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73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配制助悬液,在电加热配料罐中将处方里的稳定剂溶于纯水中,搅拌完全溶解后在将处方里的混悬液浸泡与桶中,至均匀胶状备用;配制甲氧苄啶、磺胺嘧啶悬液,将保护剂与助溶剂投入配料罐中,加入纯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再投入处方里的甲氧苄啶,搅拌成混悬状,最后边搅拌边向其中缓慢加入处方量的磺胺嘧啶;将助悬剂与步骤二中液体混合;其余辅料处理,将调节剂加入纯化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加入步骤三的液体,再将处方量的芳香剂加入步骤三液体进行充分搅拌。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涉及的制备工艺简单,所需辅料价格低廉且易得,无需特殊设备即可实现大规模生产,整个生产工艺投入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药物生产,特别涉及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是由磺胺嘧啶与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组成的一种复方磺胺制剂,其抗菌谱扩大、抗菌作用大大增强,兽医临床主要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沙门是感染,以及淡水鱼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其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被用于治疗动物脑膜炎的首选药,另外可治疗对其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中耳炎以及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2、传统的生产工艺为将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与葡萄糖等载体进行简单混合,后有一部分产品通过超微粉碎,提高产品水溶性和生物利用率,通过降低物料粒径达到促溶和促吸收的效果。

3、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复方磺胺嘧啶悬浮液产品吸收效率低,乙酰化率高,且在尿中的溶解率低,容易发生结晶尿,且一般此药物为注射剂,注射量大,对牲畜身体刺激较大。在性状上,市场上的产品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下沉物,出现沉底的现象。利用超微粉碎方法则会导致物料损耗严重,破坏药物性质,影响效果。

4、为此,我们提出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解决水溶性低和生物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传统的复方磺胺嘧啶悬浮液产品吸收效率低,乙酰化率高,且在尿中的溶解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6、步骤一:配制助悬液,在电加热配料罐中将处方里的稳定剂溶于纯水中,搅拌完全溶解后在将处方里的混悬液浸泡与桶中,在70℃的环境下加热1.5小时,期间每隔40分钟搅拌20分钟,至均匀胶状备用;

7、步骤二:配制甲氧苄啶、磺胺嘧啶悬液,将保护剂与助溶剂投入配料罐中,加入纯化水,搅拌五分钟,至完全溶解,再投入处方里的甲氧苄啶,搅拌成混悬状,最后边搅拌边向其中缓慢加入处方量的磺胺嘧啶,搅拌五分钟后用乳化泵循环乳化30分钟,静置2.5h;

8、步骤三:混合配制,将助悬剂与步骤二中液体混合,充分搅拌15分钟,使其混合混匀;

9、步骤四:其余辅料处理,将调节剂加入纯化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加入步骤三的液体,再将处方量的芳香剂加入步骤三液体进行充分搅拌。

10、以上步骤中提到的具体配方组分的添加比例如下:

11、优选的,混悬剂为黄原胶10-15份,稳定剂为edta-2na1-5份,保护剂为亚硫酸钠20-25份,助溶剂为氢氧化钠25-30份,调节剂为蔗糖1900-2000份,芳香剂为薄荷油150-190ml,磺胺嘧啶2020-2050份,甲氧苄啶400-410份,纯化水4800-5000份。

12、s1.检查原辅料的性状,观察其颗粒度、颜色等特征,确保原辅料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13、s2.如果遇到含少量杂质的原辅料,将其通过滤布进行过滤,滤布孔径一般保持在100-200目,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14、s3.根据所需要的生产量进行原辅料称量,称量好后放入干净容器留待备用;

15、s4.取配方量的edta-2na,溶解于一部分的纯化水中,搅拌完全溶解后,投入黄原胶,搅拌后在70℃环境下加热1.5h,期间每间隔40min搅拌20min成透明均匀胶装,是为液体a,留待备用;

16、s5.在配液罐中先加入一部分纯化水,将亚硫酸钠与氢氧化钠投入,搅拌至完全溶解,随后将甲氧苄啶投入搅拌,制成悬液,最后边搅拌边加入磺胺嘧啶,搅拌五分钟后,开启循环乳化泵,循环乳化30分钟,随后静置2.5小时,是为液体b;

17、s6.将液体a加入液体b中,充分搅拌15分钟,混合成混悬液c;

18、s7.再用制备混悬剂的容器,加入适量纯化水,并投入蔗糖,搅拌至其充分溶解后,混入混悬液c,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同时,用适量纯化水,冲洗管道,冲洗液也加入混悬液c,是为混悬液d;

19、s8.再在混悬液d中加入薄荷油,搅拌15分钟,同时,搅拌的过程中保持开启废气处理系统,将配液过程中溢出的废气排出并处理;

20、s9.到达搅拌时间时打开阀门,放出一定量的半成品溶液,检查感观药液性状,粘稠度、均匀度、是否有未溶解的物料或杂质。检查后无异常后将检查的半成品倒回反应罐中,之后停机;

21、s10.将制成的半成品,经过灌装、贴标、拧盖等步骤,制成成品;

22、s11.将成品送样至专门的检测部门,进行含量,不溶物等相关检测。

23、技术效果:

24、(三)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制备工艺简单,所需辅料价格低廉且易得,无需特殊设备即可实现大规模生产,整个生产工艺投入小,可复制性高,为了使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能够溶解完全,采用分步溶解法进行溶液制备,通过加入了黄原胶作为混悬剂,加入edta-2na作为稳定剂,并采用加热溶解以及间断搅拌的方式,提高黄原胶的均匀度以及稳定性,同时避免注射给药,增加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加入芳香剂,使产品的摄入量提高,增加产品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上步骤中提到的具体配方组分的添加比例如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遇到含少量杂质的原辅料,将其通过滤布进行过滤,滤布孔径一般保持在100-200目,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投料前开启废气处理系统,将配液过程中溢出的废气排出并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上步骤中提到的具体配方组分的添加比例如下: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贺马猛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润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