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料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冷却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844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内的一种颗粒物料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冷却箱,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内的换热管模块、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布风板以及风帽;待冷却的颗粒物料自物料进口进入进料通道,气流自流化风进口进入后使颗粒物料上浮,浮动至出料通道上方的颗粒物料因自重大于浮力而落入出料通道中,落入出料通道中的颗粒物料自物料出口排出,换热气流自流化风出口流出,换热管模块内的换热液体自热水出口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冷却箱,通过于箱体内形成上下开口错位的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且布风板位于出料通道外侧,使得随气流悬浮至出料通道上方的颗粒能够落下,使得颗粒物料能够与流化风气流以及换热管模块同时换热,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环保,具体地,涉及一种颗粒物料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冷却箱


技术介绍

1、我国烧结矿热矿温度普遍在700~800℃,烧结矿破碎之后采用皮带运输是最常规的运输方式,因此需要将碎矿粒冷却。碎矿粒粒径一般低于20mm,目前冷却工艺配套设备通常选择冷却机,该设备通入冷风后可将碎矿粒降低至150℃,满足运输要求。上述冷却机设备在应用过程中,运行人员发现存在床面大导致碎矿粒物料流动难,冷却速度慢以及设备占地面积太大的问题,且150℃的出料仍然存在能量浪费的问题,需要研发新的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2、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号为cn109253629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回收固体颗粒物余热资源的方法,其以3个以上取热料罐为一组组成颗粒物余热回收单元,在每个取热料罐中分别经过换热和预热过程,利用换热介质在各取热料罐中循环流动,充分回收颗粒物余热;根据固体颗粒物的种类、产量及余热温度的不同,确定颗粒物余热回收单元内设置取热料罐的数量,采用在前一个取热料罐内先完成换热,再为后一个取热料罐换热进风进行预热的方法,实现多级循环取热过程。该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物料冷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换热管模块、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布风板以及风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料冷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还设有回料口和放料口,所述回料口临近所述物料进口,所述放料口位于所述布风板与所述回料口之间。

3.一种颗粒物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颗粒物料冷却箱,还包括气热回收子系统和液热回收子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颗粒物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热回收子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合装置、分离装置以及换热装置,自所述第一冷却箱至所述第N冷却箱的流化风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物料冷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换热管模块、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布风板以及风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料冷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还设有回料口和放料口,所述回料口临近所述物料进口,所述放料口位于所述布风板与所述回料口之间。

3.一种颗粒物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颗粒物料冷却箱,还包括气热回收子系统和液热回收子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颗粒物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热回收子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合装置、分离装置以及换热装置,自所述第一冷却箱至所述第n冷却箱的流化风出口均与所述第一混合装置连通,经所述第一混合装置混合后的热气进入所述分离装置将颗粒物料分离,分离后的热气输入至所述换热装置内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颗粒物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热回收子系统还包括风箱和风机,所述换热装置通过所述风机与所述风箱连通,所述风箱与所述第一冷却箱至所述第n冷却箱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冷却箱的流化风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祥林鸿亮陈俊蔡宏伟何楠秦兴东马颖达薛剑李光耀朱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万达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