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134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车门内钣金件上的第一卡接件和设置在内饰板上的第二卡接件;内饰板在装配到车门内钣金件上时,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卡接配合,且此时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形成卡接间隙,使内饰板在与车门内钣金件分离后,内饰板在沿垂直于车门方向上朝车内运动卡接间隙的距离后,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在该方向上形成限位配合,限制内饰板在该方向上的继续运动;本技术中,第一卡接件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卡接件的第二限位部之间设置有运动卡接间隙,使第二卡接件能够在第一卡接件的弹性臂之间滑动,因此在碰撞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增加卡扣的防脱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内外饰,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侧柱碰撞测试是模拟日常生活中车辆失去控制,侧面撞击到路边的灯杆和大树等柱状物体时,汽车对驾乘人员及电池组安全的保护效果;而在侧柱碰撞测试过程中,内饰板与车门钣金之间会脱开,容易对乘客造成伤害;目前汽车行业内,汽车的内饰板和车门内钣金件之间基本都是通过卡接或螺丝等连接方式连接,在汽车侧面碰撞测试中,这些连接方式对汽车内饰板的防脱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解决汽车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内饰板容易脱落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车门内钣金件上的第一卡接件和设置在内饰板上的第二卡接件;

4、内饰板在装配到车门内钣金件上时,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卡接配合,且此时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形成卡接间隙,使内饰板在与车门内钣金件分离后,内饰板在沿垂直于车门方向上朝车内运动卡接间隙的距离后,第一卡接件与第一卡接件在该方向上形成限位配合,限制内钣金件在该方向上的继续运动。

5、进一步的,第一卡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臂,弹性臂一端连接到车门内钣金件,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两个弹性臂上的限位部相对设置形成能够供第二卡接件插入的开口;

6、第二卡接件包括设置在其自由端的第二限位部,第二卡接件插接到第一卡接件内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能够在沿垂直与车门方向上形成限位配合。

7、进一步的,第一限位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导向部,两个弹性臂上的导向部相对设置并在开口位置形成向外的扩口结构。

8、进一步的,弹性臂从其固定端到自由端朝另一弹性臂方向倾斜设置。

9、进一步的,第一限位部从其固定段到自由端朝车门内钣金件方向倾斜设置。

10、进一步的,第一卡接件包括固定部,弹性臂分别连接在固定部上。

11、进一步的,固定部上设置有朝远离弹性臂一侧凸出设置的安装部,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孔。

12、进一步的,固定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车门内钣金件上设置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限位孔。

13、进一步的,第一卡接件为采用金属板整体成型结构。

14、进一步的,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的卡接间隙大于连接内饰板与车门内钣金件的安装扣的有效工作长度。

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6、在本技术中,第一卡接件上设置有弹性臂和第一限位部,在第二卡接件上设置有插入部和倒钩状的第二限位部,第二卡接件插入第一卡接件后第一限位部会对第二限位部进行限位;并且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设置有运动卡接间隙,使第二卡接件能够在第一卡接件的弹性臂之间滑动,因此在碰撞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增加卡扣的防脱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门内钣金件上的第一卡接件和设置在内饰板上的第二卡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一端连接到车门内钣金件,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两个弹性臂上的限位部相对设置形成能够供第二卡接件插入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导向部,两个弹性臂上的导向部相对设置并在开口位置形成向外的扩口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从其固定端到自由端朝另一弹性臂方向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从其固定段到自由端朝车门内钣金件方向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弹性臂分别连接在固定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朝远离弹性臂一侧凸出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车门内钣金件上设置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限位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为采用金属板整体成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的卡接间隙大于连接内饰板与车门内钣金件的安装扣的有效工作长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门内钣金件上的第一卡接件和设置在内饰板上的第二卡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一端连接到车门内钣金件,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两个弹性臂上的限位部相对设置形成能够供第二卡接件插入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导向部,两个弹性臂上的导向部相对设置并在开口位置形成向外的扩口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从其固定端到自由端朝另一弹性臂方向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防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从其固定段到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贵蒋黎黎陶诗桀刘尚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