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智能响应药物控释可注射的镁基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和组织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发展,骨质疏松和骨缺损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外科手术依然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固定和骨缺损修复材料,均存在生物活性较差的问题。因此,开发和研制合适的骨修复材料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热点。近些年,对骨损伤区域使用骨水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恢复骨及周围组织的完整性和原始功能。其中磷酸镁基骨水泥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高的抗压强度和可生物降解性,作为临床骨修复材料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是磷酸镁基骨水泥的促骨生长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在镁基骨水泥中添加促骨生长物,以实现填充支撑骨缺损部位和治疗骨科疾病如骨质疏松等的多重治疗效果。但目前现有载药骨水泥通常采用直接物理掺杂的方式在骨水泥中加入药物,会导致药物与骨水泥长时间直接接触,影响药物的活性和治疗效果;此外,通过微球在骨水泥中载药的方式,只能依靠微球的物理屏障达到缓释的效果,无法达到按需控释药物的目的。因此还需要对载药方式进一步改性使载药骨水泥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智能响应药物控释可注射的镁基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基骨水泥包括固相粉末与液相溶液混合制得,其中,所述固相粉末按质量计包括10~20份磷酸二氢钾、25~40份死烧氧化镁、0.1~1.0份超声智能响应载药纳米容器,所述液相溶液按质量计包括50~80份超纯水、0.5~2.5份酸性缓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智能响应药物控释可注射的镁基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缓凝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聚乙烯亚胺溶液、葡萄糖酸溶液、丙三醇溶液、水杨酸溶液中一种或者多种,所述酸性缓凝剂的pH为3.8~4.6。
3.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智能响应药物控释可注射的镁基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基骨水泥包括固相粉末与液相溶液混合制得,其中,所述固相粉末按质量计包括10~20份磷酸二氢钾、25~40份死烧氧化镁、0.1~1.0份超声智能响应载药纳米容器,所述液相溶液按质量计包括50~80份超纯水、0.5~2.5份酸性缓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智能响应药物控释可注射的镁基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缓凝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聚乙烯亚胺溶液、葡萄糖酸溶液、丙三醇溶液、水杨酸溶液中一种或者多种,所述酸性缓凝剂的ph为3.8~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智能响应药物控释可注射的镁基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智能响应载药纳米容器包括纳米载体与促成骨药物溶液混合制得得到载药纳米容器,再将载药纳米容器与超声响应高分子溶液混合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智能响应药物控释可注射的镁基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载体为聚多巴胺纳米球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所述纳米载体的粒径为350~800nm,比表面积为400~8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智能响应药物控释可注射的镁基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成骨药物为鲑鱼降钙素、复肽奥、氟化钠、特立帕肽及bmp-2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超声响应高分子为2-四氢吡喃甲基丙烯酸酯、聚乳酸pla、聚(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共异丙基丙烯酰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成林,李阳阳,赵延斌,姚君妍,白晶,薛烽,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