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23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包括四层带束层,从胎面向轮胎内侧依次为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四层带束层依次贴合设置,一号带束层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13:20;二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4:5;三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29:40;四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1:2。本技术匹配带束层宽度、角度及钢丝类型,使得带束层钢丝整体受力小且平均,以提高带束层抗冲击能力,防止胎冠炸冠爆。该方案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有效提高宽体车轮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轮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


技术介绍

1、宽体车轮胎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工地等重载场合,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复杂的路况和重载的负荷,轮胎会受到局部冲击,轮胎的带束层钢丝因此受到瞬间于自身张力几倍的冲击力,轮胎存在着冠炸冠爆等安全隐患。因此,研发一种新的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设计,对于提高轮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方案采用增加带束层的层数或钢丝的数量来提高带束层的抗冲击能力。还有一些方案是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来增强带束层的承载能力;

2、然而,这些现有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增加带束层的层数或钢丝的数量会导致轮胎重量增加,从而降低车辆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其次,使用高强度材料虽然可以提高带束层的承载能力,但是这也会增加轮胎制造成本,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最后,这些现有技术方案并没有考虑带束层钢丝整体受力均衡的问题,容易导致带束层的局部破坏,无法有效解决轮胎冠炸冠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匹配带束层宽度、角度及钢丝类型,使得带束层钢丝整体受力小且平均,以提高带束层抗冲击能力,防止胎冠炸冠爆。该方案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宽体车轮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包括四层带束层,从胎面向轮胎内侧依次为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四层带束层依次贴合设置,一号带束层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13:20;二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4:5;三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29:40;四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1:2。

4、进一步的,一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左,一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24°;二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右,二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22°;三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左,三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16°;四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右,四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16°。

5、进一步的,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中,每两层相邻带束层两端的端部之间设有夹胶片形成带束层整体,带束层整体的外部还设有一层高模量胶片,实现对带束层整体的包裹,形成带束层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的钢丝直径分别为1.13mm、2.04mm、2.04mm、1.82mm;所述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的钢丝数量分别为50根,33根,33根,33根。

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8、(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通过使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匹配带束层宽度、角度及钢丝类型,使得带束层钢丝整体受力小且平均,从而提高了带束层的抗冲击能力,防止胎冠炸冠爆。

9、(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相对于增加带束层的层数或提高钢丝数量来提高带束层的抗冲击能力的现有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不会增加轮胎重量,从而不会降低车辆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10、(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轮胎重量轻、成本低、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从而提高宽体车轮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层带束层,从胎面向轮胎内侧依次为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四层带束层依次贴合设置,一号带束层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13:20;二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4:5;三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29:40;四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左,一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24°;二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右,二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22°;三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左,三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16°;四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右,四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中,每两层相邻带束层两端的端部之间设有夹胶片形成带束层整体,带束层整体的外部还设有一层高模量胶片,实现对带束层整体的包裹,形成带束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的钢丝直径分别为1.13mm、2.04mm、2.04mm、1.82mm;所述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的钢丝数量分别为50根,33根,33根,33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层带束层,从胎面向轮胎内侧依次为一号带束层、二号带束层、三号带束层和四号带束层;四层带束层依次贴合设置,一号带束层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13:20;二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4:5;三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29:40;四号带束层与胎面宽度之比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体车轮胎防爆带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左,一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24°;二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右,二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22°;三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向左,三号带束层的钢丝与胎体竖直方向夹角为16°;四号带束层的钢丝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世根黄斌文王君妍吴小华周苏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