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617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火情检测数据;对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以及确定用于表示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基于起火位置,确定预定多个排烟分区中的目标排烟分区,其中,多个排烟分区位于电缆隧道,多个排烟分区分别对应有通风井与电缆隧道外部相连;基于燃烧方速率,确定目标排烟分区中目标排烟设备的排烟控制参数;采用排烟控制参数,控制目标排烟设备进行排烟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缆隧道排烟效率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隧道消防,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城市电缆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传统的电缆隧道排烟通风系统往往是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存在着预警效率低、准确性不高以及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不能根据火场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风机的开闭,从而存在着资源浪费,并且使得排烟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2、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缆隧道排烟效率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火情检测数据;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以及确定用于表示所述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基于所述起火位置,确定预定多个排烟分区中的目标排烟分区,其中,所述多个排烟分区位于所述电缆隧道,所述多个排烟分区分别对应有通风井与电缆隧道外部相连;基于所述燃烧方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排烟分区中目标排烟设备的排烟控制参数;采用所述排烟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目标排烟设备进行排烟处理。

3、可选地,所述火情检测数据包括烟雾浓度数据,隧道顶部温度数据,火情噪声数据,以及火焰图像数据,所述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包括:基于所述烟雾浓度数据,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烟雾峰值特征;基于所述隧道顶部温度数据,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温度场分布;基于所述火情噪声数据,确定异常噪声特征;基于所述火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火焰分布;获取所述电缆隧道的电子地图;基于所述烟雾峰值特征,所述温度场分布,所述异常噪声特征,以及所述火焰分布,确定在所述电子地图中显示所述起火位置。

4、可选地,所述火情检测数据包括烟雾浓度数据,隧道顶部温度数据,以及烟气流速,所述确定用于表示所述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包括:基于所述烟雾浓度数据,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烟雾峰值特征;基于所述隧道顶部温度数据,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温度场分布;基于所述烟气流速,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流速峰值特征;基于所述烟雾峰值特征,所述温度场分布,以及所述流速峰值特征,确定所述燃烧方速率。

5、可选地,在所述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起火位置,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包括的多个防火分区中的目标防火分区,其中,所述目标防火分区中包括所述目标排烟分区;控制设置于所述目标防火分区的边界的防火门闭合,使得所述目标防火分区与其他防火分区进行物理隔离,其中,所述其他防火分区为所述多个防火分区中除所述目标防火分区之外的分区。

6、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燃烧方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排烟分区中目标排烟设备的排烟控制参数,包括:基于所述燃烧方速率,确定目标排烟量;基于所述目标排烟量,确定所述目标排烟设备的开启数量,以及所述开启数量的目标排烟设备分别对应的开启功率;基于所述开启数量和所述开启功率,确定所述排烟控制参数。

7、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以及确定用于表示所述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包括:确定所述电缆隧道对应的耐压等级,以及所述耐压等级对应的目标电缆类型;获取多个预定模型,其中,所述多个预定模型分别是采用不同电缆类型的燃烧试验数据训练得到的;在所述多个预定模型中确定与所述目标电缆类型匹配的目标模型;采用所述目标模型,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起火位置和所述燃烧方速率。

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起火位置,确定预定多个排烟分区中的目标排烟分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目标排烟分区中的应急照明设备和声光报警设备开启。

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排烟控制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火情检测数据;火情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以及确定用于表示所述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分区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起火位置,确定预定多个排烟分区中的目标排烟分区,其中,所述多个排烟分区位于所述电缆隧道,所述多个排烟分区分别对应有通风井与电缆隧道外部相连;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燃烧方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排烟分区中目标排烟设备的排烟控制参数;排烟控制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排烟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目标排烟设备进行排烟处理。

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

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

1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火情检测数据;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以及确定用于表示所述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基于所述起火位置,确定预定多个排烟分区中的目标排烟分区,其中,所述多个排烟分区位于所述电缆隧道,所述多个排烟分区分别对应有通风井与电缆隧道外部相连;基于所述燃烧方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排烟分区中目标排烟设备的排烟控制参数;采用所述排烟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目标排烟设备进行排烟处理。达到了按照实时火情检测数据,动态调节电缆隧道排烟的目的,实现了提高电缆隧道排烟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缆隧道排烟效率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情检测数据包括烟雾浓度数据,隧道顶部温度数据,火情噪声数据,以及火焰图像数据,所述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情检测数据包括烟雾浓度数据,隧道顶部温度数据,以及烟气流速,所述确定用于表示所述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燃烧方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排烟分区中目标排烟设备的排烟控制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以及确定用于表示所述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起火位置,确定预定多个排烟分区中的目标排烟分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电缆隧道排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隧道排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情检测数据包括烟雾浓度数据,隧道顶部温度数据,火情噪声数据,以及火焰图像数据,所述对所述火情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情检测数据包括烟雾浓度数据,隧道顶部温度数据,以及烟气流速,所述确定用于表示所述起火位置火情严重程度的燃烧方速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电缆隧道中的起火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燃烧方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排烟分区中目标排烟设备的排烟控制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大鹏王金双李光周弋项晓强王凌飞蔡伟陈国斌王海钧朱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