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941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储能装置的领域,并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其包括箱体、储能装置、水冷机组、冷却管路和水冷结构,所述箱体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水冷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水冷结构与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水冷结构的进液口,所述水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水冷机组的回液端;所述水冷机组设置于所述储能装置的上方,且所述水冷机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顶面平行。本申请充分储能装置上方的空间,以提高电池仓的空间利用率,相应的提高储能集装箱的单位能量密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


技术介绍

1、目前储能集装箱主要用于给直流负载进行供电;其中,传统的储能集装箱主要包括水冷机组、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储能装置、水冷结构及汇流装置,水冷结构与储能装置接触连接,水冷机组通过冷却管路与水冷结构连通,以对冷却管路输出低温的冷凝液,并在水冷结构内循环流动,以实现对储能装置的降温作业。储能装置与汇流装置电连接,以通过汇流装置输出直流电。

2、相关技术中,水冷机组主要通过立放的方式安装于箱体内。

3、然而,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储能集装箱的组装过程中,将水冷机组以立放的方式安装于箱体内,容易减少储能装置的安装空间,可能会降低储能集装箱的单位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上缓解相关技术中的水冷机组采用立放形式安装于箱体内,导致储能集装箱的安装空间减少。

2、本申请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储能装置、水冷机组、冷却管路和水冷结构,所述箱体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水冷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水冷结构与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水冷结构的进液口,所述水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水冷机组的回液端;所述水冷机组设置于所述储能装置的上方,且所述水冷机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顶面平行。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池包,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多个水冷板,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水冷板与所述电池包接触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的至少部分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之间处,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进液管连通各所述水冷板的进液口,各所述水冷板的出液口通过所述回液管连通所述水冷机组的回液端。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机组包括多个液冷空调,多个所述液冷空调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电池簇的顶面平行,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管和多个第二进液管,所述回液管包括第一回液管和多个第二回液管,所述液冷空调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与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各所述水冷板的进液口,各所述水冷板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二回液管通过所述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空调的回液端;所述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回液管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之间处。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多个高压箱,所述高压箱分别与所述电池簇电连接;

7、所述高压箱设置于所述电池簇的上方,或所述高压箱设置于所述电池簇中多个所述电池包之间处。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能集装箱还包括汇流装置和升降温器件,所述箱体还包括汇流仓,所述汇流仓设置于所述电池仓沿垂直于所述电池包的延伸方向的一侧,所述汇流装置设置于所述汇流仓的内部,所述升降温器件设置于所述汇流仓,且用于对所述汇流装置进行加热、制冷降温或除湿;所述高压箱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装置电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能集装箱还包括水消防组件,所述水消防组件包括消防水接头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水管和多个喷头,所述消防水接头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侧壁上,所述水管用于通过所述消防水接头连通外部的供水装置,多个所述喷头分别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电池簇的上方或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之间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包括立柱以及层叠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板、加强结构和限位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呈夹角设置,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安装所述电池包,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限制所述电池包的位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能集装箱还包括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侧壁上,所述进风结构包括安装架、驱动部、驱动轴、传动装置和多个叶片,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叶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且多个所述叶片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以通过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带动所述传动装置传动,使多个所述叶片转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能集装箱还包括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另一侧壁,所述进风结构与所述排风扇构成循环风通道。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能集装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件,和/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烟感器件。

1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至少包括箱体、储能装置、水冷机组、冷却管路和水冷结构,其中,水冷机组的出液端可通过冷却管路连通水冷结构的进液口,以使得水冷机组通过冷却管路向水冷结构内输送冷凝液,而由于水冷结构与储能装置连接,以及水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水冷机组的回液端,从而可通过水冷结构内的冷凝液的循环流动以将储能装置工作产生的热量带走,以实现对储能装置的冷却降温,并且冷却管路内的冷凝液在水冷结构内循环流动并回流至水冷机组。

16、通过所述水冷机组设置于所述储能装置的上方,且所述水冷机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顶面平行,换言之,水冷机组水平安装于储能装置的上方,不仅不会占据电池仓内储能装置的空间,而且还充分利用储能装置上方的空间,以提高电池仓的空间利用率,相应的提高储能集装箱的单位能量密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储能装置、水冷机组、冷却管路和水冷结构,所述箱体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水冷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水冷结构与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水冷结构的进液口,所述水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水冷机组的回液端;所述水冷机组设置于所述储能装置的上方,且所述水冷机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顶面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池包,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多个水冷板,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水冷板与所述电池包接触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的至少部分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之间处,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进液管连通各所述水冷板的进液口,各所述水冷板的出液口通过所述回液管连通所述水冷机组的回液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组包括多个液冷空调,多个所述液冷空调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电池簇的顶面平行,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管和多个第二进液管,所述回液管包括第一回液管和多个第二回液管,所述液冷空调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与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各所述水冷板的进液口,各所述水冷板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二回液管通过所述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空调的回液端;所述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回液管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之间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高压箱,所述高压箱分别与所述电池簇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装置和升降温器件,所述箱体还包括汇流仓,所述汇流仓设置于所述电池仓沿垂直于所述电池包的延伸方向的一侧,所述汇流装置设置于所述汇流仓的内部,所述升降温器件设置于所述汇流仓,且用于对所述汇流装置进行加热、制冷降温或除湿;所述高压箱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装置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消防组件,所述水消防组件包括消防水接头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水管和多个喷头,所述消防水接头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侧壁上,所述水管用于通过所述消防水接头连通外部的供水装置,多个所述喷头分别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电池簇的上方或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之间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立柱以及层叠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板、加强结构和限位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呈夹角设置,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安装所述电池包,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限制所述电池包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侧壁上,所述进风结构包括安装架、驱动部、驱动轴、传动装置和多个叶片,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安装架,多个所述叶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且多个所述叶片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以通过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带动所述传动装置传动,使多个所述叶片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另一侧壁,所述进风结构与所述排风扇构成循环风通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件,和/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烟感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储能装置、水冷机组、冷却管路和水冷结构,所述箱体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水冷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水冷结构与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所述水冷结构的进液口,所述水冷结构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水冷机组的回液端;所述水冷机组设置于所述储能装置的上方,且所述水冷机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顶面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池包,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多个水冷板,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水冷板与所述电池包接触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的至少部分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之间处,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液端通过所述进液管连通各所述水冷板的进液口,各所述水冷板的出液口通过所述回液管连通所述水冷机组的回液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组包括多个液冷空调,多个所述液冷空调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电池簇的顶面平行,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管和多个第二进液管,所述回液管包括第一回液管和多个第二回液管,所述液冷空调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与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各所述水冷板的进液口,各所述水冷板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部分数量的所述第二回液管通过所述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液冷空调的回液端;所述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回液管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之间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高压箱,所述高压箱分别与所述电池簇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装置和升降温器件,所述箱体还包括汇流仓,所述汇流仓设置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力张磊牛晓林林增干
申请(专利权)人: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