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光子学与光纤通信,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
技术介绍
1、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信息量的极大增加,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设法提高数据传输能力以增加数据的传输容量,光的多种维度复用技术也由此得到极大发展。
2、然而传统的多路复用技术的数据速率正在迅速接近香农极限,我们进而需要使数据能够在最后一个物理维度即空间维度上进行多路复用。通讯设备也对于元件的集成化、精密化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模分多路复用的研究技术存在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在不使用偏振分束器件、空间光元件等相关设备的前提下,无法同时将传输光束的两个正交偏振转换为两个单独的模式,这极大影响器件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发展。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期望设计一种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利用超构表面对局部光场的相位、振幅和偏振独特的调控能力,将超构原子集成在微光纤侧壁,从而实现多种偏振模式的模分复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光纤结构和一组由超构原子组成的阵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超构原子为大小相同的四分之一弧结构,宽度为0.12μm,高度h为0.4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超构原子沿微光纤结构腰区侧壁的排布,依据耦合至自由空间的导波模式的有效折射率与焦点来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当HE11模、TE01模与TM01模中的某种导波模式在微光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光纤结构和一组由超构原子组成的阵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超构原子为大小相同的四分之一弧结构,宽度为0.12μm,高度h为0.4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超构原子沿微光纤结构腰区侧壁的排布,依据耦合至自由空间的导波模式的有效折射率与焦点来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当he11模、te01模与tm01模中的某种导波模式在微光纤波导内部单独传输时,所述导波模式与超构原子阵列接触部分的模式矢量成切向时,导波模式被超构原子阵列辐射至自由空间中并聚焦;导波模式与超构原子阵列接触部分的模式矢量成径向时,导波模式绝大部分能够保留在光纤内部;通过人为调节光纤模式的偏振方向改变模式,进而改变模式与超构原子阵列接触部分的模式矢量分布,实现可选择性地将导波模式耦合至自由空间中聚焦或保留在微光纤结构内部继续传输,形成两个模式输出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全光纤模分多路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当两组不同模式同时传输时,通过人为调节两个模式的偏振方向改变模式矢量分布,将其中一种模式与超构原子阵列接触部分的模式矢量调节成径向保留在光纤内部,将另一种模式与超构原子阵列接触部分的模式矢量调节成切向耦合至自由空间中并聚焦,从而将两个不同模式分离至空间中的不同位置,实现模分多路复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李世豪,高一菲,郭锐,方烨,朱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