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预警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预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362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火灾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预警方法,终端包括底板、上壳体、下壳体、通风机构和火灾监测器;上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上壳体与底板卡接且可拆连接;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上;下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机构设置在下壳体内,通风机构与通风孔连通;火灾监测器设置在通风机构上,火灾监测器的输出端设置在下壳体和通风机构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安装,且能够在进行通风时增加散热效果,提高火灾监测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及火灾监测预警,尤其涉及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预警方法


技术介绍

1、火灾早期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电线外面一层塑料表皮受热分解,产生热解粒子,通过热解粒子探测器这个来判定是否会有火灾将发生,热解粒子,是物质受热时分解出来的粒子,这种粒子是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分,利用这种现场可以探测出电气火灾早期的特征。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电气火灾,都体现为导体发热,低压配电柜内发生的电气故障主要的发热体是电线与保护电器,因此低压配电柜内发热分解出的粒子主要是烟粒子和气体粒子。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127821a公开了一种热解粒子式电气火灾监控报警探测装置及配电柜。所述装置包括:盒体,其下部设置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气口;抽吸风扇,设置在盒体的中部,用于通过自身转动将检测空气由吸气口吸入;热解粒子探测器,设置抽吸风扇的上方,用来检测被吸入的检测空气中的热解粒子是否超标;顶板,设置在热解粒子探测器的上方,其上开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将完成检测的检测空气排出盒体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解粒子式电气火灾监控报警探测装置及配电柜能够有效的提高热解粒子探测的准确率。该装置通过在配电柜内部热解粒子探测器下方安装有抽吸风扇,提高预警准确率,在实际使用时安装抽吸风扇会占用配电柜较大空间,因此会占用其他电气设备安装位置,同时也增加了安装步骤,安装更加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方便安装,且能够在进行通风时增加散热效果,提高火灾监测器的使用寿命的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预警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包括底板、上壳体、下壳体、通风机构和火灾监测器;

4、上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上壳体与底板卡接且可拆连接;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上;下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机构设置在下壳体内,通风机构与通风孔连通;火灾监测器设置在通风机构上,火灾监测器的输出端设置在下壳体和通风机构内。

5、优选的,底板和上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机构和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卡接套和卡接块;卡接套和卡接块均设置有多个,卡接套设置在底板上;卡接块设置在上壳体上,卡接套与卡接块卡接,且可拆连接。

6、优选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和导轨;导向套设置在底板上;导轨设置在上壳体上;导轨滑动设置在导向套上,且导轨与导向套卡接;导轨上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底板卡接。

7、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转动板、卡接柱和弹性件;转动板转动设置在导轨上,卡接柱设置在转动板上;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板和上壳体连接。

8、优选的,通风机构包括导风架和风机;导风架设置在下壳体内;风机设置在下壳体上,通风孔位于下壳体内,风机与通风孔对立分布;火灾监测器设置在导风架上。

9、优选的,导风架包括散热板和散热片;散热板呈横置的l型结构,散热板设置在下壳体上;散热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片均设置在散热板上;火灾监测器设置在散热板的上端。

10、优选的,底板上设置有滤网;滤网与下壳体卡接,且可拆连接,滤网位于通风孔处。

11、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方法,采用上述的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在安装时,将底板安装到电气柜内;

13、s2、将上壳体卡在底板上;

14、s3、火灾监测器的主体设置在通风机构上;

15、s4、火灾监测器的输出端一部分与下壳体连接,火灾监测器输出端的另一部分与通风连接连通;

16、s5、通过底板将上壳体快速拆下,进行维护。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包括底板、上壳体、下壳体、通风机构和火灾监测器;上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上壳体与底板卡接且可拆连接;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上;下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机构设置在下壳体内,通风机构与通风孔连通;火灾监测器设置在通风机构上,火灾监测器的输出端设置在下壳体和通风机构内。通过风机使得下壳体与散热板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滤网对空气流通时产生的灰尘进行过滤,防止灰尘沾染到火灾监测器的输出端上,导致火灾监测器失效,且风机在工作时,能够将导风架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能够对火灾监测器进行散热,提高火灾监测器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上壳体(2)、下壳体(3)、通风机构和火灾监测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底板(1)和上壳体(2)上设置有导向机构和卡接机构(7);卡接机构(7)包括卡接套(701)和卡接块(702);卡接套(701)和卡接块(702)均设置有多个,卡接套(701)设置在底板(1)上;卡接块(702)设置在上壳体(2)上,卡接套(701)与卡接块(702)卡接,且可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4)和导轨(5);导向套(4)设置在底板(1)上;导轨(5)设置在上壳体(2)上;导轨(5)滑动设置在导向套(4)上,且导轨(5)与导向套(4)卡接;导轨(5)上设置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与底板(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6)包括转动板(601)、卡接柱(602)和弹性件(603);转动板(601)转动设置在导轨(5)上,卡接柱(602)设置在转动板(601)上;弹性件(603)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板(601)和上壳体(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通风机构包括导风架(8)和风机(10);导风架(8)设置在下壳体(3)内;风机(10)设置在下壳体(3)上,通风孔位于下壳体(3)内,风机(10)与通风孔对立分布;火灾监测器(11)设置在导风架(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导风架(8)包括散热板(801)和散热片(802);散热板(801)呈横置的L型结构,散热板(801)设置在下壳体(3)上;散热片(802)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片(802)均设置在散热板(801)上;火灾监测器(11)设置在散热板(801)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置有滤网(9);滤网(9)与下壳体(3)卡接,且可拆连接,滤网(9)位于通风孔处。

8.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上壳体(2)、下壳体(3)、通风机构和火灾监测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底板(1)和上壳体(2)上设置有导向机构和卡接机构(7);卡接机构(7)包括卡接套(701)和卡接块(702);卡接套(701)和卡接块(702)均设置有多个,卡接套(701)设置在底板(1)上;卡接块(702)设置在上壳体(2)上,卡接套(701)与卡接块(702)卡接,且可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4)和导轨(5);导向套(4)设置在底板(1)上;导轨(5)设置在上壳体(2)上;导轨(5)滑动设置在导向套(4)上,且导轨(5)与导向套(4)卡接;导轨(5)上设置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与底板(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6)包括转动板(601)、卡接柱(602)和弹性件(603);转动板(601)转动设置在导轨(5)上,卡接柱(602)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元宋尹强陈庆来钟江山刘树诚舒留鲲李旭升王琳李言蒋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