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10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解决进一步提高气瓶两端支撑板的寿命以及降低气瓶集装箱或集装管束的自重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对称设置在集装箱内两端部、定位在集装箱侧壁和底盘上的限位支撑板,上述的限位支撑板上均匀分布借助冲压形成的平行槽状加强筋,在平行槽状加强筋之间的限位支撑板上设置有与高压气瓶端头配套的定位孔。采用4-8mm的钢板进行设计,重量较轻,在集装箱搬运过程中十分方便;通过冲压形成的加强突起结构,在减轻自重的同时保证了气瓶两端定位的刚性及柔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标准气瓶集装箱设备领域,具体的讲涉及到在标准气瓶集装箱或集装 管束中对气瓶两端的支撑板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近几年,天然气大直径高压气瓶集装箱或集装管束得到飞速发展。其中市场竞争 焦点为运输效率的高低,即容重比的高低;完善的结构设计和良好的运行受力状况。这就 对设备本身的质量以及结构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压气瓶集装箱或集装管束 中,一般将气瓶卧式放置在集装箱箱体中,借助气瓶的两端的端头设置的限位支撑板定位 在集装箱箱体上,现有技术中的前后端板采用12mm厚的槽型钢板组合,自重较重,端头部 螺纹的承受能力较差,时间长久后容易发生形变;而且由于较厚的钢板用于集装箱中进行 堆垒作业中移动调整操作繁琐,在搬运过程中造成费时、费力,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高 压气瓶集装箱行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气瓶两端支撑板的寿命以及降低气瓶集装箱或集 装管束的自重形成的技术问题。改进设计中针对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 将现有技术中12mm的钢板改进为由4-8mm的钢板借助一次冲压所形成的力学结构,实现 高压气瓶对定位端板的支撑强度要求,在大幅度减轻自重的同时保证了气瓶两端定位的刚 性及柔韧性。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 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集装箱内两端部、定位在集装箱侧壁和底盘上的限位支撑板,上述的限 位支撑板上均勻分布借助冲压形成的平行槽状加强筋,在平行槽状加强筋之间的限位支撑 板上设置有与高压气瓶端头配套的定位孔。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12mm厚的平板钢板,在钢板上打螺纹孔进行定位气瓶,由于 较厚的尺寸造成了集装箱或集装管束的重量较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了麻烦与不便。本发 明将气瓶的支撑板结构进行改进,采用4-8mm的钢板进行一次冲压,并形成具有平行槽状 加强筋的结构,起到了增加刚性及韧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4_8mm的钢板进行设计,重量较轻,在集装箱搬运过程 中十分方便;通过冲压形成的平行槽状加强筋结构,在减轻自重的同时保证了气瓶两端定 位的刚性及柔韧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板冲压后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板在冲压过程中的另一实施例。图4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附图中,1是限位支撑板,1-1是定位孔,1-2是加强孔板,2是平行槽状加强筋,2-1 是平行槽状加强筋2上的槽边,H代表支撑板的冲压深度。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看图1和图2,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集装箱 内两端部、定位在集装箱侧壁和底盘上的限位支撑板1,上述的限位支撑板1上均勻分布借 助冲压形成的平行槽状加强筋2,在平行槽状加强筋2之间的限位支撑板1上设置有与高压 气瓶端头配套的定位孔1-1。在定位孔1-1处的定位端板1背面焊接有加强孔板1-2。平行槽状加强筋2的是梯形槽,槽边2-1与槽底与定位端板1的夹角为90 135°。上述的钢板的厚度是4 8mm。上述的支撑板的平行槽状加强筋2中槽深度H是20_100mm。在高压气瓶定位时,采用限位支撑板1固定高压气瓶的两端瓶颈,限位支撑板1借 助法兰固定在集装箱的内壁,并借助底端的梁与垫带辅助支撑气瓶的瓶身。其中限位支撑板1采用壁厚为4_8mm的钢板冲压成如图1所示,冲压深度H和角 度均经过有限元分析校核。气瓶瓶口位置位于定位孔1-1处,在定位孔1-1位置限位支撑 板1的背面设置加强孔板1-2增加强度。钢板厚度4-8mm,冲压深度H为20-100mm,冲压角 度即侧边板2-1与定位端板1的夹角为90-135度,该新型端板结构与传统端板结构比较, 重量大为降低,并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柔韧性。在钢板冲压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图2中的方式进行冲压,采用横向冲压形成横向 排布的限位支撑板1和平行槽状加强筋2,原理与上述图1中的结构完全一致。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改进,可以考虑在标准气瓶集装箱内安放四个截面直径 大于559mm的气瓶,将中间两列定位孔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将空间进行了有效的利用。权利要求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集装箱内两端部、定位在集装箱侧壁和底盘上的限位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支撑板(1)上均匀分布借助冲压形成的平行槽状加强筋(2),在平行槽状加强筋(2)之间的限位支撑板(1)上设置有与高压气瓶端头配套的定位孔(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定 位孔(1-1)处的定位端板(1)背面焊接有加强孔板(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平行 槽状加强筋(2)的是梯形槽,槽边(2-1)与槽底与定位端板(1)的夹角为90 1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钢板的厚度是4 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支撑板的平行槽状加强筋(2)中槽深度H是20-100mm。全文摘要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解决进一步提高气瓶两端支撑板的寿命以及降低气瓶集装箱或集装管束的自重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对称设置在集装箱内两端部、定位在集装箱侧壁和底盘上的限位支撑板,上述的限位支撑板上均匀分布借助冲压形成的平行槽状加强筋,在平行槽状加强筋之间的限位支撑板上设置有与高压气瓶端头配套的定位孔。采用4-8mm的钢板进行设计,重量较轻,在集装箱搬运过程中十分方便;通过冲压形成的加强突起结构,在减轻自重的同时保证了气瓶两端定位的刚性及柔韧性。文档编号B65D90/00GK101934904SQ20101022646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洪, 李利娇, 王五开, 王兆斌, 韩晓燕 申请人: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集装箱内两端部、定位在集装箱侧壁和底盘上的限位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支撑板(1)上均匀分布借助冲压形成的平行槽状加强筋(2),在平行槽状加强筋(2)之间的限位支撑板(1)上设置有与高压气瓶端头配套的定位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王五开王兆斌韩晓燕李利娇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