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626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包括形成在裂缝的开口处的凹槽、设于凹槽中的封堵板以及覆盖在封堵板外表面的加固板,加固板跨越裂缝的两侧;凹槽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插槽;加固板上安装有锚钉,锚钉的末端插入隧道墙体内部;封堵板安装在凹槽中,并能够和插槽连接,封堵板中的底部开设有中心槽,封堵板内还分布有连通中心槽的中心孔,且中心槽连通裂缝,通过中心孔能够向裂缝以及中心槽中灌装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过上述方案能够有效加固裂缝,避免裂缝继续延伸或变大,并且施工方便,稳定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1、地铁隧道、公路隧道等地下交通工程由于地质及早期施工工艺问题,隧道的衬砌结构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会经常存在一些裂缝,造成隧道渗水或衬砌结构应力集中。为保证隧道的安全,故需要及时对这些裂缝进行修补加固,但修补手段以表面注浆为主,内部修补效果差,而且在修补后伴随运营时间延长,裂缝处内部可能再次发生物理结构性的变化,使得表面填充完成的裂缝发生二次开裂,隧道风险增加,需要维护人员对其进行再次修补,修补难度也随之增大。同时,墙体的裂缝分布范围较广,如数量较多的话,其修补的工作量较大,且工作人员也很难及时发现这些裂缝二次开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完善初次修补的效率和工艺至关重要。并且现阶段的隧道加固结构还存在如下问题:1、初次修补效果差;2、难以发现内部再次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包括形成在裂缝的开口处的凹槽、设于凹槽中的封堵板以及覆盖在封堵板外表面的加固板,加固板跨越裂缝的两侧。

3、凹槽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插槽。

4、加固板上安装有锚钉,锚钉的末端插入隧道墙体内部。

5、封堵板安装在凹槽中,并能够和插槽连接,封堵板中的底部开设有中心槽,封堵板内还分布有连通中心槽的中心孔,且中心槽连通裂缝,通过中心孔能够向裂缝以及中心槽中灌装混凝土。

6、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有效加固裂缝,避免裂缝继续延伸或变大。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封堵板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凸块,通过凸块能够使得封堵板的外侧和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能够使得贯入中心槽中的混凝土填充其中。为了使得封堵板和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当混凝土填充后能够进一步加强其结构的稳定性。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凹槽的底面以及凹槽的侧壁分布有若干个沉槽,且封堵板底面开设有底槽,底槽通过设于封堵板中的通道和中心槽连通。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封堵板由两块相同的单元板拼接组成,且单元板内开设有穿孔,穿孔中活动设置有一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能够伸入插槽中,且连接杆内部中空且其位于插槽中的一端开口,连接杆上开设有对接孔,单元板上开设有连通于穿孔的连通孔,加固板上开设有能够与连通孔连通的圆孔,圆孔处插设插管,插管的底端插入连接杆上的对接孔中,通过插管能够向连接杆以及插槽中注入混凝土。

10、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插管能够将混凝土贯入插槽以及封堵板和凹槽之间的间隙中。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穿孔的外端口处开设有扩口,且扩口内壁开设若干个环形槽。

12、在本方案中,扩口中灌注混凝土后能够进一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提高裂缝两侧和封堵板之间的拉力。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单元板上的穿孔中还活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对接柱,且两个对接柱在安装完成后其表面贴合,且对接柱中安装有蓄电池,两个对接柱相邻的一侧表面安装有传感器模组,以检测两个对接柱是否分离。

14、蓄电池采用锂电池模块,对对接柱中的电性元件供电。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对接柱中还安装有控制器以及信号发射模块,且控制器、信号发射模块传感器模组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传感器模组包括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在两个对接柱上正对设置,用于检测是否发生偏移,距离传感器则用于检测两个对接柱之间是否发生相互远离的现象。

17、当传感器检测到距离发生变化或者发生偏移后。由控制器发出指令给外部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可安装在加固板的外侧,可采用报警灯火蜂鸣器,能够有效提示该处的裂缝加固发生进一步恶化的情况,能够有效避险。

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加固板上开设有和中心孔连通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和中心孔为同轴设置的圆孔,安装孔的孔径大于中心孔的孔径,在安装孔中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能够和中心孔过盈配合的密封板,且连接柱的顶部还固定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周向分布若干个回复弹簧,回复弹簧的底端和封堵板表面接触,顶板的顶部还固定有接头,接头上设有卡槽。

19、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灌装混凝土后,利用封堵板对混凝土施加压力,使得其凝结效果更佳,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密封板的底面能够与两个对接柱的顶部接触,避免有混凝土覆盖其表面,从而保证其正常工作以及后续信号的正常传输。

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凹槽能够由设置在裂缝四周的垫块形成,此时,锚固杆依次穿过加固板、垫块。上述结构能够在裂缝四周不好开挖凹槽时操作,能够快速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2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隧道加固结构,包括形成在裂缝的开口处的凹槽、设于凹槽中的封堵板以及覆盖在封堵板外表面的加固板,加固板跨越裂缝的两侧;凹槽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插槽;加固板上安装有锚钉,锚钉的末端插入隧道墙体内部;封堵板安装在凹槽中,并能够和插槽连接,封堵板中的底部开设有中心槽,封堵板内还分布有连通中心槽的中心孔,且中心槽连通裂缝,通过中心孔能够向裂缝以及中心槽中灌装混凝土。

23、本专利技术通过过上述方案能够有效加固裂缝,避免裂缝继续延伸或变大,并且施工方便,稳定有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裂缝的开口处的凹槽、设于所述凹槽中的封堵板以及覆盖在封堵板外表面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跨越裂缝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凸块,通过所述凸块能够使得封堵板的外侧和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能够使得贯入中心槽中的混凝土填充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以及凹槽的侧壁分布有若干个沉槽,且封堵板底面开设有底槽,底槽通过设于封堵板中的通道和中心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由两块相同的单元板拼接组成,且单元板内开设有穿孔,穿孔中活动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能够伸入插槽中,且连接杆内部中空且其位于插槽中的一端开口,连接杆上开设有对接孔,单元板上开设有连通于穿孔的连通孔,加固板上开设有能够与连通孔连通的圆孔,圆孔处插设插管,插管的底端插入连接杆上的对接孔中,通过所述插管能够向连接杆以及插槽中注入混凝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外端口处开设有扩口,且所述扩口内壁开设若干个环形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单元板上的所述穿孔中还活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对接柱,且两个对接柱在安装完成后其表面贴合,且所述对接柱中安装有蓄电池,两个对接柱相邻的一侧表面安装有传感器模组,以检测两个对接柱是否分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柱中还安装有控制器以及信号发射模块,且控制器、信号发射模块传感器模组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在两个对接柱上正对设置,用于检测是否发生偏移,距离传感器则用于检测两个对接柱之间是否发生相互远离的现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上开设有和中心孔连通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和中心孔为同轴设置的圆孔,安装孔的孔径大于中心孔的孔径,在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能够和中心孔过盈配合的密封板,且连接柱的顶部还固定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周向分布若干个回复弹簧,回复弹簧的底端和封堵板表面接触,所述顶板的顶部还固定有接头,接头上设有卡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能够由设置在裂缝四周的垫块形成,此时,锚固杆依次穿过加固板、垫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裂缝的开口处的凹槽、设于所述凹槽中的封堵板以及覆盖在封堵板外表面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跨越裂缝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凸块,通过所述凸块能够使得封堵板的外侧和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能够使得贯入中心槽中的混凝土填充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以及凹槽的侧壁分布有若干个沉槽,且封堵板底面开设有底槽,底槽通过设于封堵板中的通道和中心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由两块相同的单元板拼接组成,且单元板内开设有穿孔,穿孔中活动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能够伸入插槽中,且连接杆内部中空且其位于插槽中的一端开口,连接杆上开设有对接孔,单元板上开设有连通于穿孔的连通孔,加固板上开设有能够与连通孔连通的圆孔,圆孔处插设插管,插管的底端插入连接杆上的对接孔中,通过所述插管能够向连接杆以及插槽中注入混凝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外端口处开设有扩口,且所述扩口内壁开设若干个环形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文斌张志峰吴志刚杨大海王飞沈洪波宋丹青唐彬李翻翻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