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温补气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7195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低温蒸发器、高温蒸发器、气液分离部件及节流元件;还包括第一喷射器及第二喷射器,气液分离部件的进口经第一喷射器、冷凝器与压缩机的高压口相通,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气口经补气管与压缩机的补气口相通;第一喷射器的引射口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低温蒸发器与节流元件串联后,其一端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喷射器的引射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入口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出口经高温蒸发器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流损失小,系统能效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制冷系统功能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现在很多制冷系统有两个以上的蒸发器,即具有两个以上的蒸发温度,比如:家用冰箱一般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小型冷藏车既要满足冷藏功能的需求,又要满足驾驶室空调的需求,很多冷库都有两个以上的冷藏温区。但上述系统由于采用的是节流阀装置,存在一定的节流损失,而且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节流损失越大,能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本技术节流损失小,系统能效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低温蒸发器、高温蒸发器、气液分离部件及节流元件;还包括第一喷射器及第二喷射器,气液分离部件的进口经第一喷射器、冷凝器与压缩机的高压口相通,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气口经补气管与压缩机的补气口相通;第一喷射器的引射口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低温蒸发器与节流元件串联后,其一端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喷射器的引射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入口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出口经高温蒸发器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所述气液分离部件为闪发器。或者,所述气液分离部件为经济器,经济器的进口与第一喷射器的出口相通,该经济器内设有毛细管,该毛细管的一端为所述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通。前述技术方案可采用如下方案来替代: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低温蒸发器、高温蒸发器、气液分离部件及节流元件;还包括第一喷射器及第二喷射器,气液分离部件的进口经冷凝器与压缩机的高压口相通;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气口经补气管、第一喷射器与压缩机的补气口相通;第一喷射器的引射口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低温蒸发器与节流元件串联后,其一端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喷射器的引射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入口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出口经高温蒸发器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其中,所述气液分离部件为闪发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系统中采用第一喷射器及第二喷射器替代相应的节流装置,回收了节流功,第一喷射器引射压缩机吸气口的低压气体,提高了压缩机补气压力,第二喷射器提高了-->高温蒸发器入口压力,综合这两点压缩机吸气压力得到提高,压比相应减小,泄漏损失减小,容积效率得到提高,压缩机耗功减少,同时吸气管流量减少有利于减少吸气管压降。第二喷射器结合节流阀及两个蒸发器实现了两个蒸发温度系统,采用喷射器替代节流阀有利于减小高温蒸发器入口干度,增加高温蒸发器单位制冷量,分流均匀性得到改善,压缩机吸气压力提高,吸气比容减小,吸气量增大,系统制冷量增大,整体能效比会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循环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压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循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循环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冷凝器,3、低温蒸发器,4、高温蒸发器,5、气液分离部件,6、第一喷射器,7、第二喷射器,8、节流元件,9、补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低温蒸发器3、高温蒸发器4、气液分离部件5及节流元件8;还包括第一喷射器6及第二喷射器7,气液分离部件5(本实施例中,气液分离部件5为闪发器)的进口经第一喷射器6、冷凝器2与压缩机1的高压口相通,气液分离部件5的出气口经补气管9与压缩机1的补气口相通;第一喷射器6的引射口与压缩机1的低压口相通;低温蒸发器3与节流元件8串联后,其一端与气液分离部件5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喷射器7的引射口相通,第二喷射器7的入口与气液分离部件5的出液口相通,第二喷射器7的出口经高温蒸发器4与压缩机1的低压口相通。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压焓图,其中i1、i2...为图1所示各取样点,由于在系统中采用第一喷射器6及第二喷射器7替代相应的节流装置,回收了节流功,第一喷射器6引射压缩机1吸气口的低压气体,提高了压缩机1补气压力,第二喷射器7提高了高温蒸发器4入口压力,综合这两点压缩机1吸气压力得到提高,压比相应减小,泄漏损失减小,容积效率得到提高,压缩机1耗功减少,同时吸气管流量减少有利于减少吸气管压降。第二喷射器7结合节流阀及两个蒸发器实现了两个蒸发温度系统,采用喷射器替代节流阀有利于减小高温蒸发器4入口干度,增加高温蒸发器4单位制冷量,分流均匀性得到改善,压缩机1吸气压力提高,吸气比容减小,吸气量增大,系统制冷量增大,整体能效比会提高。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部件5为经济器,经济器的进口与第一喷射器6的出口相通,该经济器内设有毛细管,该毛细管的一端为所述气液分离部件5的出液口,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2相通。本实施例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低温蒸发器3、高温-->蒸发器4、气液分离部件5及节流元件8;还包括第一喷射器6及第二喷射器7,气液分离部件5(本实施例中,气液分离部件5为闪发器)的进口经冷凝器2与压缩机1的高压口相通;气液分离部件5的出气口经补气管9、第一喷射器6与压缩机1的补气口相通;第一喷射器6的引射口与压缩机1的低压口相通;低温蒸发器3与节流元件8串联后,其一端与气液分离部件5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喷射器7的引射口相通,第二喷射器7的入口与气液分离部件5的出液口相通,第二喷射器7的出口经高温蒸发器4与压缩机1的低压口相通。本实施例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温补气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低温蒸发器、高温蒸发器、气液分离部件及节流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喷射器及第二喷射器,气液分离部件的进口经第一喷射器、冷凝器与压缩机的高压口相通,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气口经补气管与压缩机的补气口相通;第一喷射器的引射口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低温蒸发器与节流元件串联后,其一端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喷射器的引射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入口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出口经高温蒸发器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低温蒸发器、高温蒸发器、气液分离部件及节流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喷射器及第二喷射器,气液分离部件的进口经第一喷射器、冷凝器与压缩机的高压口相通,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气口经补气管与压缩机的补气口相通;第一喷射器的引射口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低温蒸发器与节流元件串联后,其一端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喷射器的引射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入口与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相通,第二喷射器的出口经高温蒸发器与压缩机的低压口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件为闪发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温补气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部件为经济器,该经济器内设有毛细管,该毛细管的一端为所述气液分离部件的出液口,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祥飞吴迎文郑波林华和涂小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