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具体涉及抗bcma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同时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病理性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血液肿瘤性疾病的恶性肿瘤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包括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
2、bcma是tnf受体家族的一名成员(tnfγ-sf17),全称为b细胞成熟抗原,也称cd269,仅表达在成熟b细胞表面,由1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非糖基化的iii型整合膜蛋白,mrna长为1.2kb。在管理b细胞的成熟与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bcma具有受体特异性,结合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3b(tnfsf13b / tall-1 /baff),并导致nf-κb和mapk8 / jnk活化。该受体还与各种traf家族成员结合,介导细胞存活和增殖的信号。在多发性骨髓瘤中bcma的表达增加,促增殖信号增强,最终癌化。因此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bcm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的浆细胞。
3、目前靶向bcma的疗法主要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s,car-t)三大阵营,以bcma为靶点的免疫疗法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疗效显著,尤其是car-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抗bcma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重组蛋白。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编码上述抗bcma的纳米抗体的核酸分子。
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与上述核酸分子相关的生物材料。
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偶联物。
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上述纳米抗体、重组蛋白、核酸分子、生物材料和偶联物的应用。
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产品。
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筛选方法。
9、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制备方法。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抗bcma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3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所示。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抗体还包括骨架区序列fr。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架区序列选自seq id no:3、seq id no:5、seq id no:7和seq id no:9中的至少一种。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包含:
14、a1)seq id no:2;
15、a2)将seq id no:2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seqid no:2所示的蛋白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16、a3)与seq id no:2至少99%、98%、97%、96%、95%、94%、93%、92%、91%、90%、89%、88%、87%、86%、85%、84%、83%、82%、81%、80%、79%、78%、77%、76%、75%、74%、73%、72%、71%、70%的同源性且与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bcma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还包括fc标签序列。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fc标签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重组蛋白,所述重组蛋白包含上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假单孢杆菌外毒素蛋白。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假单孢杆菌外毒素序列为pe38序列。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码假单孢杆菌外毒素蛋白的序列选自seq idno:10、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中的至少一种。
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蛋白还包括任选的协助表达和/或纯化的标签序列。
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标签序列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his标签、gggs序列、flag标签。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编码上述抗bcma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上述重组蛋白。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核酸分子的序列包含:
26、b1)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
27、b2)将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示的编码相同蛋白的核苷酸序列;或
28、b3)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9%、98%、97%、96%、95%、94%、93%、92%、91%、90%、89%、88%、87%、86%、85%、84%、83%、82%、81%、80%、79%、78%、77%、76%、75%、74%、73%、72%、71%、70%以上的同源性,且与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分子编码相同蛋白的核苷酸序列。
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与所述的核酸分子相关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包含c1)~c7)中至少一种:
30、c1)包含上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31、c2)包含上述核酸分子的载体;
32、c3)包含上述表达盒的载体;
33、c4)包含上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细胞系;
34、c5)包含c1)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细胞系;
35、c6)包含c2)所述载体的转基因细胞系;
36、c7)包含c3)所述载体的转基因细胞系。
3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偶联物,包含:上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上述的重组蛋白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偶联部分,所述偶联部分包含药物、毒素、电子致密标记、生物素/抗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BCMA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3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
3.一种重组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蛋白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假单孢杆菌外毒素蛋白;和/或,任选的协助表达和/或纯化的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序列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His标签、GGGS序列、FLAG标签。
4.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BCMA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核酸分子的序列包含:
5.与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相关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材料包含c1)~c7)中至少一种:
6.一种偶联物,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蛋白中的至少一
7.(1)~(5)中至少一种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具有d1)~d2)中至少一种功能:
9.一种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含f1)~f3)中至少一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权利要求5中的转基因细胞系表达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bcma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3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cdr3;所述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
3.一种重组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蛋白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假单孢杆菌外毒素蛋白;和/或,任选的协助表达和/或纯化的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序列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his标签、gggs序列、flag标签。
4.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bcma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核酸分子的序列包含:
5.与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文超,林影,李福胜,黎勇,任永峰,梁伟彬,张婉盈,关小莺,郭立君,崔颖杰,林兆新,
申请(专利权)人:康维众和中山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