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948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包括:准备异型回转体凸模,并清理异型回转体凸模表面;在所述异型回转体凸模表面铺贴预浸料;使用隔离膜包裹在完成预浸料铺贴的异型回转体凸模表面;使用具有弹力的耐高温胶带缠绕包裹已铺覆隔离膜的异型回转体凸模表面,形成凸模封闭系统;建立具备真空加压功能的真空系统,该真空系统使用真空袋薄膜配合使用腻子密封条完成封装;将包裹的凸模封闭系统连通真空泵,接通真空泵开始工作,当预浸料周长逐步缩小过程中,起褶趋势会被胶带‑预浸料形成的具有弹力的系统限制,预浸料布层发生收缩,并使局部起褶趋势均衡至整个周长区域,从而抑制了褶皱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1、真空袋封装技术作为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一种普遍采取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的预浸料层间排气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封装的真空袋形成密闭结构,可以与热压罐配合使用,提供零件压实形成实体板件所需的压力。真空袋封装的工作原理为:将密封的在具有一定硬度的表面铺贴预浸料后,使用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薄膜配合胶条将其密封形成真空袋系统,并将该系统与真空泵连接,真空泵工作时形成真空负压,不断抽取密封袋内空气,使袋内趋于真空,袋内的真空与外界大气环境中形成≤0.1mpa压力,该压力会对布层起到压实作用,压实过程会不断挤出层间气体,而挤出的气体不断被真空泵抽取,直至形成袋内布层不再被压实,气体不再被抽取的平衡状态。上述过程在曲率较小的工作表面可起到良好压实效果,且可以实现表面平整,但在曲率较大的回转体凸模表面进行上述过程时,铺贴在回转体凸模表面布层周长不变,但因布层变软收缩,铺贴布层所处凸模位置整体周长相较初始状态会变小,布层周长大于铺贴面周长柔软的预浸料布层与真空袋直接接触,多余布层会被直接抽起形成褶皱现象,褶皱现象本质为纤维扭曲,是复合材料制件中一种最为严重的缺陷,将严重影响产品性能。

2、对于在不改变成型工艺前提下,目前尚无针对异型回转体凸模结构铺层过程中消除或抑制预浸料铺层褶皱的有效方法;现有通过改变成型工艺,在工装表面铺贴预浸料并真空压实,并在完成铺贴后翻转预浸料形成回转类复合材料使用充气的筒状真空袋或气囊插入回转体内部进行封装及固化,通过避免在芯模铺层实现防止纤维褶皱及变形,该方法目前仅适用于简单零件,对于异型回转体零件,在布层翻转过程中会在外形变化处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弹力胶带缠绕异型回转体凸模表面的预浸料布层,在抽真空前,使预浸料布层与胶带形成一体的弹性系统,均衡抽真空过程中凸模周长缩小产生的多余布层至全部区域,同时使预浸料处于弹力状态可随周长变化收紧,防止异型回转体凸模表面预浸料真空封装后布层起褶。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s1,准备异型回转体凸模1,并清理异型回转体凸模1表面;

5、s2,在所述异型回转体凸模1表面铺贴预浸料2;

6、s3,使用隔离膜3包裹在完成预浸料2铺贴的异型回转体凸模1表面;

7、s4,使用具有弹力的耐高温胶带4缠绕包裹已铺覆隔离膜3的异型回转体凸模1表面,形成凸模封闭系统;

8、s5,建立具备真空加压功能的真空系统,该真空系统使用真空袋薄膜5配合使用腻子密封条6完成封装;

9、s6,将包裹的凸模封闭系统连通真空泵,接通真空泵开始工作,当预浸料2周长逐步缩小过程中,起褶趋势会被胶带-预浸料形成的具有弹力的系统限制,预浸料布层发生收缩,并使局部起褶趋势均衡至整个周长区域,从而抑制了褶皱的形成。

10、进一步的,s1中,所述异型回转体凸模1的硬度在30邵氏a以上。

11、进一步的,s2中,所述预浸料2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者凯夫拉纤维,铺贴过程需确保全部铺贴区域均处于贴靠状态,不得出现铺层悬空。

12、进一步的,s4中,缠绕过程需确保胶带4处于伸长率50%~70%的状态,缠绕层数2~3层。

13、进一步的,s4中,缠绕过程中胶带4边界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量15mm~20mm,各搭接区域胶带不得起皱或与预浸料搭接区重叠,缠绕完成后预浸料2与胶带4形成一体化的具有弹力的系统。

14、进一步的,s5中,将已缠绕完成胶带4的凸模体-预浸料-隔离膜-胶带形成的结构外侧包裹一层透气毡,用于在抽真空过程的导气,选取凸模头-尾部作为真空嘴放置位置,并在真空嘴放置位置处增加3-4层透气毡,在透气毡外侧铺放真空袋5,并使用腻子条6进行密封,完成封装工作。

15、进一步的,s6中,真空泵工作时产生至少0.07mpa的负压抽取封闭系统内的空气,当封装后的真空系统完成抽气工作时,真空袋5将紧贴于该系统,此时封装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将形成至少0.07mpa的压力差,该压力差将形成至少0.07mpa的压力,依靠与外界的气压差形成对预浸料2的压实,预浸料2在压实过程中受到胶带4的张紧力,处于非松弛状态。

16、进一步的,s6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7、s7,真空压实完成后,如产品需固化成型则需将该封装系统送至烘箱内通过加热空气传递至产品,使产品开始升温,当温度达到材料自身固化温度时,预浸料内的树脂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热固性高聚物,在恒温后固化2小时后,降温至60℃以下时,拆除系统中的真空袋,腻子条,透气毡,隔离膜,弹力胶带,,并完成产品自模体的脱模。

18、本专利技术广泛适用于异型回转体凸模表面预浸料铺贴后的真空袋封装,方法简便易操作,不新增辅助设备工装工具,作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抑制真空袋封装过程中预浸料布层起褶现象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异型回转体凸模1的硬度在30邵氏A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预浸料2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者凯夫拉纤维,铺贴过程需确保全部铺贴区域均处于贴靠状态,不得出现铺层悬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缠绕过程需确保胶带4处于伸长率50%~70%的状态,缠绕层数2~3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缠绕过程中胶带4边界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量15mm~20mm,各搭接区域胶带不得起皱或与预浸料搭接区重叠,缠绕完成后预浸料2与胶带4形成一体化的具有弹力的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将已缠绕完成胶带4的凸模体-预浸料-隔离膜-胶带形成的结构外侧包裹一层透气毡,用于在抽真空过程的导气,选取凸模头-尾部作为真空嘴放置位置,并在真空嘴放置位置处增加3-4层透气毡,在透气毡外侧铺放真空袋5,并使用腻子条6进行密封,完成封装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真空泵工作时产生至少0.07Mpa的负压抽取封闭系统内的空气,当封装后的真空系统完成抽气工作时,真空袋5将紧贴于该系统,此时封装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将形成至少0.07Mpa的压力差,该压力差将形成至少0.07Mpa的压力,依靠与外界的气压差形成对预浸料2的压实,预浸料2在压实过程中受到胶带4的张紧力,处于非松弛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6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异型回转体凸模1的硬度在30邵氏a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预浸料2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者凯夫拉纤维,铺贴过程需确保全部铺贴区域均处于贴靠状态,不得出现铺层悬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缠绕过程需确保胶带4处于伸长率50%~70%的状态,缠绕层数2~3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预浸料起褶的真空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缠绕过程中胶带4边界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量15mm~20mm,各搭接区域胶带不得起皱或与预浸料搭接区重叠,缠绕完成后预浸料2与胶带4形成一体化的具有弹力的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亮李丽丽李依伦吕楠罗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