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69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属于无人舰艇技术领域,其包括无人舰艇本体、燃油箱、航空发动机、前翼系统和尾翼系统;燃油箱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中前部;航空发动机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尾部;前翼系统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前端,用于降低无人舰艇本体头部抬升;尾翼系统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尾端,用于增加空气对无人舰艇本体升力,且用于产生侧向分力,辅助无人舰艇本体转向。具有动力强劲、响应快的特点,而且,前翼系统和尾翼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增加无人舰艇高速下的姿态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舰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
技术介绍
向轴无人舰艇的速度高,没有传统舰艇的转向舵,因此对船体的结构及空气动力学带来更大的挑战。尤其是无人舰艇瞬间的加速度和转向矢量变化,对无人舰艇控制带来很大难度,因此,需要使无人舰艇更加平稳及转向更加稳定。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使用航空发动机作为动力,并且通过设置前翼系统和尾翼系统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增加无人舰艇高速下的姿态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包括无人舰艇本体、燃油箱、航空发动机、前翼系统和尾翼系统;

4、所述燃油箱设置于所述无人舰艇本体的中前部;

5、所述航空发动机设置于所述无人舰艇本体的尾部;

6、所述前翼系统设置于所述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前端,用于降低无人舰艇本体头部抬升;

7、所述尾翼系统设置于所述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尾端,用于增加空气对无人舰艇本体升力,且用于产生侧向分力,辅助所述无人舰艇本体转向。

8、进一步地,所述尾翼系统包括尾翼扰流翼和运动调节机构;

9、所述尾翼扰流翼的上表面为凸面,下表面为平面;

10、所述运动调节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尾翼扰流翼俯仰转动和升降。

11、进一步地,所述运动调节机构具备自锁功能,能够对所述尾翼扰流翼的位置进行锁止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尾翼系统还包括尾翼立板i、尾翼立板ii、支撑腹板;

13、所述尾翼立板i和所述尾翼立板ii关于所述无人舰艇本体的纵向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尾端;

14、所述支撑腹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尾翼立板i和所述尾翼立板ii连接;

15、所述运动调节机构并联支撑设置于所述支撑腹板;

16、所述尾翼扰流翼的下表面与所述运动调节机构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运动调节机构包括一个辅助支链、至少两个动力支链;

18、所述辅助支链设置于所述支撑腹板的中部,所述辅助支链的底部通过球副与所述支撑腹板连接,上部通过直线驱动电动缸与所述尾翼扰流翼的下表面连接;

19、所述动力支链的底部通过球副与所述支撑腹板连接,上部通过球副与所述尾翼扰流翼的下表面连接,且上部和底部之间还通过直线驱动电动缸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前翼系统包括前翼扰流翼、前翼立板i、前翼立板ii、转动机构和制动机构;

21、所述前翼立板i和所述前翼立板ii关于所述无人舰艇本体的纵向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前端;

22、所述前翼扰流翼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凸面,且所述前翼扰流翼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前翼立板i和所述前翼立板ii转动连接;

23、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支撑安装于所述前翼立板i上,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前翼扰流翼绕所述转动轴的轴线转动;

24、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断电式电磁制动器,所述断电式电磁制动器支撑安装于所述前翼立板ii上,用于对所述前翼扰流翼的转动锁止。

25、进一步地,所述前翼扰流翼、所述前翼立板i、所述前翼立板ii、所述转动轴、所述尾翼立板i、所述尾翼立板ii、所述支撑腹板、所述尾翼扰流翼均为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且表面喷涂加强涂层。

26、有益效果:

27、1、燃油箱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中前部;航空发动机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尾部;前翼系统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前端,用于降低无人舰艇本体头部抬升;尾翼系统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尾端,用于增加空气对无人舰艇本体升力,且用于产生侧向分力,辅助无人舰艇本体转向。

28、如此,因为航空发动机是喷气式飞机的动力来源,具有动力强劲、响应快的特点,具备传统动力源不可比拟的优势。我国近十余年,服役飞机不断更替,国产飞机及航空发动机不断服役,近几十年的退役航空发动机现存数量大,将航空发动机用作无人舰艇的动力源能够提升现有无人舰艇的速度和机动性。而且,前翼系统和尾翼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增加无人舰艇高速下的姿态稳定性。

29、2、辅助支链设置于支撑腹板的中部,辅助支链的底部通过球副与支撑腹板连接,上部通过直线驱动电动缸与尾翼扰流翼的下表面连接;动力支链的底部通过球副与支撑腹板连接,上部通过球副与尾翼扰流翼的下表面连接,且上部和底部之间还通过直线驱动电动缸连接。

30、如此,通过辅助支链和动力支链的协同动作,能够使尾翼扰流翼在高度方向(z轴方向)升降,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左右方向(y轴方向)俯仰转动,绕z轴转动,进而通过尾翼扰流翼有益扰流实现无人舰艇不同姿态、不同速度下的调节需求。

31、3、前翼立板i和前翼立板ii关于无人舰艇本体的纵向轴线对称设置于无人舰艇本体的顶面前端;前翼扰流翼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凸面,且前翼扰流翼通过转动轴与前翼立板i和前翼立板ii转动连接;转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支撑安装于前翼立板i上,电机能够驱动前翼扰流翼绕转动轴的轴线转动;制动机构包括断电式电磁制动器,断电式电磁制动器支撑安装于前翼立板ii上,用于对前翼扰流翼的转动锁止。结构简单紧凑。

32、4、前翼扰流翼、前翼立板i、前翼立板ii、转动轴、尾翼立板i、尾翼立板ii、支撑腹板、尾翼扰流翼均为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且表面喷涂加强涂层。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具备独特的自润滑性,轻量化同时具备可比拟铝合金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舰艇本体、燃油箱、航空发动机、前翼系统和尾翼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系统包括尾翼扰流翼和运动调节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调节机构具备自锁功能,能够对所述尾翼扰流翼的位置进行锁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系统还包括尾翼立板I、尾翼立板II、支撑腹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调节机构包括一个辅助支链、至少两个动力支链;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系统包括前翼扰流翼、前翼立板I、前翼立板II、转动机构和制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扰流翼、所述前翼立板I、所述前翼立板II、所述转动轴、所述尾翼立板I、所述尾翼立板II、所述支撑腹板、所述尾翼扰流翼均为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且表面喷涂加强涂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舰艇本体、燃油箱、航空发动机、前翼系统和尾翼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系统包括尾翼扰流翼和运动调节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调节机构具备自锁功能,能够对所述尾翼扰流翼的位置进行锁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动力的无人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系统还包括尾翼立板i、尾翼立板ii、支撑腹板;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莹崔浩洋赵博园董晨华付强李宇航韩少雨黄健雄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