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
技术介绍
1、6-7米轻型物流汽车的后车身地板通常被设计的比较平整,以方便从尾门或侧门向货箱内上下货。原有的燃油型轻货,由于底盘系统集成了后驱动桥,因此通过整体抬高车身以实现地板平整性。参考图8,区别与燃油型轻货,由于电动轻货驱动总成通常集成于后轮机构上,因此其车身高度可以被整体降低以方便上、下货。但是,由此导致了悬架空间增大,尤其是在具备车辆后跪功能使车内地板和路面直接接触的车型上,悬架空间向车内中央方向侵占,造成中央通道的横向宽度a变窄。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号cn205871661u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后纵臂式独立悬架结构,纵臂总成通过轮轴固定在轮毂上,纵臂总成上设有阻尼弹簧和螺旋弹簧,阻尼弹簧和螺旋弹簧倾斜设置。该技术方案的螺旋弹簧布置在铰接点和车轮中心之间导致螺旋弹簧受力比大,外加减振器被设置于横向的内侧位置,进一步向内挤占车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在纵臂组件外侧设置有控制车轮转动的轮边机构,所述纵臂组件的前端与车身转动连接以控制悬架的摆动,所述纵臂组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及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和所述减振器相邻于所述轮边机构被设置于所述纵臂组件的外侧,所述纵臂组件通过前端的接合部件以双向自由转动的与车身相连,从而平衡所述气囊及所述减振器所带来的垂向受力差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自由转动具体是指通过设置在所述纵臂组件端部上分别各自具有一个不相同的转动自由度的内接合部件及外接合部件与所述车身相连。
3.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在纵臂组件外侧设置有控制车轮转动的轮边机构,所述纵臂组件的前端与车身转动连接以控制悬架的摆动,所述纵臂组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及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和所述减振器相邻于所述轮边机构被设置于所述纵臂组件的外侧,所述纵臂组件通过前端的接合部件以双向自由转动的与车身相连,从而平衡所述气囊及所述减振器所带来的垂向受力差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自由转动具体是指通过设置在所述纵臂组件端部上分别各自具有一个不相同的转动自由度的内接合部件及外接合部件与所述车身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自由转动是指绕垂轴和/或绕侧轴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合部件的摆动轴线的虚拟侧向延伸线与所述内接合部件的轴心点相交,所述虚拟侧向延伸线与所述纵臂组件的外轮廓边共同构成为三角形的构造,所述内接合部件及所述外接合部件分别位于所述三角形的两个互不相同的顶角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延伸线与所述三角形的另一非斜边间的夹角构成影响所述独立悬架的外倾角和前束角的斜后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组件包括了构成所述三角形另外两条边的内纵臂和外纵臂,所述内纵臂为所述三角形的斜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被设置于靠近所述外纵臂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纵臂式气囊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机构与车轮的旋转轴心同轴,所述减振器用于与所述纵臂组件相连的下连接点的垂轴与所述旋转轴心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黄详,胡小生,李书豪,
申请(专利权)人:科曼车辆部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