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239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属于炉辊更换设备技术领域,在底座上设移动机构,支撑架上设送料机构,底座上位于支撑架两侧设轴承安装机构,支撑架上位于轴承安装机构一侧设清理机构,移动机构将炉辊运输至更换机构,更换机构将炉辊运输至钢化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送料机构夹持并运输炉辊,每个推动杆推动轴承将轴承安装在炉辊的两端,送料机构将炉辊运输至与第一清理轮和第二清理轮上方并与其接触,第一清理轮和第二清理轮对炉辊外圆周进行清理,清除炉辊外表面的杂质,送料机构将炉辊运输至更换机构,更换机构将炉辊运输至钢化炉中对钢化炉中的炉辊进行更换,能够高效的对钢化炉的炉辊进行更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炉辊更换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炉辊自动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1、钢化炉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生产钢化玻璃的设备,玻璃在钢化过程中通过炉辊进行作为传输介质,运输过程中,炉辊会发生碰撞、磨损等机械损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有一些质地较大较硬的杂质附着在炉辊表面难以脱落,炉辊的表面损伤及杂质附着都会造成玻璃的表面划伤,对玻璃表面形成缺陷。

2、为了保证工业生产的持续稳定进行,炉辊需要根据使用寿命、设备状态或生产工艺要求,定期或抢修更换,以保证炉辊的表面质量和产品质量,采用人工进行炉辊更换时,需要多人配合完全依靠人力将炉辊抽出,同时利用同样的方法将新炉辊装入,人工更换方法具有操作人员体力消耗大的缺点,现有的炉辊更换设备具有工作效率低、更换难度大、安全性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更换方便、安全性高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底座上设置有带动支撑架在底座上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移动机构,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运输炉辊的送料机构,底座上位于支撑架两侧设置有用于为炉辊两端安装轴承的轴承安装机构,支撑架上位于轴承安装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炉辊外圆周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与送料机构卡接,支撑架上设置有更换机构,更换机构与送料机构抵触,移动机构将炉辊运输至更换机构,更换机构将炉辊运输至钢化炉;所述的送料机构为: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传送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支撑架一端设置有转轴,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二传送轮,第一传送轮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二传送轮传动连接,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支撑架另一端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每个第二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每个皮带分别设置有支撑座,每个支撑座上一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炉辊,每个支撑座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每个第一滑板两侧分别加工有与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板底部分别设置有滚轮,支撑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滚轮接触的支撑壳体,支撑壳体的纵截面为梯形,支撑壳体两侧面分别为倾斜面、顶面为水平面,每个支撑座另一侧分别设置有抵触板,抵触板两侧分别加工有与更换机构抵触的倾斜面,每个抵触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清理机构卡接的卡槽。

3、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的支撑壳体内部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滑杆,多个第一滑杆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每个第一滑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每个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壳体内底部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的第一滑板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支撑座的水平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每个第二滑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簧,每个第二弹簧一端与支撑座的水平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杆一端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一端设置有与炉辊外表面滚动连接的第一滚动轮,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与炉辊外表面滚动连接的第二滚动轮。

6、进一步的,所述的更换机构为:支撑架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五支撑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轨道,支撑架内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一端分别与抵触板的斜面抵触,每个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第五支撑板底部抵触,每个第五支撑板上分别加工有用于放置炉辊的支撑槽,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支撑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将炉辊运输至钢化炉的滑动轴,滑动轴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滑动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缸,每个第二电缸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六支撑板固定连接,每个第六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电缸,每个第三电缸的输出端分别与夹持杆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杆之间夹持炉辊。

7、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为:所述的底座上位于支撑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每个第二支撑板的第二滑槽内沿垂直方向设置有多个轴承,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输出端与推动杆固定连接,推动杆与位于最下方的轴承抵触。

8、进一步的,所述的清理机构为:支撑架上的水平板一端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三滑杆、另一端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二滑板,多个第三滑杆顶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每个第三滑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弹簧,每个第三弹簧一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的水平板上侧固定连接,多个第二滑板顶部设置有第四支撑板,每个第二滑板上分别设置有第四弹簧,每个第四弹簧一端与第四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的水平板上侧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清理轮和第二清理轮,炉辊位于第一清理轮和第二清理轮上侧之间并与第一清理轮和第二清理轮接触,第四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三传送轮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一清理轮一端设置有第四传送轮,第二清理轮一端设置有第五传送轮,第三传送轮通过第二链条与第四传送轮、第五传送轮传动连接,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卡接的抵触杆。

9、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机构为:底座上设置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第四电机,丝杆与支撑架螺纹连接,底座上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支撑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二轨道。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送料机构夹持并运输炉辊,在运输过程中,每个推动杆推动轴承将轴承安装在炉辊的两端,送料机构将炉辊运输至与第一清理轮和第二清理轮上方并与其接触,第一清理轮和第二清理轮对炉辊外圆周进行清理,清除炉辊外表面的杂质,送料机构将炉辊运输至更换机构,更换机构将炉辊运输至钢化炉中对钢化炉中的炉辊进行更换,能够高效的对钢化炉的炉辊进行更换,同时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当滚轮沿着第一滑杆的a斜面运动至第一滑杆的顶面,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滑板在支撑座的水平板沿着垂直方向运动,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分别沿着第一滑板的第一滑槽中滑动,两端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第一滚动轮能够夹紧炉辊两端,当滚轮沿着第一滑杆的顶面运动至第一滑杆的b斜面,两端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与炉辊两端松开,炉辊掉落在第五支撑板上的支撑槽中,能够自动对炉辊进行夹持和松开;(3)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送料机构将炉辊运输至更换机构,每个抵触板上的c斜面分别与连接杆一端抵触,连接杆一端下降,连接杆另一端上升,连接杆另一端位于第五支撑板底部,将第五支撑板抬升,炉辊掉落在第五支撑板上的支撑槽中,夹持杆分别夹持炉辊两端,滑动轴带动炉辊运输至钢化炉中需要更换炉辊的位置,两个夹持杆松开炉辊,将炉辊放置在钢化炉中需要更换炉辊的位置,具有更换效率高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2)上设置有带动支撑架(9)在底座(2)上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移动机构,支撑架(9)上设置有用于运输炉辊(3)的送料机构,底座(2)上位于支撑架(9)两侧设置有用于为炉辊(3)两端安装轴承的轴承安装机构,支撑架(9)上位于轴承安装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炉辊(3)外圆周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与送料机构卡接,支撑架(9)上设置有更换机构,更换机构与送料机构抵触,移动机构将炉辊(3)运输至更换机构,更换机构将炉辊(3)运输至钢化炉(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支撑壳体(401)内部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滑杆(410),多个第一滑杆(410)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09),每个第一滑杆(4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411),每个第一弹簧(411)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09)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壳体(401)内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第一滑板(419)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支撑座(408)的水平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416),每个第二滑杆(416)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簧(417),每个第二弹簧(417)一端与支撑座(408)的水平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杆(416)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板(414)、第二夹持板(420)一端设置有与炉辊(3)外表面滚动连接的第一滚动轮(413),支撑座(408)上设置有多个与炉辊(3)外表面滚动连接的第二滚动轮(4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更换机构为:支撑架(9)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五支撑板(705)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轨道(704),支撑架(9)内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连接杆(703),每个连接杆(703)一端分别与抵触板(421)的斜面抵触,每个连接杆(703)另一端分别与第五支撑板(705)底部抵触,每个第五支撑板(705)上分别加工有用于放置炉辊(3)的支撑槽(706),支撑架(9)上设置有驱动齿轮(701)转动的第三电机(702),支撑架(9)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将炉辊(3)运输至钢化炉(1)的滑动轴(707),滑动轴(707)上设置有与齿轮(701)啮合传动的齿条(708),滑动轴(707)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缸(709),每个第二电缸(709)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六支撑板(711)固定连接,每个第六支撑板(7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电缸(710),每个第三电缸(710)的输出端分别与夹持杆(712)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杆(712)之间夹持炉辊(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为:所述的底座(2)上位于支撑架(9)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板(504),每个第二支撑板(504)的第二滑槽(505)内沿垂直方向设置有多个轴承(501),第二支撑板(504)上设置有第一电缸(503),第一电缸(503)的输出端与推动杆(502)固定连接,推动杆(502)与位于最下方的轴承(501)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机构为:支撑架(9)上的水平板一端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三滑杆(601)、另一端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二滑板(607),多个第三滑杆(601)顶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603),每个第三滑杆(60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弹簧(602),每个第三弹簧(602)一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板(60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9)的水平板上侧固定连接,多个第二滑板(607)顶部设置有第四支撑板(613),每个第二滑板(607)上分别设置有第四弹簧(608),每个第四弹簧(608)一端与第四支撑板(61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9)的水平板上侧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603)和第四支撑板(613)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清理轮(604)和第二清理轮(605),炉辊(3)位于第一清理轮(604)和第二清理轮(605)上侧之间并与第一清理轮(604)和第二清理轮(605)接触,第四支撑板(613)上设置有驱动第三传送轮(609)转动的第二电机(606),第一清理轮(604)一端设置有第四传送轮(611),第二清理轮(605)一端设置有第五传送轮(612),第三传送轮(609)通过第二链条(610)与第四传送轮(611)、第五传送轮(612)传动连接,第三支撑板(603)和第四支撑板(613)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422)卡接的抵触杆(6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2)上设置有带动支撑架(9)在底座(2)上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移动机构,支撑架(9)上设置有用于运输炉辊(3)的送料机构,底座(2)上位于支撑架(9)两侧设置有用于为炉辊(3)两端安装轴承的轴承安装机构,支撑架(9)上位于轴承安装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炉辊(3)外圆周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与送料机构卡接,支撑架(9)上设置有更换机构,更换机构与送料机构抵触,移动机构将炉辊(3)运输至更换机构,更换机构将炉辊(3)运输至钢化炉(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支撑壳体(401)内部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滑杆(410),多个第一滑杆(410)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09),每个第一滑杆(4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411),每个第一弹簧(411)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09)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壳体(401)内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第一滑板(419)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支撑座(408)的水平板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416),每个第二滑杆(416)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簧(417),每个第二弹簧(417)一端与支撑座(408)的水平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杆(416)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板(414)、第二夹持板(420)一端设置有与炉辊(3)外表面滚动连接的第一滚动轮(413),支撑座(408)上设置有多个与炉辊(3)外表面滚动连接的第二滚动轮(4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更换机构为:支撑架(9)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五支撑板(705)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轨道(704),支撑架(9)内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连接杆(703),每个连接杆(703)一端分别与抵触板(421)的斜面抵触,每个连接杆(703)另一端分别与第五支撑板(705)底部抵触,每个第五支撑板(705)上分别加工有用于放置炉辊(3)的支撑槽(706),支撑架(9)上设置有驱动齿轮(701)转动的第三电机(702),支撑架(9)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将炉辊(3)运输至钢化炉(1)的滑动轴(707),滑动轴(707)上设置有与齿轮(701)啮合传动的齿条(708),滑动轴(707)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缸(7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仁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