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夏大豆垄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9999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京地区夏大豆垄作种植方法,涉及作物栽培技术。包括冬小麦收获后,即时旋耕、起垄。旋耕的深度控制在10-30厘米,垄沟距90厘米,沟高30厘米,垄面宽50厘米,垄上种植2行大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方法,出苗率可以达到95%以上;大豆植株通风透光性好;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防旱和排涝能力。减少灌溉、排水和补种的劳动用工2-3个,节约成本40-60元/亩。本方法操作简便,适合作为南京地区夏大豆播种方法,基地或种植户或科研单位乐于接受,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适用于。
技术介绍
大豆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与食用植物油的 来源,在世界粮食作物构成和国际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约占世界油料作物 产量的 35% (Wilcox,2004)。中国是大豆原产地,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 国,但现在,中国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还不到10%,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出现大 豆危机,2003-2006年,中国大豆每年的总产量在1700万吨左右,2007年锐减至1440万吨, 而进口数量却逐年增加,至2007年中国大豆进口达到3400万吨,是我国自身产量的2倍。 若主要依赖进口将易受市场乃至政治因素影响,存在潜在危机,因此增加生产是弥补中国 大豆缺口的惟一途径。大豆的栽培方式直接关系到其群体的大小,而群体的大小则是决定单位面积产量 的重要因素。大豆高产栽培的基本原理是在合理利用和适应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 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创造大豆生育良好的光、温、水、热、肥条件,使大豆品种的产量与质量 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自然条件一般是不可控制的,主要是 通过合理区划去适应。栽培技术是可以调控的,栽培技术的实质是改善光、温、水、热、肥等 生态因子对大豆生理过程和生育进程的影响,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大豆和谷类作物(玉米除外)不同,不能在缺苗时靠分蘖特性来调剂密度的不足, 而是依靠单株粒重来夺取高产的,全苗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大豆因籽粒皱缩、干瘪、粒重低 而导致萌发力低、顶土力差和苗势弱;加之籽粒和幼苗鲜甜可口,易遭鼠虫危害。夏大豆的 生育期只有90d左右,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所以夏大豆缺苗断垄时有发生。 大豆采用平作栽培法大田生产缺株率在10%以上,较重者达30%以上,严重影响夏大豆产 量。目前,关于大豆保全苗措施的研究包括选育和选用良种、搞好晒种、拌种工作、精细 整地、适期早播、采用育苗移栽和地膜覆栽培等,对于采用适当的耕作方式的研究还未见报 道。大豆平作密植是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美国大豆专家R. L库帕教授经过10 余年的栽培技术与育种两方面的研究而成,这项技术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已经大面积推广, 并且证明增产效果显著。窄行密植增产必须以“不产生严重的倒伏”为前提,必须选择抗倒 伏的增产潜力大的矮秆、半矮秆品种,否则不仅不增产,反而要减产。2004年吉林省农业科 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李继洪等对大豆平作密植增产技术进行研究,发现以选用矮秆、抗倒、 丰产品种实行窄行密植为核心的大豆栽培新技术,产量比常规垄作大为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大型播种机和机械化农具的使用开始推广精量播种,到 了 9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大豆“垄三”栽培技术,90年代中期推广“窄行平作密植”栽培技 术,90年代后期推广“垄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目前部分垦区试种“大垄密植”(135cm垄幅6行作)。2008年黑龙江省北安市农委蚕业指导站许芳通过2006-2008年连续3年针对 “黑河38号”大豆品种在二龙山农场种植试验,结果表明,90cm垄作4行密植比135cm垄作 6行平均增产28. 4 %,比65cm垄三栽培平均增产20. 6 %。垄作栽培方法作为夏大豆种植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且成本低,在继承 传统保全苗措施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该技术已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应用。南京地区多 为麦茬后夏播大豆,小麦多为平作,为适应小麦传统的栽培方式,南京地区夏大豆也以平作 为主。但由于栽培技术不配套,难保全苗。经过多年研究,我们认为南京地区夏大豆保全苗 难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墒情很难控制。通过推广夏大豆垄作栽培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墒情, 提高出苗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南京地区夏大豆生产提供节本、有效的、可操作的垄作栽培 新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1)大豆田前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用中型或手扶拖拉机对作物残茬进行即时旋 耕,以疏松土壤、去除杂草与加快前茬作物残茬腐烂,旋耕的深度控制在10-30厘米,十天 以后起垄;2)垄作方式施入复混肥25kg/667m2和有机肥500kg/667m2做底肥后,采用中型 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置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垄沟距90厘米,沟高30厘米,垄 面宽50厘米,垄上种植2行大豆;3)种子处理播种前一周晒种2-3天,保证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 95%以上,含水量低于14% ;4)抢墒播种在6月20-30日,土壤水分含量为20%左右进行播种,播深2_3厘 米,株距15厘米。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路是1、及时旋耕,前茬作物收获后,只要土壤墒情适宜耕作,且不下雨,应立即进行旋 耕,旋耕的深度控制在10-30厘米。2、适时施肥,施复混肥25kg/667m2和有机肥500kg/667m2做底肥后,进行起垄。3、恰当起垄,采用中型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置起垄机械,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 垄沟距90厘米,沟高30厘米,垄面宽50厘米。本专利技术主要技术效果1、提高了出苗率。出苗率可以达到95%以上,克服了保全苗难这一关键。2、控制了杂草发生量,减少了地下害虫发生。可以减少杂草发生量70%以上,可以 降低地老虎密度70%以上。3、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本技术,能减少灌溉、排水和补种的劳动用工2-3 个,节约成本40-60元/亩。同时,由于减少了杂草量和地下害虫的密度,节约了用种量,保 证了夏大豆的正常生长,提高了产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时间2008-2009年实施地点南京六合竹镇(江苏省农科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实施方案采用轮作方法(即“冬小麦-夏大豆”)条件下进行,实施中设试验田 与对照田两个处理,对照田耕作方式采用平作方法,试验田采用垄作方法1、前茬作物收获后,用中型或手扶拖拉机对作物残茬进行即时旋耕,旋耕的深度 控制在10-30厘米;2、合理施肥,是指起垄前,施复混肥25kg/667m2和有机肥500kg/667m2做底肥;3、起垄设计,采用中型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置起垄机械,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 垄沟距90厘米,沟高30厘米,垄面宽50厘米;4、种子处理播种前一周晒种2-3天,保证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 95%以上,含水量低于14% ;5、抢墒播种在6月20-30日,土壤水分含量为20%左右进行播种,播深2-3厘米, 株距15厘米。实施效果“冬小麦-夏大豆”轮作方案,播种后第6天调查,常规平作法,出苗率为75%左右, 而采用“垄作法”,出苗率为95%以上,比常规平作法提高20%左右。本专利技术控制了杂草发 生量,减少了地下害虫发生。减少杂草发生量70%以上,可以降低地老虎密度70%以上。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1)大豆田前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用中型或手扶拖拉机对作物残茬进行即时旋耕,以疏松土壤、去除杂草与加快前茬作物残茬腐烂,旋耕的深度控制在10 30厘米,十天以后起垄;2)垄作方式施入复混肥25kg/667m2和有机肥500kg/667m2做底肥后,采用中型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置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垄沟距90厘米,沟高30厘米,垄面宽50厘米,垄上种植2行大豆;3)种子处理播种前一周晒种2 3天,保证种子纯度和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南京地区夏大豆垄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1)大豆田前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用中型或手扶拖拉机对作物残茬进行即时旋耕,以疏松土壤、去除杂草与加快前茬作物残茬腐烂,旋耕的深度控制在10-30厘米,十天以后起垄;2)垄作方式:施入复混肥25kg/667m↑[2]和有机肥500kg/667m↑[2]做底肥后,采用中型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置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起垄的垄沟距90厘米,沟高30厘米,垄面宽50厘米,垄上种植2行大豆;3)种子处理:播种前一周晒种2-3天,保证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以上,含水量低于14%;4)抢墒播种:在6月20-30日,土壤水分含量为20%左右进行播种,播深2-3厘米,株距15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梅顾和平陈新袁星星陈华涛崔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