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82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包括:窑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排气口;风机,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向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提供气体;隔板,设置在窑体中,将窑体分隔形成第一腔室和炉腔,第一腔室与第一进气口连通,在隔板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在窑体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与分别与第二进气口和炉腔连通;第一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第二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风机驱动被第一加热器加热后的气体从第一进气孔喷入炉腔形成自上而下流动的第一气流,风机驱动气体经过第二加热器加热后从炉腔侧面喷入形成横向流动的第二气流,第二气流在炉腔内对所述第一气流造成扰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窑,尤其是指一种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


技术介绍

1、窑车式隧道窑(简称隧道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陶瓷、耐火材料、或金属制品热处理等领域的连续式生产的热工设备。窑车式隧道窑的炉体具有位于内部的隧道,在隧道的底部铺设有连续的轨道并且从隧道两端延伸出窑体外。炉体内配置有加热装置,可以将隧道内沿长度方向的不同的区域加热到不同的温度。隧道窑用于运载物料的工具为窑车,窑车的底部安装有轮子,窑车的行进是依靠轮子在炉体隧道底部的轨道上的滚动。在轮式窑车的底部框架(车架)上铺设有耐火材料(窑车衬材),窑车衬材与耐火材料制成的隧道窑的窑壁和窑顶形成一个封闭的高温空间,用于对产品进行高温煅烧。在窑车衬材之上放置待热处理的制品或材料,使窑车从炉体隧道的一端(窑头)进入隧道。窑车进入窑炉后,以顶进的方式行进,即后进入的窑车顶着前面的窑车,在窑炉的入口处有动力机构推着最后进入的窑车向前行进。窑车之间相互顶进,经过预热、烧成、冷却等工序,然后从隧道的另一端(窑尾)离开隧道窑完成热处理。

2、传统的隧道窑基本都是用燃料(比如天然气)喷入炉腔内燃烧,产生高温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窑车,设置在所述炉腔中,在所述窑车上放置有多排物料堆垛,在物料堆垛与隔板之间、以及相邻两排物料堆垛之间均预留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孔正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物料堆垛与所述窑车之间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口正对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相对于竖直线倾斜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倾斜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窑车,设置在所述炉腔中,在所述窑车上放置有多排物料堆垛,在物料堆垛与隔板之间、以及相邻两排物料堆垛之间均预留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孔正对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物料堆垛与所述窑车之间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口正对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相对于竖直线倾斜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倾斜方向互相不平行,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位置与所述排气口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压力和炉腔内的压力,控制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孔径,使所述第一气流的流速大于10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对流传热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设置在所述窑体的两侧壁中,在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炉腔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悦天徐振敏吴桢周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信诺先端热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