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支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日常生活的便捷,可移动存储电源的容量需求越来越高,电池模组的体积越来越大,如何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设计电池支架,使电芯排布更加合理和使bms线路板走线更加安全可靠成为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池支架及电池模组。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电池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有第一端面,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二端面,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形成侧壁,所述第二端面用于安装bms线路板,所述侧壁表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走线槽,若干所述走线槽用于容置从所述bms线路板引出的采集线,且在所述第一端面、所述走线槽及所述第二端面上沿走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卡线扣;
4、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槽,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对一电芯进行限位,且若干第一限位槽交错相接排列。
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线扣包括v型卡线扣和l型卡线扣,所述v型卡线扣和所述l型卡线扣沿走线方向间隔交叉分布。
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槽,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对一电芯进行限位,且若干第一限位槽交错相接排列。
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槽,若干所述第二限位槽和若干所述第一限位槽一一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汇流排放置槽,每一所述第一汇流排放置槽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每一所述第二限位槽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汇流排放置槽,每一所述第二汇流排放置槽与若干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且在配合连接处预留有美工缝。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开口端设置有外凹槽,所述下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内凹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时,所述外凹槽与所述内凹槽配合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开设有若干散热窗口。
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若干螺丝柱螺丝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支架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内凹部,每一所述内凹部设置有紧固结构。
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若干穿线孔。
15、本技术还提供使用上述电池支架的电池模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支架,该电池支架的表面设计有走线槽,走线槽用于容置bms线路板引出的采集线,同时采用卡线扣对采集线进行限位防止线体起翘,减少了采集线破裂短路的风险,同时够节省空间;同时电池支架内部通过第一限位槽的交错相接排列,每一第一限位槽用于对一电芯进行限位,采用该排列方式能够使电芯在电池支架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节省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有第一端面,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二端面,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形成侧壁,所述第二端面用于安装BMS线路板,所述侧壁表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走线槽,若干所述走线槽用于容置从所述BMS线路板引出的采集线,且在所述第一端面、所述走线槽及所述第二端面上沿走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卡线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扣包括V型卡线扣和L型卡线扣,所述V型卡线扣和所述L型卡线扣沿走线方向间隔交叉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槽,若干所述第二限位槽和若干所述第一限位槽一一对应,每一电芯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汇流排放置槽,每一所述第一汇流排放置槽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每一所述第二限位槽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汇流排放置槽,每一所述第二汇流排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且在配合连接处预留有美工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开口端设置有外凹槽,所述下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内凹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时,所述外凹槽与所述内凹槽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开设有若干散热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若干螺丝柱螺丝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架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内凹部,每一所述内凹部设置有紧固结构。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有第一端面,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二端面,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形成侧壁,所述第二端面用于安装bms线路板,所述侧壁表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走线槽,若干所述走线槽用于容置从所述bms线路板引出的采集线,且在所述第一端面、所述走线槽及所述第二端面上沿走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卡线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扣包括v型卡线扣和l型卡线扣,所述v型卡线扣和所述l型卡线扣沿走线方向间隔交叉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槽,若干所述第二限位槽和若干所述第一限位槽一一对应,每一电芯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限位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汇流排放置槽,每一所述第一汇流排放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