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新能源车充电桩和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新能源车充电桩和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952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和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中,新能源车充电桩包括吊装支架、充电模块、弹簧浮动机构、直流充电线、牵引绳和电控箱;吊装支架具有多个安装位;充电模块和电控箱分别安装在吊装支架的一个安装位上,电控箱用于控制充电模块并为连接充电模块与远端充电机的中间单元;直流充电线的一端通过电控箱与远端充电机电连接,直流充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充电枪头;弹簧浮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吊装支架的一个安装位上,牵引绳的一端与弹簧浮动机构的伸缩端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直流充电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车充电桩可提升新能源车主取放直流充电线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和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伴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普及,如何快速、便捷地进行电动汽车补能充电,成为制约整个新能源行业快速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充电桩为固定式、一桩一车位的充电模式。

2、现有一桩一车位的充电桩模式在使用时,存在如下不足:

3、1、充电桩利用率低,主要受油车占位、新能源车超时占位、电网总电容受限等因素影响,导致在一些充电需求较大的商业密集区和交通枢纽区域,固定式充电桩的弊端越专利技术显。

4、2.先进的直流快充桩的单桩充电电流已经达到了200a以上,相应充电电缆的线径也加粗了,新能源车主在取/放枪线的过程中,因充电枪线较重,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特别是一些女性用户,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更加突出。

5、3.一车位一桩的方式,受单个充电机覆盖车位的限制,充电机的实际使用效率低,平均到单车位的造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和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以降低新能源车主取放直流充电线的难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包括吊装支架、充电模块、弹簧浮动机构、直流充电线、牵引绳和电控箱;所述吊装支架具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充电模块安装在吊装支架的一个安装位上;所述电控箱固定安装在吊装支架的一个安装位上,所述电控箱用于控制充电模块并为连接充电模块与远端充电机的中间单元;所述直流充电线的一端通过电控箱与远端充电机电连接,所述直流充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充电枪头;所述弹簧浮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吊装支架的一个安装位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弹簧浮动机构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直流充电线上。

4、为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所述弹簧浮动机构达到最大拉伸状态的复位弹力大于直流充电线的重力。

5、可选的,所述弹簧浮动机构包括弹簧平衡器和平衡器防护罩,所述弹簧平衡器装设于平衡器防护罩的内侧。

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包括多个上述新能源车充电桩,多个新能源车充电桩间隔设置;还包括行走轨和搬运机器人,所述行走轨水平设置且分别与各吊装支架固接;所述搬运机器人可移动设置在行走轨上;所述充电模块包括桩基固定充电座和充电分配盒,所述桩基固定充电座固定在吊装支架的安装位上,所述充电分配盒可分离设置在搬运机器人上,所述充电分配盒随搬运机器人行走与不同桩基固定充电座水平对位、且受搬运机器人驱动与对应桩基固定充电座插接电连接。

7、可选的,所述桩基固定充电座包括正极充电座、负极充电座和导向座,所述正极充电座和负极充电座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座固设于正极充电座和负极充电座之间且水平向外延伸,所述导向座朝向正极充电座和负极充电座的两侧分别开设导向槽;所述充电分配盒的顶面开设有与导向座间隙配合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相对的侧壁沿装配槽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的轮体与对应的导向槽的槽底贴面转动配合,所述充电分配盒在与桩基固定充电座相近的侧壁嵌装有与正极充电座插接配合的负极对接插头、与负极充电座插接配合的正极对接插头。

8、可选的,所述桩基固定充电座在与充电分配盒相互靠近的端面装设有电磁锁体,所述充电分配盒在与桩基固定充电座相互靠近的端面装设有与电磁锁体配合使用的锁舌。

9、可选的,每个吊装支架上均安装有车位状态指示装置,所述车位状态指示装置具有第一显示灯和第二显示灯;当第一显示灯亮、第二显示灯灭时,代表该新能源车充电桩处于可充电状态;当第一显示灯闪烁、第二显示灯灭时,代表该新能源车充电桩处于等待充电状态;当第一显示灯和第二显示灯同时灭时,代表该新能源车充电桩处于正在充电状态;当第一显示灯灭、第二显示灯亮时,代表该新能源车充电桩处于故障状态。

10、可选的,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搬运机器人、电磁锁体、车位状态指示装置电控制连接。

11、可选的,所述充电分配盒背离桩基固定充电座的端面设有充电指示灯,当正极充电座与负极对接插头、负极充电座与正极对接插头对接且电连接时,所述充电指示灯亮,当正极充电座与负极对接插头、负极充电座与正极对接插头断电,所述充电指示灯灭。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在现有充电桩的基础上设置了弹簧平衡器,弹簧平衡器达到最大拉伸状态的复位弹力大于直流充电线的重力,可使直流充电线弹性悬浮在空中,新能源车车主在充电取/放充电枪头的过程中,车主无需承担直流充电线的重力,车主会更加轻便和省力,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直流充电机用户使用过程中,取/放充电枪头时因直流充电线自重而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14、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通过设置搬运机器人和多个与搬运机器人可分离配合的充电分配盒,可使同一充电分配盒能够与不同车位的桩基固定充电座配合,使需要充电的充电桩获得电容,以此实现了枪桩分离,即使出现车主充电完成后不及时拔枪,也不影响下一个停车位上的充电需求,进而提高了充电桩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单个充电桩的成本,车位状态指示装置可指示空车位是否可以充电,从而提醒车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支架(100)、充电模块(200)、弹簧浮动机构、直流充电线(400)、牵引绳(500)和电控箱(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浮动机构达到最大拉伸状态的复位弹力大于直流充电线(400)的重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浮动机构包括弹簧平衡器(300)和平衡器防护罩(310),所述弹簧平衡器(300)装设于平衡器防护罩(310)的内侧。

4.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多个新能源车充电桩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固定充电座(210)在与充电分配盒(220)相互靠近的端面装设有电磁锁体(214),所述充电分配盒(220)在与桩基固定充电座(210)相互靠近的端面装设有与电磁锁体(214)配合使用的锁舌(2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600)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搬运机器人(800)、电磁锁体(214)、车位状态指示装置电控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分配盒(220)背离桩基固定充电座(210)的端面设有充电指示灯(225),当正极充电座(211)与负极对接插头(221)、负极充电座(212)与正极对接插头(222)对接且电连接时,所述充电指示灯(225)亮,当正极充电座(211)与负极对接插头(221)、负极充电座(212)与正极对接插头(222)断电时,所述充电指示灯(225)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支架(100)、充电模块(200)、弹簧浮动机构、直流充电线(400)、牵引绳(500)和电控箱(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浮动机构达到最大拉伸状态的复位弹力大于直流充电线(400)的重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浮动机构包括弹簧平衡器(300)和平衡器防护罩(310),所述弹簧平衡器(300)装设于平衡器防护罩(310)的内侧。

4.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桩,多个新能源车充电桩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固定充电座(210)在与充电分配盒(220)相互靠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存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林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