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防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254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防眩装置;所述车辆防眩装置包括用于实时采集当前车辆后方的光线强度的光线采集模块;与所述光线采集模块通讯连接的防眩控制模块,所述防眩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线采集模块的光线强度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至防眩显示模块,使得所述防眩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电压信号进行显示。本申请实现了自动防眩,可以适配不同车型的设计,同时对光线强度的采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此外,本申请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还可以节省相关的设计成本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防眩,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防眩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当前车辆在夜间行车的过程中,后方车辆发出的灯光的强度太强,或者是太阳光照射强度过强,此类入射光照到后视镜上会出现眩光,从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在严重时也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2、传统后视镜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用玻璃作为显示面来了解车后方的路况,传统后视镜遇到车后方强光照射时,玻璃面会出现眩光影响驾驶员驾驶,具有安全隐患,同时不具备倒车视野切换,感知环境光强度自动调光等驾驶辅助功能,产品比较功能比较单一,安全性能低。

3、现有技术设置摄像头加显示屏组合的流媒体后视镜,该产品大多数用于采集车后方的环境光强度的光线采集传感器放置在显示屏端,通过所述光线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光照强度实现自动防眩,然而一些车型设置了遮挡帘,会导致显示屏端的光线采集模块没有办法获取车后方的环境亮度、车尾挡风玻璃位置与光线采集模块感知位置冲突等情况,并且光线采集模块有时候会失效,没办法控制显示屏起到防眩目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自动防眩的车辆防眩装置。

2、具体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防眩装置,包括:

3、用于实时采集当前车辆后方的光线强度的光线采集模块。

4、与所述光线采集模块通讯连接的防眩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线采集模块的光线强度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至防眩显示模块。

5、所述防眩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电压信号进行显示。

6、所述车辆防眩装置实现了自动防眩,可以适配不同车型的设计,同时对光线强度的采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此外,所述车辆防眩装置在开发过程中还可以节省相关的设计成本和时间。

7、所述光线采集模块至少包括依次贴合的镜头、保护面板、控制线路板和同轴连接器,还包括同轴线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8、所述保护面板、控制线路板、同轴连接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组合后的第一横截面呈半圆形。

9、所述保护面板位于半圆形的直边一侧;所述镜头设于所述保护面板的中心位置处。

10、设置保护面板,用于保护和密封镜头,防止镜头受到损坏,进而影响光线强度的采集效果。

11、所述控制线路板内嵌有光线传感器和isp芯片;所述光线传感器和镜头相互配合,实时采集当前车辆后方的光线强度,并将所述光线强度输出给所述isp芯片。

12、利用光线传感器和镜头相互配合来收集光线强度,能够更好的适配不同车型的设计;且通过iic通讯协议输出所述光线强度至所述isp芯片,可以理解为所述光线传感器和isp芯片通过iic总线连接,所述iic总线仅通过两条电线就可以完成数据的传输,具有简单性的特点。

13、所述同轴连接器设于所述控制线路板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同轴连接器连接同轴线缆。

14、所述同轴线缆连通所述镜头、控制线路板和同轴连接器。

15、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分别包围所述保护面板、控制线路板和同轴连接器的上下两端,且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为呈四分之一圆环形结构的塑胶壳。

16、设置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用于固定和保护保护面板、控制线路板及同轴连接器。

17、所述防眩显示模块至少包括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

18、所述显示模组至少包括通过oca胶依次粘合的玻璃盖板、防眩目镜和tft显示屏。

19、oca胶全称为optically clear adhesive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胶水,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和粘附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平板显示等领域。oca胶是一种双面粘附膜,其特点是具备高粘附力、高透明度(透明度大于98%)以及无气泡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提高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oca胶主要用于粘合lcd、oled面板、视网膜显示器和玻璃等材料,在这些材料之间提供透明且紧密的贴合、无水平移和无空气隙。

20、将oca胶应用于显示模组各模块的粘合,提高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并且有效固定了玻璃盖板、防眩目镜和tft显示屏。

21、设置玻璃盖板,用于保护所述防眩目镜,以保证防眩目镜的正常应用。

22、所述tft显示屏优选为薄膜tft显示屏,实现了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体积较小,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还具有优异的响应性、低功耗和优质的图像显示效果。

23、所述背光模组至少包括压铸成型的第三外壳,和内嵌于所述第三外壳的led灯条;所述第三外壳通过结构胶与所述tft显示屏粘合,且所述第三外壳为铝壳。

24、设置led灯条为显示模组提供光源。

25、结构胶具有高载荷能力,具有持久的强度和刚性,常用于粘合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和混凝土材料等;用结构胶粘合第三外壳和tft显示屏,保证了二者的粘合强度和耐久性。

26、所述防眩目镜至少包括上偏光片、tft液晶面板和下偏光片。

27、所述防眩控制模块向所述tft液晶面板输出电压信号,以调节所述tft液晶面板反射率和透过率。

28、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从而改变防眩显示模块的透过率和反射率,设置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也可以进一步改变透过率,从而达到防眩的效果。

29、所述防眩控制模块与所述背光模组贴合。

30、所述防眩控制模块通过fpc排线与所述防眩目镜连接。

31、fpc排线由聚酰亚胺和覆铜等材料制成,通常具有耐高温、柔性好等特点;由于它柔性良好,能够在不同角度和空间约束下弯曲,因此可实现电路板的灵活布局和空间规划。此外,fpc排线还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传输速率快等优点。

32、所述防眩显示模块和防眩控制模块组合后的第二横截面呈半圆形。

33、所述防眩控制模块在半圆形的弧形一侧的中点处开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同轴线缆,所述第二接口连通电源线。

34、还包括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通过所述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包围所述防眩显示模块和防眩控制模块。

35、所述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均为呈四分之一圆环形结构的塑胶壳,且所述第四外壳距离所述第一接口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五外壳距离所述第二接口第二预设距离。

36、设置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用于保护防眩显示模块。

37、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分别通过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螺丝与所述保护面板固定。

38、所述保护面板通过第二预设数量的第二螺丝与所述控制线路板固定。

39、所述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分别通过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三螺丝与所述第三外壳固定。

40、所述车辆防眩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光线采集模块、防眩控制模块和防眩显示模块供电。

41、所述防眩控制模块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模块连通。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控制模块与所述背光模组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显示模块和防眩控制模块组合后的第二横截面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通过所述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包围所述防眩显示模块和防眩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分别通过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螺丝与所述保护面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防眩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光线采集模块、防眩控制模块和防眩显示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控制模块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模块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控制模块与所述背光模组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显示模块和防眩控制模块组合后的第二横截面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通过所述第四外壳和第五外壳包围所述防眩显示模块和防眩控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鑫刘瑞利胡宗林张英发
申请(专利权)人:精电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