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转子、电机和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转子、电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491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电机和车辆,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围绕出中心孔,转子铁芯设有第一安装槽组和第一连接结构,第一安装槽组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永磁体组,第一永磁体组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安装于第一安装槽,第二永磁体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心块,中心块装配于中心孔,中心块设有第二连接结构和转轴孔,第二连接结构为非导磁件且与第一连接结构配合,第二连接结构延伸至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以分隔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转轴,转轴配合于转轴孔且与中心块和转子铁芯同步转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能够避免转子漏磁,具有隔磁效果好和结构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电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转子通常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但是,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不能够进行隔磁,导致转子漏磁的现象发生,并且即使隔磁,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的隔磁结构的的强度较低,易发生形变甚至折断,转子的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该转子能够避免转子漏磁,具有隔磁效果好和结构强度高等优点。

2、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子的电机。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车辆。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构造成环形且围绕出中心孔,所述转子铁芯设有第一安装槽组和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槽组包括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排布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永磁体组,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永磁体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心块,所述中心块装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块设有第二连接结构和转轴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非导磁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延伸至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以分隔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转轴,所述转轴配合于所述转轴孔且与所述中心块和所述转子铁芯同步转动。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能够避免转子漏磁,具有隔磁效果好和结构强度高等优点。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设于所述中心块的外周面的第一配合柱,所述第一配合柱配合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以在所述中心块的径向和周向上对所述转子铁芯定位。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配合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间隔设置。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一端的内壁构造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止挡所述第一永磁体,以使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一配合柱分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一端的内壁构造有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二止挡块止挡所述第二永磁体,以使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配合柱分隔。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柱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中心块的径向向外延伸至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接槽配合,以在所述中心块的周向上对所述转子铁芯定位;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端连接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加强部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接槽配合,以在所述中心块的径向上对所述转子铁芯定位;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配合柱的形状适配。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部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不小于2mm,所述第一加强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不小于1mm。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延伸部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为l1,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的尺寸为l2,其中,10%≤l1/l2≤50%;将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相邻两侧壁距离最近的两点连线定义为假想线,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向外超出所述假想线的尺寸l3不小于1mm。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或,所述第一加强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处和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部的背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所述第一加强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或所述第一加强部的背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为向外弯曲的弧面,所述第一加强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槽组和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均为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组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地配合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每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组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均被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隔。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子铁芯设有多个第三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且交替布置,每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位于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组之间;所述中心块设有多个第四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多个所述第四连接结构沿所述中心块的周向间隔且交替布置,多个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配合。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和所述中心孔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为设于所述中心块的外周面的第二配合柱,所述第二配合柱配合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以在所述中心块的径向和周向上对所述转子铁芯定位。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配合柱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中心块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接槽配合,以在所述中心块的周向上对所述转子铁芯定位;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端连接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加强部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接槽配合,以在所述中心块的径向上对所述转子铁芯定位;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配合柱的形状适配。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或,所述第二加强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处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部的背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所述第二加强部的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或,所述第二加强部的背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为向外弯曲的弧面,所述第二加强部的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中心块的径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在所述中心块的径向上的尺寸;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中心块的周向上的最大尺寸与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在所述中心块的周向上的最大尺寸相等。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心块设有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减重孔;其中,每个所述减重孔在所述中心块的周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之间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之间。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心块具有多个第一加强筋,相邻两个所述减重孔被所述第一加强筋分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中心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配合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一端的内壁构造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止挡所述第一永磁体,以使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一配合柱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柱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不小于2mm,所述第一加强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不小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为L1,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的尺寸为L2,其中,10%≤L1/L2≤5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的背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所述第一加强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组和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均为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设有多个第三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且交替布置,每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位于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组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和所述中心孔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柱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或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背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所述第二加强部的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或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中心块的径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在所述中心块的径向上的尺寸;和/或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设有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减重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具有多个第一加强筋,相邻两个所述减重孔被所述第一加强筋分隔,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中心块的径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中的一个位置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重孔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中心块的径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中的另一个位置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上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组间隔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组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组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上的最大距离为L7,将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相邻两侧壁距离最近的两点连线定义为假想线,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向外超出所述假想线的尺寸为L3,L3/L7≤50%。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间距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大,所述第三永磁体和所述第四永磁体的间距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大;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与所述中心块一体成型的非导磁件。

25.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转子冲片,每个所述转子冲片构造成环形的一体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孔的中心轴线、所述中心块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重合。

27.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中心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配合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邻近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一端的内壁构造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止挡所述第一永磁体,以使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一配合柱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柱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不小于2mm,所述第一加强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不小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宽度为l1,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的尺寸为l2,其中,10%≤l1/l2≤5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的背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所述第一加强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组和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均为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设有多个第三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且交替布置,每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位于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组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和所述中心孔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柱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或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背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所述第二加强部的朝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为平面;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顺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