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238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2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涉及汽车检具的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配件的承载平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且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上设置有传动板,伺服电机通过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以使得传动板由开角的第一侧壁朝向靠近第二侧壁的方向移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二齿轮转动圈数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信号连接有信号处理模块,检测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相互搭配使用可计算传动板的转动角度,进而得出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夹角,即可得到开角的角度值。本申请具有节省操作人员测量配件上开角的角度所需花费的时力,提升测量效率、测量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检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

2、汽车的配件数量较多,形状各异,加工配件时,常需要使用切割刀具在配件钣金上切割相应的开角。为了确保汽车的各配件之间紧密配合,在进行配件装配之前,常需对配件上的开角的角度进行检测。

3、就目前而言,在对开角的角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常通过车间的操作人员使用量角器进行手动测量,当生产批量大时,操作人员大量重复测量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节省操作人员测量配件上开角的角度所需花费的时力,提升测量效率、测量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配件的气动夹爪;

4、所述机架上有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传动板,配件的开角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传动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抵;以及:

5、伺服电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传动板朝向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移动;

<p>6、检测模块,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的转动次数并输出转动次数信号;

7、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所述感应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转动次数信号并输出角度信号;

8、显示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角度信号并显示;

9、感应模块,与所述传动板固定连接,当所述传动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抵时,输出感应信号;

10、所述伺服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接收所述感应信号并停止驱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配件上的开角进行检测之前,可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或通过工业机械手将待检测的配件转送至承载平台上,气动夹爪夹持配件,使得配件固定在承载平台上,随后,伺服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可带动与安装杆连接的传动板转动,在伺服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过程中,检测模块检测伺服电机的转动圈数,由于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一齿轮之间传动比为已知量,信号处理模块可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得到的伺服电机的转动圈数判断第一齿轮的转动角度,进而可计算传动板的转动角度,当传动板转动至侧壁与开角的第二侧壁抵紧时,感应模块输出感应信号,伺服电机接收感应信号后停止驱动,此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角度数值即为开角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角度值,实现了自动检测配件上开角的角度的技术效果,使得生产厂家可无人化检测配件上开角的角度,提升检测配件角度的效率。

12、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有通孔;

13、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呈相对设置;

14、当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至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发射端、所述接收端之间时,所述接收端输出高电平信号;

15、所述接收端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有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接收所述高电平信号并计算所述高电平信号的出现次数并输出所述转动次数信号。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轮将伺服电机的驱动轴的驱动动作传递至第二齿轮,并带动传动板朝向靠近第二侧壁的方向转动。在伺服电机通过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二齿轮上的通孔与发射端、接收端错位,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不能被接收端所接收,接收端输出低电平信号,当通孔转动至位于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时,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接收端所接收,接收端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单片机接收高电平信号并计算高电平信号的出现次数,即可实现检测第二齿轮转动次数的技术效果。

17、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接收所述转动次数信号并计算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角度、并输出所述角度信号。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传动比为已知量,第二齿轮转动一圈对应第一齿轮转动角度固定,第二单片机根据第一单片机输出的第二齿轮的转动圈数可计算第一齿轮的转动角度,进而实现测量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角度的技术效果。

19、优选的,所述感应模块包括:

20、薄膜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传动板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传动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压力并输出压力信号;

21、第三单片机,与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信号并与设定值比对,当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输出所述感应信号。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动板转动至薄膜压力传感器抵紧在传动板与第二侧壁之间时,薄膜压力受压输出压力信号,第二单片机接收压力信号并与设定值比对,可输出感应信号,伺服电机接收感应信号后停止驱动,使得传动板恰好与第二侧壁贴合,此时传动板的转动角度即为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夹角,实现自动控制伺服电机停止驱动的技术效果。

23、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上按照设定长度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传动板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杆部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杆抵紧在所述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栓的栓部之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一安装孔的孔位,传动板在安装杆上的位置,当配件的尺寸较小或开角较浅时,可将传动板朝向靠近第一齿轮轴心的位置调节,使得角度检测装置可适用于检测不同尺寸的配件,提升角度检测装置的可用性。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红外对射传感器、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薄膜压力传感器、第三单片机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可计算第二齿轮的转动圈数,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传动比为已知量,通过第二单片机可转化得到配件上开角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角度,进而实现自动检测配件上开口的角度的技术效果,可免于操作人员通过量角器手动测量的操作,节省操作人员检测配件上开角所需花费的时力,提升检测效率;

27、2.通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安装螺栓以及安装螺母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操作人员可调节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承载平台(2),所述承载平台(2)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配件(3)的气动夹爪(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两侧与所述伺服电机(5)的驱动轴、所述第一齿轮(4)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9)上开设有通孔(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接收所述转动次数信号并计算所述第一齿轮(4)的转动角度、并输出所述角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41)上按照设定长度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11),所述传动板(42)包括安装部(421),所述安装部(42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22),所述安装部(421)上设置有安装螺栓(43),所述安装螺栓(43)的杆部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422)、所述第一安装孔(411),所述安装螺栓(43)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4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44),所述安装部(421)与所述安装杆(41)抵紧在所述安装螺母(44)、所述安装螺栓(43)的栓部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承载平台(2),所述承载平台(2)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配件(3)的气动夹爪(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两侧与所述伺服电机(5)的驱动轴、所述第一齿轮(4)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9)上开设有通孔(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件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接收所述转动次数信号并计算所述第一齿轮(4)的转动角度、并输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其科陈诚杨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米拉精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