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爬锡电容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22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爬锡电容元件,包括电容主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电容主体两侧的两个外电极,各所述外电极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端子;各所述金属端子的上部均与所述外电极固定连接,各所述金属端子的下部均向下延伸,各所述金属端子的下部均具有向内延伸的焊接部,各所述焊接部的宽度均小于相对应的金属端子上部的宽度;所述电容主体左侧的焊接部与所述电容主体右侧的焊接部在前后方向上错位布置;设所述焊接部的长度为L3,所述电容主体的长度为L1,则L3>0.3L1并且L3<L1。本申请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可以防止爬锡,防止焊锡与外电极连接,并且保持电容元件对外部应力的耐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具体涉及一种防爬锡电容元件


技术介绍

1、为了适应例如车载电子设备中的恶劣应用环境,具有片状金属端子的电容元件得到广泛使用。金属端子用于焊接在线路板的焊盘上,以便于使电容元件安装在线路板上,其中,金属端子的能够收热冲击和机械冲击引起的应力,防止电容主体发生开裂,故具有金属端子的电容元件能够耐受频繁的机械振动冲击、温度循环,具有高可靠性,但是当将具有金属端子的电容元件放置在涂覆有焊膏的焊盘上时,金属端子容易过度挤压焊膏,使得焊膏在金属端子的末端周边过多地挤出,进行回流焊时焊膏熔化形成的焊锡容易沿着金属端子浸润爬升,发生爬锡现象,进而金属端子部分长度较小时,焊锡容易爬升到电容主体的外电极,从而焊锡直接与电容主体连接,金属端子丧失吸收应力的作用,外部应力将直接施加到电容主体,电容元件对外部应力的耐受性降低;而为避免爬锡现象,而当电容主体与焊盘之间的金属端子部分长度较大时,则增加了电容元件的安装高度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尤其是当为了增加电容量并节约安装面积而重叠安装两个以上电容主体时,安装高度增加的问题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爬锡电容元件,能够降低安装高度,并且在进行回流焊时防止焊锡与外电极连接,保证电容元件对外部应力的良好耐受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爬锡电容元件,包括电容主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电容主体两侧的两个外电极,各所述外电极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端子;

3、各所述金属端子的上部均与所述外电极固定连接,各所述金属端子的下部均向下延伸,各所述金属端子的下部均具有向内延伸的焊接部,各所述焊接部的宽度均小于相对应的金属端子上部的宽度;

4、所述电容主体左侧的焊接部与所述电容主体右侧的焊接部在前后方向上错位布置;

5、设所述焊接部的长度为l3,所述电容主体的长度为l1,则l3>0.3l1并且l3<l1。

6、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金属端子均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电极的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和与所述延伸部垂直布置的焊接部;

7、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电极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方案,设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w1,所述延伸部的宽度为w2,所述焊接部的宽度为w3,则w3=w2,w2<0.5w1。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容主体左侧的延伸部与所述电容主体右侧的延伸部在前后方向上错位布置。

10、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外电极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水平延伸至所述电容主体的覆盖部,设所述覆盖部的长度为l2,则l2>0.1l1并且l2<0.3l1。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延伸部的与所述焊接部连接的端面连接有与所述焊接部共面的加宽部,所述加宽部的宽度等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减去所述焊接部的宽度。

12、作为优选方案,设所述加宽部的长度为l4,则l4<0.2l1,l3>0.3l1并且l3<0.7l1。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容主体包括上下间隔且平行交叉布置的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相邻的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设置有陶瓷介电层;

14、各所述第一内电极的左端均延伸至所述电容主体的左侧且均与对应的所述外电极连接,各所述第二内电极的右端均延伸至所述电容主体的右侧且均与对应的所述外电极连接。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容主体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容主体上下依次布置,两个所述电容元件的两侧均连接有外电极,各所述外电极均同时连接对应的所述电容主体,各所述外电极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水平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电容主体的覆盖部,所述外电极均连接有金属端子。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7、本技术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包括电容主体和分别连接在电容主体两侧的两个外电极,各外电极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端子;各金属端子的上部均与外电极固定连接,各金属端子的下部均向下延伸,各金属端子的下部均具有向内延伸的焊接部,各焊接部的宽度均小于对应的金属端子上部的宽度;电容主体左侧的焊接部与所述电容主体右侧的焊接部在前后方向上错位布置;设焊接部的长度为l3,电容主体的长度为l1,则l3>0.3l1并且l3<l1。当焊接部的长度太小时,焊锡容易爬升到达外电极,并且电容元件可能难以在线路板上放置得稳固;当焊接部的长度太大时,金属端子占据的安装面积增加至超过电容主体占据的安装面积,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18、本技术的防爬锡电容元件的焊接部的长度较之现有技术中的焊接部的长度大幅增加,可以将焊接电容元件的焊盘设置在与延伸部距离较大的位置,使得连接焊盘与焊接部的焊点远离延伸部从而焊锡难以爬升到延伸部,可以切实防止焊锡与外电极连接。而且,通过减小延伸部的长度,能够减小电容元件的安装高度,并且保持电容元件对外部应力的耐受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主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电容主体两侧的两个外电极,各所述外电极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端子均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电极的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和与所述延伸部垂直布置的焊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设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W1,所述延伸部的宽度为W2,所述焊接部的宽度为W3,则W3=W2,W2<0.5W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主体左侧的延伸部与所述电容主体右侧的延伸部在前后方向上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外电极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水平延伸至所述电容主体的覆盖部,设所述覆盖部的长度为L2,则L2>0.1L1并且L2<0.3L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与所述焊接部连接的端面连接有与所述焊接部共面的加宽部,所述加宽部的宽度等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减去所述焊接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加宽部的长度为L4,则L4<0.2L1,L3>0.3L1并且L3<0.7L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主体包括上下间隔且平行交叉布置的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相邻的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设置有陶瓷介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主体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容主体上下依次布置,两个所述电容元件的两侧均连接有外电极,各所述外电极均同时连接对应的所述电容主体,各所述外电极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水平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电容主体的覆盖部,所述外电极均连接有金属端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主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电容主体两侧的两个外电极,各所述外电极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端子均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电极的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和与所述延伸部垂直布置的焊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设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为w1,所述延伸部的宽度为w2,所述焊接部的宽度为w3,则w3=w2,w2<0.5w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主体左侧的延伸部与所述电容主体右侧的延伸部在前后方向上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爬锡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外电极的上端和下端均具有水平延伸至所述电容主体的覆盖部,设所述覆盖部的长度为l2,则l2>0.1l1并且l2<0.3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亨卓金丽杨曌
申请(专利权)人:风华苏州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