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抛秧装置及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734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9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抛秧装置及无人机,涉及农业自动化设备领域。该无人机抛秧装置包括驱动件、凸轮以及旋转刀头;旋转刀头包括弹射件和取秧针,弹射件与驱动件传动连接,取秧针连接于弹射件并用于卡持秧苗,驱动件用于带动弹射件以及取秧针相对于凸轮转动;凸轮包括有凸出的导向段,弹射件先与导向段接触,以进行弹性势能储备,并在脱离导向段的情况下释放弹性势能,以推出秧苗。在抛秧作业过程中,驱动件用于带动旋转刀头转动,取秧针用于获取需要抛出的秧苗,弹射件通过旋转运动实现周期性地与导向段进行接触或者远离,在接触过程中储备弹性势能,远离时释放弹性势能并推出秧苗,从而高效且有序地进行抛秧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抛秧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1、对于水稻机械化种植,市面上通常由插秧机进行自动化种植作业,但一些农田的泥土较为松软,插秧机容易陷入泥中难以开展作业。

2、现有技术中,有部分无人机可执行抛秧任务,但其主要针对穴盘苗进行抛秧,而针对市场普及度更高的毯苗没有合适的抛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抛秧装置及无人机,其能够对秧苗实现抛秧作业,从而提高秧苗植入效率。

2、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抛秧装置,其包括:

4、驱动件、凸轮以及旋转刀头;

5、其中,旋转刀头包括弹射件和取秧针,弹射件与驱动件传动连接,取秧针连接于弹射件并用于卡持秧苗,驱动件用于带动弹射件以及取秧针相对于凸轮转动;凸轮包括有突出的导向段,弹射件用于在与导向段接触配合的情况下进行弹性势能储备,并在脱离导向段的情况下释放弹性势能,以推出秧苗。

6、可选地,弹射件包括主臂、推秧连杆和弹簧,主臂与驱动件传动连接,取秧针与主臂连接,推秧连杆与主臂转动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臂以及推秧连杆,推秧连杆用于在与导向段接触配合的情况下压缩弹簧,弹簧用于在推秧连杆脱离导向段的情况下释放弹性势能并推动推秧连杆。

7、可选地,推秧连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第三支杆,第一支杆与主臂转动连接并用于接触或者脱离凸轮,第二支杆的两端同时与第一支杆以及第三支杆转动连接,弹簧与第一支杆或第三支杆连接,第三支杆用于推出秧苗。

8、可选地,第一支杆包括相连接的转动段和接触段,转动段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主臂以及第二支杆,接触段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段,接触段的另一端用于接触或者脱离导向段。

9、可选地,无人机抛秧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凸轮连接于固定件,驱动件用于贯穿凸轮并用于带动主臂相对于凸轮转动。

10、可选地,弹射件还包括导向块,导向块连接于主臂,并且导向块套设于推秧连杆。

11、可选地,弹射件还包括挡片,挡片连接于推秧连杆。

12、可选地,弹射件还包括牵引块,牵引块套设于推秧连杆并与取秧针滑动配合。

13、可选地,取秧针开设有滑槽,牵引块包括相连接的锁紧部和滑动部,锁紧部套设于推秧连杆,滑动部与滑槽滑动配合,滑动部延伸长度大于锁紧部的延伸长度。

14、可选地,主臂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和盖体,壳体与驱动件传动连接,推秧连杆与壳体转动连接,取秧针连接于壳体,弹簧远离推秧连杆的一端与盖体连接。

15、可选地,旋转刀头的数量为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旋转刀头呈环形设置,至少两种旋转刀头的环形中心与凸轮的中心重合。

16、可选地,取秧针以及弹射件的运动轨迹呈圆形。

17、可选地,凸轮还包括与导向段首尾相接的脱离段,导向段与弹射件接触配合,脱离段与弹射件之间存在间隙。

18、可选地,导向段呈弧线型,脱离段呈直线型,并且脱离段沿凸轮的径向方向延伸。

19、可选地,取秧针开设有卡秧槽。

20、可选地,取秧针包括相连接的底板和两个侧板,卡秧槽贯穿设置于底板,底板以及两个侧板之间形成有滑槽,滑槽与弹射件滑动配合。

21、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

22、机身、送秧装置以及上述无人机抛秧装置;

23、其中,送秧装置以及无人机抛秧装置均设置于机身,取秧针用于从送秧装置上获取秧苗。

24、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及无人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25、该无人机抛秧装置包括驱动件、凸轮以及旋转刀头;其中,旋转刀头包括弹射件和取秧针,弹射件与驱动件传动连接,取秧针连接于弹射件并用于卡持秧苗,驱动件用于带动弹射件以及取秧针相对于凸轮转动;凸轮包括有凸出的导向段,弹射件先与导向段接触,以进行弹性势能储备,并在脱离导向段的情况下释放弹性势能,以推出秧苗。在抛秧作业过程中,驱动件用于带动旋转刀头转动,取秧针用于获取需要抛出的秧苗,弹射件通过旋转运动实现周期性地与导向段进行接触或者远离,在接触过程中储备弹性势能,远离时释放弹性势能并推出秧苗,从而高效且有序地进行抛秧作业。

26、该无人机包括机身、送秧装置以及上述无人机抛秧装置;其中,送秧装置以及无人机抛秧装置均设置于机身,取秧针用于从送秧装置上获取秧苗。机身用于对各装置承载作用并进行飞行移动,送秧装置用于输送秧苗,无人机抛秧装置则用于接受秧苗并对秧苗进行抛出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件(140)包括主臂(141)、推秧连杆(142)和弹簧(143),所述主臂(141)与所述驱动件(110)传动连接,所述取秧针(150)与所述主臂(141)连接,所述推秧连杆(142)与所述主臂(141)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4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臂(141)以及所述推秧连杆(142),所述推秧连杆(142)用于在与所述导向段(121)接触配合的情况下压缩所述弹簧(143),所述弹簧(143)用于在所述推秧连杆(142)脱离所述导向段(121)的情况下释放弹性势能并推动所述推秧连杆(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秧连杆(142)包括第一支杆(1421)、第二支杆(1422)、以及第三支杆(1423),所述第一支杆(1421)与所述主臂(141)转动连接并用于接触或者脱离所述导向段(121),所述第二支杆(1422)的两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杆(1421)以及所述第三支杆(1423)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43)与所述第一支杆(1421)或所述第三支杆(1423)连接,所述第三支杆(1423)用于推出所述秧苗(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1421)包括相连接的转动段(1421a)和接触段(1421b),所述转动段(1421a)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臂(141)以及所述第二支杆(1422),所述接触段(1421b)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段(1421a),所述接触段(1421b)的另一端用于接触或者脱离所述导向段(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抛秧装置还包括固定件(160),所述凸轮(120)连接于所述固定件(160),所述驱动件(110)用于贯穿所述凸轮(120)并带动所述主臂(141)相对于所述凸轮(12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件(140)还包括导向块(144),所述导向块(144)连接于主臂(141),并且所述导向块(144)套设于所述推秧连杆(14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件(140)还包括挡片(145),所述挡片(145)连接于所述推秧连杆(14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件(140)还包括牵引块(146),所述牵引块(146)套设于所述推秧连杆(142)并与所述取秧针(150)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针(150)开设有滑槽(153),所述牵引块(146)包括相连接的锁紧部(1461)和滑动部(1462),所述锁紧部(1461)套设于所述推秧连杆(142),所述滑动部(1462)与所述滑槽(153)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部(1462)延伸长度大于所述锁紧部(1461)的延伸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14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1411)和盖体(1412),所述壳体(1411)与所述驱动件(110)传动连接,所述推秧连杆(142)与所述壳体(1411)转动连接,所述取秧针(150)连接于所述壳体(1411),所述弹簧(143)远离所述推秧连杆(142)的一端与所述盖体(1412)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刀头(130)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至少两组旋转刀头(130)呈环形设置,所述至少两组旋转刀头(130)的环形中心与所述凸轮(120)的中心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针(150)以及所述弹射件(140)的运动轨迹呈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20)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段(121)首尾相接的脱离段(122),所述导向段(121)与所述弹射件(140)接触配合,所述脱离段(122)与所述弹射件(140)之间存在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121)呈弧线型,所述脱离段(122)呈直线型,并且所述脱离段(122)沿所述凸轮(120)的径向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针(150)开设有卡秧槽(151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人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件(140)包括主臂(141)、推秧连杆(142)和弹簧(143),所述主臂(141)与所述驱动件(110)传动连接,所述取秧针(150)与所述主臂(141)连接,所述推秧连杆(142)与所述主臂(141)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4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臂(141)以及所述推秧连杆(142),所述推秧连杆(142)用于在与所述导向段(121)接触配合的情况下压缩所述弹簧(143),所述弹簧(143)用于在所述推秧连杆(142)脱离所述导向段(121)的情况下释放弹性势能并推动所述推秧连杆(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秧连杆(142)包括第一支杆(1421)、第二支杆(1422)、以及第三支杆(1423),所述第一支杆(1421)与所述主臂(141)转动连接并用于接触或者脱离所述导向段(121),所述第二支杆(1422)的两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杆(1421)以及所述第三支杆(1423)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43)与所述第一支杆(1421)或所述第三支杆(1423)连接,所述第三支杆(1423)用于推出所述秧苗(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1421)包括相连接的转动段(1421a)和接触段(1421b),所述转动段(1421a)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臂(141)以及所述第二支杆(1422),所述接触段(1421b)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段(1421a),所述接触段(1421b)的另一端用于接触或者脱离所述导向段(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抛秧装置还包括固定件(160),所述凸轮(120)连接于所述固定件(160),所述驱动件(110)用于贯穿所述凸轮(120)并带动所述主臂(141)相对于所述凸轮(12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件(140)还包括导向块(144),所述导向块(144)连接于主臂(141),并且所述导向块(144)套设于所述推秧连杆(14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件(140)还包括挡片(145),所述挡片(145)连接于所述推秧连杆(14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座俊温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