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及卷绕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10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1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及卷绕电池。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包括芯棒和极耳保护件;所述极耳保护件的一侧连接所述芯棒,所述极耳保护件的另一侧上设有用于搭接电池极耳的搭接面。本技术中,一部分的电池极耳可以搭接在极耳保护件的搭接面上,极耳保护件可以使得搭接在极搭接面上的电池极耳的重叠厚度一致,扩大了电池极耳的可焊接区域,提高了电池极耳的焊接优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及卷绕电池


技术介绍

1、全极耳卷绕式电池由于具有超强的高倍率放电能力、平稳的高输出电压和超长的工作寿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泛使用,通常应用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输送电设备和汽车等领域。

2、现有的全极耳卷绕式电池的极耳部分,在成型时方案主要为:在涂布时对极片预留留白集流体,并在留白集流体上切割出矩形、平行四边形等形状的极耳,卷绕成圆柱电池后再通过拍平等工艺对极耳端面进行整形,最后在极耳端面上焊接集流盘实现电流引出。

3、为了确保圆柱电池的注液浸润效果,通常使模切极耳拍平后不遮挡圆柱电池芯棒中心孔;全极耳卷绕式电池成型式通常在卷芯内圈存在一端无极耳区域,该无极耳区域上方的极耳拍平后极耳的层叠层数较少,极耳的可焊接区域变窄、极耳可焊接性较差,从而导致圆柱电池的工序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全极耳卷绕式电池的极耳可焊接性较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及卷绕电池。

2、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包括芯棒和极耳保护件;

3、所述极耳保护件的一侧连接所述芯棒,所述极耳保护件的另一侧上设有用于搭接电池极耳的搭接面。

4、可选地,所述极耳保护件包括正极耳保护件和负极耳保护件;

5、所述正极耳保护件的一侧与所述芯棒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极耳保护件的另一侧上设有用于搭接正极耳的正极搭接面;

6、所述负极耳保护件的一侧与所述芯棒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负耳保护件的另一侧上设有用于搭接负极耳的负极搭接面。

7、可选地,所述极耳保护件的中心轴与所述芯棒的中心轴重合。

8、可选地,所述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上设有贯穿所述极耳保护件和所述芯棒的中心通孔。

9、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卷绕电池,包括上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以及卷绕在所述芯棒上的卷绕层;所述卷绕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电池极片和隔膜,所述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和连接在所述极片主体一侧的电池极耳,所述电池极耳搭接在所述搭接面上。

10、可选地,所述极片主体包括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所述第一极片段的一侧为所述卷绕层的起始段,所述第二极片为所述卷绕层的收尾段,所述第一极片段上不设有电池极耳,所述第二极片段的一侧设有电池极耳;

11、所述极耳保护件沿所述芯棒轴向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与卷绕在所述芯棒上的所述第一极片段沿所述芯棒轴向方向的投影重叠。

12、可选地,所述极耳保护件沿所述芯棒轴向方向的投影全部,与卷绕在所述芯棒上的所述第一极片段沿所述芯棒轴向方向的投影重叠。

13、可选地,所述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上设有贯穿所述极耳保护件和所述芯棒的中心通孔;

14、所述电池极耳沿所述芯棒轴向的投影与所述中心通孔不重叠。

15、可选地,所述电池极耳包括从所述极片主体的一侧沿所述芯棒轴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所述延伸部的末端沿所述芯棒径向向内延伸的折弯部;

16、所述折弯部沿所述芯棒轴向的投影与所述中心通孔不重叠。

17、可选地,最内圈所述电池极耳沿所述芯棒轴向方向的投影边缘与所述中心通孔的边缘重合。

18、可选地,所述极耳保护件的厚度为所述电池极耳的厚度与重叠层数的乘积;

19、所述重叠层数为沿所述芯棒轴向存在重叠的多个折弯部的数量。

20、可选地,所述重叠层数为折弯部的长度与单层卷绕层的厚度的商值;所述单层卷绕层的厚度为两个极片主体的厚度与两个隔膜的厚度之和。

21、可选地,所述极耳保护件的材质与所述电池极耳的材质相同。

22、可选地,所述芯棒为绝缘套筒。

23、本技术中,电池极片可以卷绕在所述芯棒上,所述芯棒的一端设置有极耳保护件,电池极耳通过模切和拍平等工艺后,一部分的电池极耳可以搭接在所述极耳保护件的搭接面上,所述极耳保护件可以使得搭接在所述搭接面上的电池极耳的重叠厚度一致,扩大了电池极耳的可焊接区域,提高了电池极耳的焊接优良率。

24、另外,所述极耳保护件可以实现内圈电池极耳的有效连接,从而使电池极耳上的电流密度均匀分布降低阻抗,且所述极耳保护件可以对内圈电池极片上的电池极耳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电芯长循环过程中因膨胀力对内圈的电池极片造成破坏,从而延长了卷绕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和极耳保护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保护件包括正极耳保护件和负极耳保护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保护件的中心轴与所述芯棒的中心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上设有贯穿所述极耳保护件和所述芯棒的中心通孔。

5.一种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以及卷绕在所述芯棒上的卷绕层;所述卷绕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电池极片和隔膜,所述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和连接在所述极片主体一侧的电池极耳,所述电池极耳搭接在所述搭接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主体包括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所述第一极片段的一侧为所述卷绕层的起始段,所述第二极片段为所述卷绕层的收尾段,所述第一极片段上不设有电池极耳,所述第二极片段的一侧设有电池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保护件沿所述芯棒轴向方向的投影全部,与卷绕在所述芯棒上的所述第一极片段沿所述芯棒轴向方向的投影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上设有贯穿所述极耳保护件和所述芯棒的中心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耳包括从所述极片主体的一侧沿所述芯棒轴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所述延伸部的末端沿所述芯棒径向向内延伸的折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最内圈所述电池极耳沿所述芯棒轴向方向的投影边缘与所述中心通孔的边缘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保护件的厚度为所述电池极耳的厚度与重叠层数的乘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层数为折弯部的长度与单层卷绕层的厚度的商值;所述单层卷绕层的厚度为两个极片主体的厚度与两个隔膜的厚度之和。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保护件的材质与所述电池极耳的材质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为绝缘套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和极耳保护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保护件包括正极耳保护件和负极耳保护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保护件的中心轴与所述芯棒的中心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上设有贯穿所述极耳保护件和所述芯棒的中心通孔。

5.一种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卷绕电池的保护器件以及卷绕在所述芯棒上的卷绕层;所述卷绕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电池极片和隔膜,所述电池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和连接在所述极片主体一侧的电池极耳,所述电池极耳搭接在所述搭接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主体包括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所述第一极片段的一侧为所述卷绕层的起始段,所述第二极片段为所述卷绕层的收尾段,所述第一极片段上不设有电池极耳,所述第二极片段的一侧设有电池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保护件沿所述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刘彦初马志英陈健康陈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