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764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包括:步骤一,对当前历元基准站和移动站获取的卫星观测数据和导航电文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二,判断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距离是否小于距离阈值,若是,执行步骤三,否则,执行步骤四;步骤三,进行差分定位,根据差分定位模糊度是否固定,获取模糊度固定解,或使用北斗多频单历元约束算法约束模糊度固定,获取模糊度固定解或浮点解;执行步骤五;步骤四,使用北斗多频弱电离层算法进行差分定位,获取模糊度固定解或浮点解;执行步骤五;步骤五,根据模糊度固定解或浮点解获取位置和速度信息,完成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卫星导航定位存在的导航时间长、定位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频定位解算,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1、卫星高精度定位中最常用的手段是载波差分定位,载波差分定位中关键技术是模糊度固定方法,当载体动态较高或受到遮挡时,该方法会影响模糊度固定效率;当基线距离较长时,解算时间又将大幅度延长甚至不能解算。

2、各大卫星导航系统均可以播发两个以上频率的观测值。多个频率的观测值可以组合成新的观测值,当新的观测值波长较长时,能够有效较少模糊度的搜索时间,甚至能实现单历元固定模糊度;也可以通过特定的组合大幅削弱或消除电离层延迟的影响,特别是当基线长度较长时,无电离层组合的优势得以凸显。多频观测值的出现为卫星导航定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该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包括:

3、步骤一,对当前历元基准站和移动站获取的卫星观测数据和导航电文进行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粗差检测和周跳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粗差检测采用码观测值探测伪距粗差,所述数据粗差检测的判断标准为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跳探测具体包括:分别获取连续两个历元的相位观测组合值,判断连续两个历元的相位观测组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周跳阈值,若是,则该连续两个历元未出现周跳,否则,该连续两个历元出现周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历元的相位观测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粗差检测采用码观测值探测伪距粗差,所述数据粗差检测的判断标准为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跳探测具体包括:分别获取连续两个历元的相位观测组合值,判断连续两个历元的相位观测组合值的差值是否小于周跳阈值,若是,则该连续两个历元未出现周跳,否则,该连续两个历元出现周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历元的相位观测组合值根据获取,δφi为第i颗卫星的两个频点的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差,和分别为卫星两个频点的载波相位观测值,f1和f2分别为双频卫星接收机的第一载波频率和第二载波频率,和分别为卫星的两个频点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c为光速,ve为从接收机到卫星的距离内的电子总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伪距单点定位解算方程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多频的基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差分定位利用双差观测模型计算各个时刻移动站的三维坐标,所述双差观测模型为其中,表示双差算子,r和s分别代表差分卫星和参考卫星,b和m分别代表移动站和基准站,表示差分卫星r到移动站b和基准站m的载波观测值之差与参考卫星s到移动站b和基准站m的载波观测值之差的差值,表示差分卫星r到移动站b和基准站m的距离之差与参考卫星s到移动站b和基准站m的距离之差的差值,λ表示对应频率载波的波长,表示差分卫星r到移动站b和基准站m的模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沛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