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频电路、倍频器、通信系统以及倍频电路排布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209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倍频电路、倍频器、通信系统以及倍频电路排布结构,包括:输入阻抗匹配网络、倍频模块、级间放大模块以及输出阻抗匹配网络;输入阻抗匹配网络用于对输入信号阻抗匹配得到差分的匹配信号;倍频模块耦合对匹配信号的频率倍数增加,以得到具有二倍数或三倍数的倍频信号;级间放大模块用于将倍频信号的输出放大,并将级间放大模块的输入阻抗匹配至倍频模块所需的最优负载点;输出阻抗匹配网络用于将输出负载匹配至级间放大模块的最优负载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低成本、低面积、低功耗的方案提高了倍频器的输出信号的功率,同时倍频器的输出匹配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倍频电路、倍频器、通信系统以及倍频电路排布结构


技术介绍

1、当前,大部分毫米波电路采用锁相环或外部输入,再通过倍频器给发射机、接收机等子系统提供毫米波本振信号。但是现目前的较低频率的锁相环或外部输入通过倍频器增频的过程中,倍频器的输出信号的功率较小。如果在输出信号后单独增加放大模块,将会极大增加电路的面积;但是直接在倍频器中设置放大的模块,又会导致倍频器中的阻抗改变,不利于倍频器以阻抗匹配的方式进行最大功率的输出。

2、基于以上原因,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倍频电路、倍频器、通信系统以及倍频电路排布结构,能保证提高倍频器的输出信号的功率,同时倍频器的输出匹配良好。

3、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电路至少包括:输入阻抗匹配网络、倍频模块、级间放大模块以及输出阻抗匹配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模块包括一对第一推挽管;各第一推挽管设置于参考地以及所述级间放大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各第一推挽管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差分的所述匹配信号,基于所述匹配信号导通对应的第一推挽管,进而输出具有预设倍数的倍频信号至所述级间放大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各第一推挽管均设置为BJT管或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电路至少包括:输入阻抗匹配网络、倍频模块、级间放大模块以及输出阻抗匹配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模块包括一对第一推挽管;各第一推挽管设置于参考地以及所述级间放大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各第一推挽管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差分的所述匹配信号,基于所述匹配信号导通对应的第一推挽管,进而输出具有预设倍数的倍频信号至所述级间放大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各第一推挽管均设置为bjt管或各第一推挽管均设置为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放大模块包括电流复用单元以及驱动放大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复用单元包括第三线圈以及第四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倍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复用单元还包括n个退耦电容;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退耦电容并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倍频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水洋宋颖崔科技
申请(专利权)人:隔空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