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219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6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其包括液冷机组、箱体、储能电池、冷却管路、第一液冷结构、电器装置、第二液冷结构和风机,所述第一液冷结构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结构的进液口,所述第一液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所述箱体包括汇流柜仓,所述电器装置、所述第二液冷结构和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汇流柜仓内,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管路、另一端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相对设置。本申请在实现对汇流柜仓内的电器装置进行降温的同时,有效降低整个储能设备的功耗、体积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1、储能设备主要用于给直流负载进行供电;其中,传统的储能设备主要包括液冷机组、储能装置及汇流装置,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电池和第一液冷结构,第一液冷结构设置于储能电池的一侧,液冷机组通过冷却管路与第一液冷结构连通,以对冷却管路输出低温的冷凝液并在第一液冷结构内循环流动,以实现对储能电池的降温作业。

2、在相关技术中,汇流装置包括汇流柜仓以及设置于汇流柜仓内的电器装置,通常采用在汇流柜仓内加装风冷空调的方式以对电器装置进行降温。

3、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风冷空调的功率和体积较大,从而增加了整个储能设备的整体功耗、体积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旨在解决或至少部分缓解现有储能设备的功耗、体积和成本过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包括液冷机组、箱体、储能电池、冷却管路、第一液冷结构、电器装置、第二液冷结构和风机,所述第一液冷结构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结构的进液口,所述第一液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

3、所述箱体包括汇流柜仓,所述电器装置、所述第二液冷结构和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汇流柜仓内,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管路、另一端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相对设置。

4、可选地,所述箱体还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储能电池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池包,所述第一液冷结构包括多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包接触连接;所述冷却管路包括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回液管,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板的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第一回液管,所述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

5、可选地,所述电池组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池组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管路还包括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回液管,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第二进液管连通各所述第一进液管;各所述第一回液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所述第二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所述回液端。

6、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

7、可选地,所述第二液冷结构为盘管结构。

8、可选地,储能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汇流柜仓内的安装支架,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相对设置,所述汇流柜仓的侧壁设有散热孔。

9、可选地,所述第二液冷结构采用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制成。

10、可选地,储能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汇流柜仓内的加热器件,所述风机与所述加热器件相对设置。

11、可选地,储能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器件和风机调速装置,所述温度检测器件设置于所述汇流柜仓内,用于检测所述汇流柜仓的温度值,所述风机调速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器件和所述风机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件的温度值调整所述风机的转速。

12、可选地,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下方且与所述电池包的底面接触连接,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设有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流道的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液冷流道的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液管。

13、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14、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至少包括液冷机组、箱体、储能电池、冷却管路、第一液冷结构、电器装置、第二液冷结构和风机,其中,液冷机组的出液端可通过冷却管路连通第一液冷结构的进液口,以使得液冷机组通过冷却管路向第一液冷结构内输送冷凝液,而由于第一液冷结构与储能电池连接,从而可通过第一液冷结构内的冷凝液的循环以将储能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带走,以实现对储能电池的冷却降温。

15、冷却管路连通第二液冷结构的一端,以及第二液冷结构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以使得冷却管路内的冷凝液在第二液冷结构内循环流动并回流至液冷机组,风机与第二液冷结构相对设置,从而使得风机对第二液冷结构进行吹风,以使汇流柜仓内第二液冷结构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从而提高对汇流柜仓内的电器装置的降温效率;相对相关技术中采用风冷空调对电器装置进行降温,而导致整个储能设备的功耗、体积和成本增加而言,本申请通过将对储能电池进行液冷降温的冷凝液引流至汇流柜仓内的第二液冷结构,并通过功率和体积更小的风机与第二液冷结构进行配合,在实现对汇流柜仓内的电器装置进行降温的同时,有效降低整个储能设备的功耗、体积和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机组、箱体、储能电池、冷却管路、第一液冷结构、电器装置、第二液冷结构和风机,所述第一液冷结构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结构的进液口,所述第一液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储能电池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池包,所述第一液冷结构包括多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包接触连接;所述冷却管路包括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回液管,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板的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第一回液管,所述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池组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管路还包括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回液管,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第二进液管连通各所述第一进液管;各所述第一回液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所述第二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所述回液端。</p>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冷结构为盘管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汇流柜仓内的安装支架,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相对设置,所述汇流柜仓的侧壁设有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冷结构采用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汇流柜仓内的加热器件,所述风机与所述加热器件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器件和风机调速装置,所述温度检测器件设置于所述汇流柜仓内,用于检测所述汇流柜仓的温度值,所述风机调速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器件和所述风机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件的温度值调整所述风机的转速。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下方且与所述电池包的底面接触连接,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设有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流道的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液冷流道的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液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机组、箱体、储能电池、冷却管路、第一液冷结构、电器装置、第二液冷结构和风机,所述第一液冷结构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结构的进液口,所述第一液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储能电池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池包,所述第一液冷结构包括多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包接触连接;所述冷却管路包括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回液管,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板的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第一回液管,所述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液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池组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管路还包括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回液管,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第二进液管连通各所述第一进液管;各所述第一回液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所述第二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机组的所述回液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飞冯祥民
申请(专利权)人: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