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60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包括可相互配合的用于输出束管器的振动盘、用于接收振动盘输出的束管器的分料装置、用于对软管载具上的小软管定位的软管固定装置、用于将插针插入小软管内并定位的插针装置、用于夹起分料装置上的束管器并将束管器套至小软管上的束管器夹持装置;软管定位装置包括前后依次分布的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插针装置包括插针和用于驱动插针前后移动的插针驱动源。本技术通过设置插针装置,使得小软管与束管器组装前,可以利用插针插入到小软管内而使得小软管的端口部分保持笔直状态,从而使得束管器在组装时可以准确地套设在小软管上,避免了束管器与小软管不能准确组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鼻氧管加工,具体是涉及一种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很多情况下都会使用到鼻氧管,例如病人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输氧,而鼻氧管则是其中难以避免的需要使用的东西。鼻氧管是与供氧设备连接的用于供人体吸氧的软管,其通常选用无生物学、化学危害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且大多也比较柔软。

2、鼻氧管一般由鼻架、三通、束管器和软管等部件组成,而在组装过程中一般会将软管与束管器、三通和鼻架等依次组装,这时就需要使用到鼻氧管组装机,例如申请公布号cn115923163a公开的一种鼻氧管全自动化组装机,其具体公开了包括小软管上料机构、鼻塞组装机构、调节扣组装机构、三通组装机构、鼻氧管大管组件组装设备以及鼻氧管通气检测机构。其中,调节扣组装机构包括用于将调节扣装配到小软管上的调节扣装配装置以及用于带动调节扣在小软管上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调节扣装配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第一接料块、第七支撑架、夹取装置和小软管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接料块的顶部设有十字槽,所述第二振动盘的输出端与十字槽连通,所述夹取装置用于夹持并移动调节扣,所述小软管固定装置用于在装配调节扣时固定小软管,所述夹取装置和小软管固定装置均固定在第七支撑架上,所述第七支撑架固定在机架上。

3、然而,上述的调节扣组装机构还存在改进的空间,例如:虽然小软管固定装置可以用于在装配调节扣(即束管器)时固定小软管,且具体是采用压紧小软管的方式来固定。但是,由于小软管本身是软的,所以,即使小软管固定装置可以用于固定小软管,但如果小软管的端口部分在被固定前就存在轻微弯曲,则在小软管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后,其仍然是会呈弯曲状态的,这时就可能会使得调节扣不能准确地套上小软管,亦即调节扣与小软管不能准确地组装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通过增设插针装置,使得小软管与束管器组装前,可以利用插针插入到小软管内而使得小软管的端口部分保持笔直状态,亦即其不会出现弯曲的情况,从而使得束管器在组装时可以准确地套设在小软管上,避免了束管器与小软管不能准确组装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包括可相互配合的用于输出束管器的振动盘、用于接收所述振动盘输出的束管器的分料装置、用于对软管载具上的小软管定位的软管固定装置、用于将插针插入小软管内并定位的插针装置、用于夹起所述分料装置上的束管器并将束管器套至小软管上的束管器夹持装置;所述软管定位装置包括前后依次分布的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插针装置包括所述插针和用于驱动所述插针前后移动的插针驱动源。

4、还包括有以下技术方案:

5、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盘的出口连接有一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分料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分料装置包括表面设置有分料槽的分料块和用于驱动所述分料块左右移动的分料驱动源;所述分料槽用于接收所述振动盘输出的束管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有第一定位驱动源、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驱动源的输出端上的第一定位手指气缸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手指气缸的输出端上的第一定位夹具;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有第二定位驱动源、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驱动源的输出端上的第二定位手指气缸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手指气缸的输出端上的第二定位夹具。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手指气缸前后移动的定位前后驱动源,且所述定位前后驱动源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驱动源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定位手指气缸连接在所述定位前后驱动源的输出端上。

9、进一步地,所述束管器夹持装置包括有束管器前后驱动源、连接在所述束管器前后驱动源的输出端上的束管器上下驱动源、连接在所述束管器上下驱动源的输出端上的束管器夹持手指气缸和连接在所述束管器夹持手指气缸的输出端上的束管器夹持夹具。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主上下驱动源;所述插针装置、所述束管器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均连接在所述主上下驱动源的输出端上。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机架、移动板和四根导向柱;所述主上下驱动源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四根所述导向柱均匀分布在所述机架的四周;所述移动板可上下移动地分别连接四根所述导向柱,且所述主上下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板;所述插针装置、所述束管器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均连接在所述移动板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软管定位装置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前方的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三定位手指气缸和连接在所述第三定位手指气缸的输出端上的第三定位夹具。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一)本技术通过相互配合的振动盘、分料装置、软管固定装置、插针装置和束管器夹持装置,从而可以完成束管器与小软管之间的自动组装;其中,该插针装置包括插针和用于驱动插针前后移动的插针驱动源,使其在小软管与束管器组装前,可以利用插针插入到小软管内而使得小软管的端口部分保持笔直状态,亦即其不会出现弯曲的情况,从而使得束管器在组装时可以准确地套设在小软管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束管器与小软管不能准确组装的问题。

15、(二)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定位装置上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手指气缸前后移动的定位前后驱动源,从而能够同步带动第二定位夹具,以便在小软管与束管器组装前可以利用第二定位夹具拉直小软管,进而使得插针可以准确地插入到小软管内,保证了组装的成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氧管的束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贵龙陈威李志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兴利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