或,第二上对中组件与第二移动支座滑动配合,第二上对中组件沿第二移动支座的移动方向与第二移动支座自身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中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位于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之间,支撑件能够与下盖板接触,以支撑下盖板;和/或,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两者之间形成定位区域,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设置为能够同步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缩小或扩大定位区域,第一定位部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移动部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二定位部的移动方向与第二移动部的移动方向相同。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支座和设置在第一定位支座上的第一下定位组件、第一中定位组件和第一上定位组件,第一下定位组件能够夹持下盖板,以将下盖板固定,第一中定位组件能够吸附左腹板,以将左腹板固定至焊接位置,第一上定位组件能够将上盖板压紧并固定至左腹板和右腹板上;和/或,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定位支座和设置在第二定位支座上的第二下定位组件、第二中定位组件和第二上定位组件,第二下定位组件能够夹持下盖板,以将下盖板固定,第二中定位组件能够吸附右腹板,以将右腹板固定至焊接位置,第二上定位组件能够将上盖板压紧并固定至左腹板和右腹板上。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下定位组件位于定位区域内,第一下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和设置在第一支撑块上方的第一夹紧件,第一支撑块和第一夹紧件之间能够形成有用于夹持下盖板的第一夹持区域,第一夹紧件与第一定位支座活动配合,第一夹紧件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块移动,以扩大或缩小第一夹持区域;和/或,第二下定位组件位于定位区域内,第二下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块和设置在第二支撑块上方的第二夹紧件,第二支撑块和第二夹紧件之间形成能够有用于夹持下盖板的第二夹持区域,第二夹紧件与第二定位支座活动配合,第二夹紧件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撑块移动,以扩大或缩小第二夹持区域。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中定位组件位于定位区域内,第一中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部之间的最小距离能够调节至等于左腹板与右腹板之间的焊接距离,第一中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块和设置在第一定位块上的第一电磁铁,第一电磁铁能够吸附左腹板,以将左腹板固定至焊接位置,并使左腹板垂直于下盖板;和/或,第二中定位组件位于定位区域内,第二中定位组件与第一定位部之间的最小距离能够调节至等于左腹板与右腹板之间的焊接距离,第二中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块和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能够吸附右腹板,以将右腹板固定至焊接位置,并使右腹板垂直于下盖板。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上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一定位支座活动配合的第一压紧件,第一压紧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定位支座向靠近或远离第一中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以压紧或释放上盖板;和/或,第二上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二定位支座活动配合的第二压紧件,第二压紧件能够相对于第二定位支座向靠近或远离第二中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以压紧或释放上盖板。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组箱装置还包括基础平台,基础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对中机构和多个定位机构,至少一个对中机构和至少一个定位机构与基础平台滑动配合,对中机构和定位机构相对于基础平台的滑动方向与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1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组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板料;对板料进行切割;对板料进行校平,得到上盖板、下盖板、左腹板和右腹板;对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铣边;使用上述的组箱装置将上盖板、下盖板、左腹板和右腹板进行组箱,得到支腿箱体。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定位机构先将下盖板固定至焊接位置,再将左腹板和右腹板固定至垂直于下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11)包括第一移动支座(111)、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支座(111)上的第一下对中组件(112)和第一上对中组件(113),所述第一下对中组件(112)和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均位于所述对中区域内,所述第一下对中组件(112)能够与所述下盖板(92)的边缘接触,以将所述下盖板(92)推动至焊接位置,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能够与所述上盖板(91)的边缘接触,以将所述上盖板(91)推动至焊接位置;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对中组件(112)朝向所述对中区域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朝向所述对中区域的延伸长度;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与所述第一移动支座(1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沿所述第一移动支座(111)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移动支座(111)自身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10)还包括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部(11)和所述第二移动部(12)之间,所述支撑件(13)能够与所述下盖板(92)接触,以支撑所述下盖板(92);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包括第一定位支座(2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支座(211)上的第一下定位组件(212)、第一中定位组件(213)和第一上定位组件(214),所述第一下定位组件(212)能够夹持所述下盖板(92),以将所述下盖板(92)固定,所述第一中定位组件(213)能够吸附所述左腹板(93),以将所述左腹板(93)固定至焊接位置,所述第一上定位组件(214)能够将所述上盖板(91)压紧并固定至所述左腹板(93)和所述右腹板(94)上;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定位组件(212)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所述第一下定位组件(212)包括第一支撑块(21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2121)上方的第一夹紧件(2122),所述第一支撑块(2121)和所述第一夹紧件(2122)之间能够形成有用于夹持所述下盖板(92)的第一夹持区域,所述第一夹紧件(2122)与所述第一定位支座(211)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夹紧件(212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块(2121)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定位组件(213)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所述第一中定位组件(213)与所述第二定位部(22)之间的最小距离能够调节至等于所述左腹板(93)与所述右腹板(94)之间的焊接距离,所述第一中定位组件(213)包括第一定位块(213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2131)上的第一电磁铁(2132),所述第一电磁铁(2132)能够吸附所述左腹板(93),以将所述左腹板(93)固定至焊接位置,并使所述左腹板(93)垂直于所述下盖板(92);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定位组件(214)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支座(211)活动配合的第一压紧件(2141),所述第一压紧件(214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支座(211)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中定位组件(213)的方向移动,以压紧或释放所述上盖板(91);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箱装置还包括基础平台(30),所述基础平台(3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对中机构(10)和多个所述定位机构(20),至少一个所述对中机构(10)和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机构(20)与所述基础平台(30)滑动配合,所述对中机构(10)和所述定位机构(20)相对于所述基础平台(30)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移动部(11)和所述第二移动部(12)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11.一种组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11)包括第一移动支座(111)、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支座(111)上的第一下对中组件(112)和第一上对中组件(113),所述第一下对中组件(112)和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均位于所述对中区域内,所述第一下对中组件(112)能够与所述下盖板(92)的边缘接触,以将所述下盖板(92)推动至焊接位置,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能够与所述上盖板(91)的边缘接触,以将所述上盖板(91)推动至焊接位置;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对中组件(112)朝向所述对中区域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朝向所述对中区域的延伸长度;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与所述第一移动支座(1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上对中组件(113)沿所述第一移动支座(111)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移动支座(111)自身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10)还包括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部(11)和所述第二移动部(12)之间,所述支撑件(13)能够与所述下盖板(92)接触,以支撑所述下盖板(92);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包括第一定位支座(2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支座(211)上的第一下定位组件(212)、第一中定位组件(213)和第一上定位组件(214),所述第一下定位组件(212)能够夹持所述下盖板(92),以将所述下盖板(92)固定,所述第一中定位组件(213)能够吸附所述左腹板(93),以将所述左腹板(93)固定至焊接位置,所述第一上定位组件(214)能够将所述上盖板(91)压紧并固定至所述左腹板(93)和所述右腹板(94)上;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才红谭芝芝金群叶潘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