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芯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310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1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壳体定位治具、卷芯定位治具及推入组件,所述推入组件、所述卷芯定位治具,所述壳体定位治具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卷芯定位治具用于对多个卷芯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用于对多个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卷芯与所述壳体一一位置对应,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卷芯定位治具朝靠近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移动,所述推入组件用于将所述卷芯一一推入相应的所述壳体中,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对位精度高的特点,显著提高了卷芯入壳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芯入壳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卷芯入壳方式一般采用机械手或者吸附件将卷芯转移至壳体上方,然后将卷芯推入壳体中,现有方式对机器的精密度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出现入壳失败、卷芯外沿被壳体开口端刮伤断裂等情况,直接影响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卷芯入壳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卷芯入壳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壳体定位治具、卷芯定位治具及推入组件,所述推入组件、所述卷芯定位治具,所述壳体定位治具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卷芯定位治具用于对多个卷芯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用于对多个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卷芯与所述壳体一一位置对应,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卷芯定位治具朝靠近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移动,所述推入组件用于将所述卷芯一一推入相应的所述壳体中。

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芯入壳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壳体定位治具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定位治具包括第一治具本体,所述第一治具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每一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置一壳体。

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对所述第一治具本体进行限位固定,且所述第一治具本体与所述限位座进行可拆卸连接。

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板,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板靠近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卷芯定位治具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芯定位治具包括第二治具本体及若干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治具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每一所述限位孔用于容置一所述卷芯,每一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将所述卷芯夹持固定在所述限位孔中。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若干所述导向孔与若干所述限位孔一一对位连通,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壳体高度,当进行入壳操作时,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插入所述导向孔中。

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入组件包括推入驱动件、推板及若干压持件,所述推入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推板与所述推入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若干所述压持件设置在所述推板上,若干所述压持件与若干限位孔一一位置对应,所述推入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持件将卷芯推入所述壳体中。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压持件包括压杆、压头及弹簧,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板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头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压杆上,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板和所述压头相抵持。

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顶出通孔。

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定位治具还包括若干第二夹持件,每一所述第二夹持件对应一所述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夹持固定在所述限位槽中。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卷芯入壳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壳体定位治具、卷芯定位治具及推入组件,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卷芯定位治具与壳体定位治具进行对位后,推入组件将卷芯定位治具中的卷芯推入壳体定位治具中的壳体中,如此完成卷芯入壳操作,其中卷芯定位治具和壳体定位治具相互匹配,提高了壳体和卷芯的在入壳操作前的对位精度,减少了卷芯入壳失败和卷芯刮伤的概率,同时采用推入组件能够使卷芯受到均匀稳定的推入力,避免卷芯受力不均变形而影响电池性能,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对位精度高的特点,显著提高了卷芯入壳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壳体定位治具、卷芯定位治具及推入组件,所述推入组件、所述卷芯定位治具,所述壳体定位治具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卷芯定位治具用于对多个卷芯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用于对多个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卷芯与所述壳体一一位置对应,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卷芯定位治具朝靠近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移动,所述推入组件用于将所述卷芯一一推入相应的所述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壳体定位治具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定位治具包括第一治具本体,所述第一治具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每一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置一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对所述第一治具本体进行限位固定,且所述第一治具本体与所述限位座进行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板,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板靠近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卷芯定位治具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定位治具包括第二治具本体及若干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治具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每一所述限位孔用于容置一所述卷芯,每一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将所述卷芯夹持固定在所述限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若干所述导向孔与若干所述限位孔一一对位连通,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壳体高度,当进行入壳操作时,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插入所述导向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入组件包括推入驱动件、推板及若干压持件,所述推入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推板与所述推入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若干所述压持件设置在所述推板上,若干所述压持件与若干限位孔一一位置对应,所述推入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持件将卷芯推入所述壳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压持件包括压杆、压头及弹簧,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板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头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压杆上,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板和所述压头相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顶出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定位治具还包括若干第二夹持件,每一所述第二夹持件对应一所述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夹持固定在所述限位槽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壳体定位治具、卷芯定位治具及推入组件,所述推入组件、所述卷芯定位治具,所述壳体定位治具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卷芯定位治具用于对多个卷芯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用于对多个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卷芯与所述壳体一一位置对应,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卷芯定位治具朝靠近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移动,所述推入组件用于将所述卷芯一一推入相应的所述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壳体定位治具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定位治具包括第一治具本体,所述第一治具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每一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置一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对所述第一治具本体进行限位固定,且所述第一治具本体与所述限位座进行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板,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板靠近所述壳体定位治具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卷芯定位治具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定位治具包括第二治具本体及若干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治具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来陈志勇陈雷章荣忠钟俊伟尹伟华姚宏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