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炉助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961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炉助燃装置,具体为转式窑炉助燃烧嘴装置,由燃气连接管、外壳体和喷嘴构成,燃气从燃气连接管通入外壳体内的套管,沿轴向经喷嘴喷入燃烧室,套管内管壁上设有呈来福线分布的螺旋状凹槽。本助燃烧嘴的套管采用螺旋状凹槽结构,和原来的平直气管相比优点明显,燃气由原来的平直风向变为旋转风向,增强了燃气气流压力,增大了火焰射程,使炉窑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可显著地提高对流传热效果,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窑炉助燃烧嘴装置,适用于各种转式窑炉。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使用的转式炉,一般是以煤气或天然气作为热源,通过接入燃气输出管道,在燃气输出管道上连接燃烧装置。这种燃烧装置,大多为套管式烧嘴,套管内部为平直管道,它是将燃气和助燃空气一并沿管道烧嘴轴向喷向炉膛,喷射压力往往较小,助燃空气和燃气混合不好,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炉温不均匀,对流传热效果差,会出现坯料局部过热等现象,且存在炉子热效率低、能耗高、炉口冒火等严重问题。经检索,专利号为2008200231307的专利公开一种煤气热风炉助燃烧嘴,由筒状壳体、热煤气输入管、火焰喷出嘴、鼓风管构成,内外层筒壁之间有空气预热腔,在外层筒壁的两侧设有鼓风口,在内层筒壁的底部热风鼓入口处内侧沿上设有多根焊接的L形热风管。该助燃烧嘴通过助燃空气预热和稳压,通过L形热风管对热煤气流进行分割和搅拌,可使热煤气燃烧更充分,但是该烧嘴的火焰温度不高,热效率也有待于提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对流传热效果、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的燃气炉助燃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炉助燃装置,由燃气连接管、外壳体和喷嘴构成,燃气从燃气连接管通入外壳体内的套管,沿轴向经喷嘴喷入燃烧室,所述套管内管壁上设有螺旋状凹槽。所述螺旋状凹槽呈来福线形状均匀分布。所述套管的管壁厚度为7~10mm;所述螺旋状凹槽的深度为3~5mm。所述外壳体和套管道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燃气炉助燃装置的套管内管壁上设有螺旋状凹槽,呈来福线分布,螺旋状凹槽和原来的平直气管相比优点明显,燃气由原来的平直风向变为旋转风向,增强了燃气气流压力,增大了火焰射程,使炉窑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可显著地提高对流传热效果,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2、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燃气炉助燃装置剖面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燃气炉助燃烧嘴装置,由外壳体1、燃气连接管2和喷嘴5构成,燃气连接管2焊接固定在外壳体1上,燃气从燃气连接管2通入外壳体内的套管3中,沿轴向经喷嘴5喷入燃烧室,套管3的内管壁上设有螺旋状凹槽4,螺旋状凹槽4沿管壁均匀分布,呈来福线形状。套管壁厚为7~10mm,螺旋状凹槽的深度为3~5mm。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燃气炉助燃烧嘴装置的套管3壁厚为8mm,螺旋状凹槽4深度为4mm。当火焰温度较高时,外壳体1和套管3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气炉助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炉助燃装置,由燃气连接管、外壳体和喷嘴构成,燃气从燃气连接管通入外壳体内的套管,沿轴向经喷嘴喷入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管壁上设有螺旋状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炉助燃装置,由燃气连接管、外壳体和喷嘴构成,燃气从燃气连接管通入外壳体内的套管,沿轴向经喷嘴喷入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管壁上设有螺旋状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凹槽呈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明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德赛尔陶粒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