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SiC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SiC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44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SiC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将衬底置于反应腔中,衬底具有第一表面,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包括6H‑SiC;形成第二缓冲层,第二缓冲层位于第一缓冲层背离衬底一侧,第二缓冲层包括4H‑SiC;形成外延层,外延层位于第二缓冲层背离第一缓冲层一侧。本申请在通过在衬底与第二缓冲层之间生长第一缓冲层,扰乱衬底位错的传递,通过该方法得到平滑且缺陷低的SiC外延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具体涉及一种sic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外延生长工艺获得的sic单晶薄膜的缺陷大多数会造成电子器件的漏电、耐压降低、反向击穿,甚至失效。这些缺陷中,螺位错及基晶面位错等缺陷主要来源于衬底材料,生长过程中,除了外延生长工艺自身带来的缺陷外,大部分衬底的缺陷会延伸到外延层,且有些缺陷会越来越大,所以需要工艺改进有效的减少外延片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c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提供衬底,将所述衬底置于反应腔中,所述衬底具有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6h-sic;

4、形成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4h-sic;

5、形成外延层,所述外延层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背离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侧。

6、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之前,对所述第一表面进行刻蚀处理。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刻蚀处理包括:采用氢气对所述第一表面进行刻蚀,所述刻蚀处理采用第一温度t1℃,满足:1500≤t1≤1700;所述刻蚀处理的氢气流量为l1 slm,满足:80≤l1≤120;所述刻蚀处理的时间为10min~20min。

8、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将所述衬底置于反应腔内,向所述反应腔内通入氢气、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和掺杂气体,生长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气体包括含氯的硅源气体;所述第二气体包括含碳源气体;以碳原子和硅原子摩尔数计,所述第二气体中的碳原子与所述第一气体中的硅原子之比为0.5~0.8。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的生长温度为第二温度t2℃,满足:1700≤t2≤1900。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t1以第一升温速率v1升温至第二温度t2,所述第一升温速率v1为40℃/min~50℃/min;进行第一次保温,所述第一次保温的时间为2min~3min。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之后,在第三温度t3℃,在氢气氛围下执行退火步骤,满足:150≤t2-t3≤250。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温度t3℃满足:1500≤t3≤1700。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t2以第一降温速率降温至第三温度t3,所述第一降温速率v2为50℃/min~70℃/min。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向所述反应腔内通入氢气、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和掺杂气体,生长所述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气体包括含氯的硅源气体;所述第二气体包括含碳源气体;以碳原子和硅原子摩尔数计,所述第二气体中的碳原子与所述第一气体中的硅原子之比为0.5~0.8。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外延层包括:向所述反应腔内通入氢气、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和掺杂气体,生长所述外延层;所述第一气体包括含氯的硅源气体;所述第二气体包括含碳源气体;所述掺杂气体包括氮气;以碳原子和硅原子摩尔数计,所述第二气体中的碳原子与所述第一气体中的硅原子之比为0.6~1.2。

16、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延片,所述外延片包括:

17、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表面;

18、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之上,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6h-sic;

19、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4h-sic;

20、外延层,所述外延层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背离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侧。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缓冲层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为0.5μm~5μm。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缓冲层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为1μm~2μm。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所述外延层具有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为5μm~50μm。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层的n掺杂元素的原子浓度范围为5×1017cm-3~1×1019cm-3。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延层的n掺杂元素的原子浓度范围为5×1016cm-3~1×1018cm-3。

2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sic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将衬底置于反应腔中,衬底具有第一表面,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包括6h-sic;形成第二缓冲层,第二缓冲层位于第一缓冲层背离衬底一侧,第二缓冲层包括4h-sic;形成外延层,外延层位于第二缓冲层背离第一缓冲层一侧。本申请在通过在衬底与第二缓冲层之间生长第一缓冲层,扰乱衬底位错的传递,通过该方法得到平滑且缺陷低的sic外延片。本申请的sic外延片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降低了外延片的缺陷,且最终制备的外延片表面平滑且缺陷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201)之前,对所述第一表面(101)进行刻蚀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处理包括:采用氢气对所述第一表面(101)进行刻蚀,所述刻蚀处理采用第一温度T1℃,满足:1500≤T1≤1700;所述刻蚀处理的氢气流量为L1 slm,满足:80≤L1≤120;所述刻蚀处理的时间为10min~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201)包括:将所述衬底(100)置于反应腔内,向所述反应腔内通入氢气、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和掺杂气体,生长所述第一缓冲层(201);所述第一气体包括含氯的硅源气体;所述第二气体包括含碳源气体;以碳原子和硅原子摩尔数计,所述第二气体中的碳原子与所述第一气体中的硅原子之比为0.5~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201)的生长温度为第二温度T2℃,满足:1700≤T2≤19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T1以第一升温速率V1升温至第二温度T2,所述第一升温速率V1为40℃/min~50℃/min;进行第一次保温,所述第一次保温的时间为2min~3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201)之后,在第三温度T3℃,在氢气氛围下执行退火步骤,满足:150≤T2-T3≤2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T3℃满足:1500≤T3≤17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T2以第一降温速率降温至第三温度T3,所述第一降温速率V2为50℃/min~7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二缓冲层(202)包括:向所述反应腔内通入氢气、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和掺杂气体,生长所述第二缓冲层(202);所述第一气体包括含氯的硅源气体;所述第二气体包括含碳源气体;以碳原子和硅原子摩尔数计,所述第二气体中的碳原子与所述第一气体中的硅原子之比为0.5~0.8。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外延层(300)包括:向所述反应腔内通入氢气、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和掺杂气体,生长所述外延层(300);所述第一气体包括含氯的硅源气体;所述第二气体包括含碳源气体;所述掺杂气体包括氮气;以碳原子和硅原子摩尔数计,所述第二气体中的碳原子与所述第一气体中的硅原子之比为0.6~1.2。

12.一种SiC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片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SiC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外延片的厚度方向(X),所述第一缓冲层(201)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的范围为0.5μm~5μm;所述第二缓冲层(202)的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的范围为1μm~2μm;所述外延层(300)具有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的范围为5μm~5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SiC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202)的N掺杂元素的原子浓度范围为5×1017cm-3~1×1019cm-3。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SiC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300)的N掺杂元素的原子浓度范围为5×1016cm-3~1×1018cm-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201)之前,对所述第一表面(101)进行刻蚀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处理包括:采用氢气对所述第一表面(101)进行刻蚀,所述刻蚀处理采用第一温度t1℃,满足:1500≤t1≤1700;所述刻蚀处理的氢气流量为l1 slm,满足:80≤l1≤120;所述刻蚀处理的时间为10min~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201)包括:将所述衬底(100)置于反应腔内,向所述反应腔内通入氢气、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和掺杂气体,生长所述第一缓冲层(201);所述第一气体包括含氯的硅源气体;所述第二气体包括含碳源气体;以碳原子和硅原子摩尔数计,所述第二气体中的碳原子与所述第一气体中的硅原子之比为0.5~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201)的生长温度为第二温度t2℃,满足:1700≤t2≤19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t1以第一升温速率v1升温至第二温度t2,所述第一升温速率v1为40℃/min~50℃/min;进行第一次保温,所述第一次保温的时间为2min~3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缓冲层(201)之后,在第三温度t3℃,在氢气氛围下执行退火步骤,满足:150≤t2-t3≤2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ic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t3℃满足:1500≤t3≤17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鼎文王彦君孙晨光陈海波孙国峰孙远军孙涛曹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领先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