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869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簧疲劳测试装置,涉及板簧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载荷输出机构和底座;还包括施力座和承力座;施力座上设有若干个推动件,承力座上对应的设有承推件,推动件和对应承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楔面;施力座和/或承力座上设有驱动单元,以能够驱动推动件和/或承推件滑动,而使推动件和承推件能够经楔面抵接,或者使推动件和承推件相脱离;各推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承推件抵接时,经相应楔面的导向,推动件下压承推件会对板簧施加竖向载荷及水平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能够方便且全面的模拟板簧的实际受力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簧测试设备,具体的,涉及一种板簧疲劳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板簧是车辆悬架系统中的弹性元件,传统的的板簧由弹簧钢制成,但由于弹簧钢密度大、重量重,在车辆上使用时,会导致车辆的总重增大,影响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目前,复合材料板簧因具有较高的断裂可靠性,较高的疲劳寿命,在车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现有用于钢板弹簧疲劳性能测试的设备大多是通过垂直方向的位移和载荷得到钢板弹簧的刚度以及垂直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但这种方式用于测试复合材料板簧的性能不全面,因为车辆板簧在实际路况中会经历不同的运动状态,例如起伏路况的上跳、下压、制动以及加减速过程中对板簧宽跨度方向的挤压,还有车辆转向时受到的侧倾力。由于钢板弹簧各向性能基本一致不同,但复合材料板簧各向性能不一致;因此,这些力在进行钢板弹簧的疲劳测试时可忽略,但在复合材料板簧的疲劳测试时不能忽视。

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610655823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车辆纵置复合材料板簧性能测试装置,其通过测量板簧的横向位移,利用弦长修正板簧刚度,能更加全面的测试复合材料板簧的性能。另外,申请号为201610655763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板簧高低温疲劳和侧倾性能测试台架,其增加了侧向加压的测试装置,以准确得到复合材料板簧的实际工作性能。然而,上述方案均不能较为全面的模拟车辆板簧在实际工作时的受力情况。

4、针对上述情况,申请号为202010987576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纵置复合材料板簧耐温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通过第一载荷加载系统在待测试板簧的厚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上施加载荷,并通过第二载荷加载系统在板簧的宽度方向上施加载荷,能够较为全面的模拟车辆板簧在实际工作时的受力情况。

5、然而,上述方案的缺陷在于:一方面,改变第一载荷加载系统的载荷加载方向需要手动进行,较为不便;另一方面,第一载荷加载系统和第二载荷加载系统均需要独立的动力,使其结构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板簧疲劳测试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板簧疲劳测试装置使用较为不便、结构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机架、载荷输出机构和底座,所述载荷输出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底座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板簧,还包括与所述载荷输出机构的输出轴固连的施力座,以及用于固设在所述板簧上的承力座;

4、所述施力座上设有若干个推动件,所述承力座上设有与各所述推动件一一对应的承推件,所述推动件和相应所述承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楔面;所述施力座和/或所述承力座上设有驱动单元,以能够驱动所述推动件和/或所述承推件滑动,而使所述推动件和所述承推件能够经所述楔面抵接,或者使所述推动件和所述承推件相脱离;

5、各所述推动件与相应的所述承推件脱离时,所述输出轴的下移带动所述施力座下压所述承力座,对所述板簧施加竖向的载荷;

6、各所述推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所述承推件抵接时,经相应所述楔面的导向,所述输出轴的下移使所述推动件挤压相应所述承推件,对所述板簧施加竖向及水平方向的载荷。

7、进一步的,所述施力座上设有驱动单元和四个所述推动件;各所述推动件沿所述施力座的周向均匀且间隔的布置,并分别能够由所述驱动单元驱使而在所述施力座上滑动;且四个所述推动件中的两个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的宽度方向平行,另外两个所述推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的长度方向平行。

8、进一步的,各所述推动件背离相应所述承推件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承推部;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的宽度方向平行的两个所述推动件上的承推部,与另外两个所述推动件上的承推部上下错位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施力座上的动力装置、转轴和两个驱动盘;所述转轴能够由所述动力装置驱使而转动,两个所述驱动盘上下间隔的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与上下错位布置的承推部分别相对;且两个所述驱动盘的外周上分别设有凸起,所述驱动盘转动至使所述凸起与所述承推部抵接时,所述推动件滑动至能够与相应所述承推件抵接的位置。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驱动盘和所述转轴之间分别设有单向轴承;所述转轴向一个方向转动时,能够经两个所述单向轴承中的一个带动相应所述驱动盘转动,所述转轴反向转动时,能够经两个所述单向轴承中的另一个带动相应所述驱动盘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施力座上设有与两个所述驱动盘一一对应的制动部,两个所述驱动盘上分别设有三个结合部,所述制动部能够择一与三个所述结合部结合,以对所述驱动盘施加阻力;且对应所述制动部与三个所述结合部的结合,所述驱动盘分别转动至使两个所述推动件中的一个能够与相应所述承推件抵接、两个所述推动件中的另一个能够与相应所述承推件抵接、两个所述推动件均脱离所述相应所述承推件。

12、进一步的,各所述结合部分别为设于所述驱动盘的端面上的球槽;所述制动部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施力座上的限位杆,以及设于所述限位杆和所述施力座间的第二弹性件,且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设有球体,所述驱动盘转动至使所述球槽与所述球体相对时,所述限位杆能够由所述第二弹性件推动而使所述球体插入所述球槽内。

13、进一步的,相对于所述限位杆设有所述球体的一端,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施力座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球体插入所述球槽时和所述球体自所述球槽内脱出时,所述限位杆对所述压力传感器施加的压力不等。

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分别设于各所述推动件和所述施力座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对相应所述推动件施加使所述推动件脱离相应所述承推件的推力。

15、进一步的,所述载荷输出机构为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液压缸。

1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通过在载荷输出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施力座,并在板簧上固设一个承力座,在施力座上设置若干个推动件,并在承力座上设置若干个承推件,且推动件和各承推件能够经楔面抵接,或者相脱离;当各推动件与承推件相脱离时,施力座下压承力座时,仅对板簧施加竖向载荷;当推动件与承推件经楔面抵接时,施力座下压承力座时,将会对板簧施加竖向和水平方向载荷,且不同推动件与相应的承推件抵接时,施力座对板簧施加的水平载荷的角度也将不同,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能够较为方便且全面的模拟板簧的实际受力状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00)、载荷输出机构(200)和底座(300),所述载荷输出机构(20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底座(300)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板簧(5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载荷输出机构(200)的输出轴(210)固连的施力座(410),以及用于固设在所述板簧(500)上的承力座(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座(410)上设有驱动单元(700)和四个所述推动件;各所述推动件沿所述施力座(410)的周向均匀且间隔的布置,并分别能够由所述驱动单元(700)驱使而在所述施力座(410)上滑动;且四个所述推动件中的两个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500)的宽度方向平行,另外两个所述推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500)的长度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推动件背离相应所述承推件(620)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承推部(640);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50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两个所述推动件上的承推部(640),与另外两个所述推动件上的承推部(640)上下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700)包括设于所述施力座(410)上的动力装置(710)、转轴(720)和两个驱动盘;所述转轴(720)能够由所述动力装置(710)驱使而转动,两个所述驱动盘上下间隔的套设在所述转轴(720)上,并与上下错位布置的承推部(640)分别相对;且两个所述驱动盘的外周上分别设有凸起(731),所述驱动盘转动至使所述凸起(731)与所述承推部(640)抵接时,所述推动件滑动至能够与相应所述承推件(620)抵接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盘和所述转轴(720)之间分别设有单向轴承;所述转轴(720)向一个方向转动时,能够经两个所述单向轴承中的一个带动相应所述驱动盘转动,所述转轴(720)反向转动时,能够经两个所述单向轴承中的另一个带动相应所述驱动盘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座(410)上设有与两个所述驱动盘一一对应的制动部(800),两个所述驱动盘上分别设有三个结合部,所述制动部(800)能够择一与三个所述结合部结合,以对所述驱动盘施加阻力;且对应所述制动部(800)与三个所述结合部的结合,所述驱动盘分别转动至使两个所述推动件中的一个能够与相应所述承推件(620)抵接、两个所述推动件中的另一个能够与相应所述承推件(620)抵接、两个所述推动件均脱离所述相应所述承推件(6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结合部分别为设于所述驱动盘的端面上的球槽(732);所述制动部(800)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施力座(410)上的限位杆(810),以及设于所述限位杆(810)和所述施力座(410)间的第二弹性件(820),且所述限位杆(810)的端部设有球体,所述驱动盘转动至使所述球槽(732)与所述球体相对时,所述限位杆(810)能够由所述第二弹性件(820)推动而使所述球体插入所述球槽(73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限位杆(810)设有所述球体的一端,所述限位杆(810)的另一端和所述施力座(410)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球体插入所述球槽(732)时和所述球体自所述球槽(732)内脱出时,所述限位杆(810)对所述压力传感器施加的压力不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700)还包括分别设于各所述推动件和所述施力座(410)之间的第一弹性件(630),所述第一弹性件(630)对相应所述推动件施加使所述推动件脱离相应所述承推件(620)的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输出机构(200)为固设在所述机架(100)上的液压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00)、载荷输出机构(200)和底座(300),所述载荷输出机构(20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底座(300)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板簧(5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载荷输出机构(200)的输出轴(210)固连的施力座(410),以及用于固设在所述板簧(500)上的承力座(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座(410)上设有驱动单元(700)和四个所述推动件;各所述推动件沿所述施力座(410)的周向均匀且间隔的布置,并分别能够由所述驱动单元(700)驱使而在所述施力座(410)上滑动;且四个所述推动件中的两个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500)的宽度方向平行,另外两个所述推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500)的长度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推动件背离相应所述承推件(620)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承推部(640);滑动方向与所述板簧(50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两个所述推动件上的承推部(640),与另外两个所述推动件上的承推部(640)上下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700)包括设于所述施力座(410)上的动力装置(710)、转轴(720)和两个驱动盘;所述转轴(720)能够由所述动力装置(710)驱使而转动,两个所述驱动盘上下间隔的套设在所述转轴(720)上,并与上下错位布置的承推部(640)分别相对;且两个所述驱动盘的外周上分别设有凸起(731),所述驱动盘转动至使所述凸起(731)与所述承推部(640)抵接时,所述推动件滑动至能够与相应所述承推件(620)抵接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盘和所述转轴(720)之间分别设有单向轴承;所述转轴(720)向一个方向转动时,能够经两个所述单向轴承中的一个带动相应所述驱动盘转动,所述转轴(720)反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海兴和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