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00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及方法,涉及轨道沉降监测技术领域,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包括:设置在轨道本体一侧的监测设备;监测基点,位于所述轨道本体上,所述监测基点与监测设备的监测端相对应,通过所述监测设备对监测基点的位置进行监测;设置在所述监测设备的监测端以及监测基点上用以形成封闭保护腔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一端呈开口状并与监测设备的外壳插接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防护套内充入保护气体进一步提高对监测设备监测端和监测基点的防护效果,此外还通过设置位于防护套外且能够旋转的防护气囊,对防护套进行保护,并降低飞溅物对防护气囊的损失,进一步提供对轨道本体沉降的监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沉降监测,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轨道沉降在铁路的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以后通常都是难以避免的,由于沉降、不均匀沉降,会引起的轨道下沉和轨面弯折,影响线路的平顺性;在通过桥梁的轨道中,会引起桥台与路基的沉降差,当列车驶过这些地段时,由于沉降引起的轨道刚度和变形发生突变,使得轮轨间的动力作用增大,从而引起轨道破坏,影响行车的平稳性与安全性;为了及时了解轨道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以及沉降变化趋势,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需要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以后一段时期设置沉降观测;

2、近年来随着轨道建设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现在高速铁路的出现,对轨道形变的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使得轨道沉降的测量、计算与控制显得更为重要;而在这三者中,沉降的测量是后两者的依据与基础;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摄像设备对准轨道上的基准点进行实时拍摄,进而通过对比基准点位置达到监测目的,还有通过激光光束照射安装在轨道上的角度板,通过在沉降时激光光束反射的行程发生变化,进而了解到沉降距离,但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21)靠近监测设备(2)的一侧设有波纹部(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21)的开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圈(23),所述监测设备(2)的外壳上开设有与环形气囊圈(23)相对应的插接槽,所述环形气囊圈(23)用以对防护套(21)和监测设备(2)外壳之间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充入组件包括活塞筒(34),所述活塞筒(34)中滑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21)靠近监测设备(2)的一侧设有波纹部(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21)的开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圈(23),所述监测设备(2)的外壳上开设有与环形气囊圈(23)相对应的插接槽,所述环形气囊圈(23)用以对防护套(21)和监测设备(2)外壳之间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充入组件包括活塞筒(34),所述活塞筒(34)中滑动连接有一端带有活塞的活塞杆(340),所述活塞筒(34)上分别设置有保护气体进气管(34111)、保护气体出气管(34121),所述保护气体进气管(34111)、保护气体出气管(34121)与活塞筒(34)的第一气腔(341)相连通,所述保护气体出气管(34121)远离活塞筒(34)的一端通向防护套(21)内,所述保护气体进气管(34111)、保护气体出气管(34121)中均设有第一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沉降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3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气管(3421)、第二出气管(3422),所述第二进气管(3421)、第二出气管(3422)中均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玲肖卓远江宏康陈华鹏邹雨清江钰宋冰景文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