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先斌专利>正文

一种双接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426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接头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胶体,绝缘胶体包括连接部和对接部,该对接部设有一第一对接口和一第二对接口,若干导通端子和一一体式短路端子设置于连接部中正对第一对接口处,该导通端子与一体式短路端子的对接端置于第一对接口中,若干导通端子设置于连接部中正对第二对接口处,该导通端子的对接端置于第二对接口中,导通端子的连接端设有刺破尖凸,一压线盖和一遮蔽盖依次压盖于刺破尖凸上方并固定于绝缘胶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刺破电线外皮从而达到电线与导通端子导通的目的,免焊接,易操作,省时又环保,产品质量保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且既可以用于与线缆导通组装,又可以用于与插座连接器对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用于与线缆导通组装且可以与插座连 接器对接的双接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是我们经常接触或使用到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作用是在电 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 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 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 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传统的连接器工艺,一般都需要将和连接器连接的线缆去 掉外皮,然后一个一个的焊接到连接器上的导通端子连接端。由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要, 连接器体积越来越小,要将多股的线缆焊接到紧凑的导通端子上,很容易出错,出现虚焊、 连焊等情况,不良率高,难以保证焊接质量,而且会耗费大量焊锡,既增加了生产成本,排放 的废气又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双接头连接器,其能够用于与线缆 导通组装且可以与插座连接器对接,设有刺破尖凸,通过刺破电线外皮从而达到电线与导 通端子导通的目的,免焊接,易操作,省时又环保,产品质量保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 能环保。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接头连接器,其包括一一体成型的绝缘胶体,所述绝缘胶体包括连接部和 对接部,该对接部设有一用于与线缆导通组装的第一对接口和一用于与插座连接器对接的 第二对接口,若干导通端子和一一体式短路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中正对第一对接口处, 该导通端子与一体式短路端子的对接端置于第一对接口中,若干导通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 部中正对第二对接口处,该导通端子的对接端置于第二对接口中,所述导通端子的连接端 设有用于刺破电线外皮实现电线与端子导通的刺破尖凸,一压线盖和一由金属制成的遮蔽 盖依次压盖于所述刺破尖凸上方并固定于绝缘胶体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绝缘胶体上设有若干贯穿连接部和对接部 的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于所述连接部表面沿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两侧设有U形导线槽,于 所述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中,所述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设有让导通端子对接端凸出的 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通端子为一体成型,其包括对接端和连接 端,该连接端与对接端之间设有一弧形弯度,所述连接端设有一能刺破待连接电线外皮实 现电线与导通端子导通的刺破尖凸,所述刺破尖凸中部设有一宽度小于待连接电线导电线 芯直径的间隙,所述对接端设有一能凸出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上开口的弓形凸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体式短路端子为一体成型,其包括一 E字 型连接梗和依次连接到该E字型连接梗上的对接端,所述对接端垂直E字型连接梗,所述对 接端设有一能凸出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上开口的弓形凸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线盖为长条状,于该压线盖上对应所述导 通端子T型收容孔设有若干贯穿压线盖上、下表面且能通过刺破尖凸的避位通孔,所述避 位通孔对应所述导通端子的刺破尖凸,该压线盖的两侧设有若干对应所述U形导线槽且能 卡入到U形导线槽中的凸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胶体连接部的前端面设有三个定位缺 口,所述绝缘胶体对接部的后端面设有三个防退凸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绝缘胶体连接部表面的导通端子T型收容 孔一侧设有一防止导通端子受力变型的弧形支撑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盖下部开口,于该遮蔽盖下部一侧设有 三个对应所述定位缺口的倒勾,于该遮蔽盖下部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三个对应所述防退凸点 的舌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刺破尖凸,通过刺破电 线外皮从而达到电线与导通端子导通的目的,免焊接,易操作,省时又环保,产品质量保证,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且同时设有两个对接口,既可以用于与线缆导通组装,又 可以用于与插座连接器对接。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图1中绝缘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导通端子与一体式短路端子装配到绝缘胶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 ;图5是图4中导通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一体式短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压线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遮蔽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图9,本技术一种双接头连接器,其包括一一体成型的绝缘 胶体1,所述绝缘胶体1包括连接部11和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设有一用于与线缆导通组 装的第一对接口 121和一用于与插座连接器对接的第二对接口 122,若干导通端子2和一一 体式短路端子3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1中正对第一对接口 121处,该导通端子2与一体式短 路端子3的对接端21置于第一对接口 121中,若干导通端子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1中正 对第二对接口 122处,该导通端子2的对接端21置于第二对接口 122中,所述导通端子2 的连接端22设有用于刺破电线外皮实现电线与端子导通的刺破尖凸221,一压线盖4和一由金属制成的遮蔽盖5依次压盖于所述刺破尖凸221上方并固定于绝缘胶体1上。于所述绝缘胶体1上设有若干贯穿连接部11和对接部12的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 13,于所述连接部11表面沿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13两侧设有U形导线槽14,于所述第一对 接口 121和第二对接口 122中,所述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13设有让导通端子2对接端21 凸出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正对第一对接口 121处的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13数量 为七个,设置在正对第二对接口 122处的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13数量为六个。所述导通端子2为一体成型,其包括对接端21和连接端22,该连接端22与对接 端21之间设有一弧形弯度23,所述连接端22设有一能刺破待连接电线外皮实现电线与导 通端子2导通的刺破尖凸221,所述刺破尖凸221中部设有一宽度小于待连接电线导电线芯 直径的间隙222,所述对接端21设有一能凸出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13上开口的弓形凸起 21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对接口 121中的导通端子2数量为四个,设置在第二对接口 122中的导通端子2数量为六个。所述一体式短路端子3为一体成型,其包括一 E字型连接梗31和依次连接到该E 字型连接梗31上的对接端21,所述对接端21垂直E字型连接梗31,所述对接端21设有一 能凸出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13上开口的弓形凸起211。所述压线盖4为长条状,于该压线盖4上对应所述导通端子T型收容孔13设有若 干贯穿压线盖4上、下表面且能通过刺破尖凸221的避位通孔41,该压线盖4的两侧设有若 干对应所述U形导线槽14且能卡入到U形导线槽14中的凸齿42。所述绝缘胶体1连接部11的前端面设有三个定位缺口 111,所述绝缘胶体1对接 部12的后端面设有三个防退凸点。于所述绝缘胶体1连接部11表面的导通端子T型收容 孔13 —侧设有一防止导通端子2受力变型的弧形支撑壁15。所述遮蔽盖5下部开口,于该 遮蔽盖5下部一侧设有三个对应所述定位缺口 111的倒勾51,于该遮蔽盖5下部相对的另 一侧设有三个对应所述防退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一体成型的绝缘胶体,所述绝缘胶体包括连接部和对接部,该对接部设有一用于与线缆导通组装的第一对接口和一用于与插座连接器对接的第二对接口,若干导通端子和一一体式短路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中正对第一对接口处,该导通端子与一体式短路端子的对接端置于第一对接口中,若干导通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中正对第二对接口处,该导通端子的对接端置于第二对接口中,所述导通端子的连接端设有用于刺破电线外皮实现电线与端子导通的刺破尖凸,一压线盖和一由金属制成的遮蔽盖依次压盖于所述刺破尖凸上方并固定于绝缘胶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先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先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