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89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1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组件和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上盖和双联屏组件,所述上盖盖合于底座上,所述双联屏组件连接于上盖的内侧,所述双联屏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无线充电模块下方。本技术在双联屏结构的内部设有无线充电和手机架,既具有无线充和手机支架的功能,而且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驾驶体验更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零部件,具体为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传统汽车,无线充装置的位置通常都在中控显示屏的下方,需要通过手机导航来辅助驾驶或需要留意重要信息时,非常不方便,所以通常驾驶员需要购买后装的手机支架才能把手机放置在显示屏旁边,但一般的手机架也没有带无线充的功能,使用与充电无法兼顾,现有的带无线充电的支架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安装不便利并且影响驾驶员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该技术在双联屏结构的内部设有无线充电和手机架,既具有无线充和手机支架的功能,而且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驾驶体验更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技术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组件和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上盖和双联屏组件,所述上盖盖合于底座上,所述双联屏组件连接于上盖的内侧,所述双联屏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无线充电模块下方。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安装于汽车中控台的腔室内,所述显示屏模组安装于底座上作为汽车中控台的屏幕组,所述双联屏组件连接于上盖内侧,通过上盖盖合于底座上,所述上盖对双联屏组件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具有保护功能,使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位于上盖与底座内部,通过上盖的保护尽可能地使显示屏的使用寿命的延长、维修次数更少,所述第一显示屏为汽车仪表盘,所述第二显示屏为中控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位于双联屏组件远离上盖一侧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支架组件安装于底座上位于无线充电模块的下方,所述支架组件可部分伸出显示屏模组外作为移动设备的支架,通过将移动设备放置于支架组件的伸出部分上并使移动设备贴附于显示屏模组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为移动设备提供充电功能,该方案结构紧凑,将无线充和手机支架的功能整合于显示屏模组内部,占用空间小,使移动设备贴附与双联屏组件上,位于汽车仪表盘和中控屏之间,设计巧妙,不会影响到驾驶员的驾驶操纵,操纵体验更加。

5、进一步地,所述双联屏组件与无线充电模块的对应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槽内。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联屏组件设置一安装槽供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使双联屏组件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优化了双联屏组件的内部空间。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一导通空间,所述无线充电模块通过导通空间与双联屏组件的端面平齐。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端部连接于导通空间外侧安装槽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主体部分通过导通空间与双联屏组件的端面平齐,使无线充电模块的充电端面与上盖贴合,使移动设备放置于支架组件上方并贴附于上盖表面时,移动设备与无线充电模块的距离更近,从而使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充电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9、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模组设有供支架组件通过的通孔。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组件可通过通孔部分伸出显示屏模组,所述支架组件伸出显示屏模组作为移动设备的支撑,将移动设备放置于支架组件上可通过双联屏模组组件内的无线充电模块为移动设备充电,结构简单紧凑,占用汽车内部的空间更小。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设备移动支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底座上,所述驱动件与设备移动支架连接,所述设备移动支架可移动穿过通孔。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设备移动支架连接,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通过驱动件驱动驱动端进行移动进而可驱动设备移动支架移动,所述设备移动支架通过驱动件的控制可来回运动穿过通孔,在移动设备需要充电或使用时通过驱动件的驱动伸出设备移动支架作为移动设备的支撑,在取走移动设备后设备移动支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收回,十分方便。

13、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移动支架包括连接件和安装于连接件上的支撑件,所述连接件与驱动件连接。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设备移动支架包括连接件和支撑件,所述连接件为作为驱动件与支撑件的连接固定件,所述通孔无法设置的过大以供连接件通过,过大的通孔容易使内部环境遭到污染,因此通过设置两个并行分布的杆状支撑件与连接件连接,使与支撑件对应的通孔可以设置的更小,防止显示屏模组内部受到污染。

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远离连接件一端的端部设有一凸起结构。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结构具有限位和挡止功能,将移动设备放置于支撑件上,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件收回直至凸起结构与移动设备抵接,使得移动设备贴附与显示屏模组上方无法移动,使得移动设备在行车过程中稳定不会脱落。

17、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对应位置为可透视结构。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对应位置为可透视的玻璃或者其他可透视的材质,使上盖对应屏幕的部分可以清晰可见,其他部分无法透过上盖看到显示屏模组的内部,更加美观。

19、本技术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通过在双联屏组件的内部、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设置一无线充电模块,再在无线充电模块下方设置支架组件,将无线充和手机支架的功能整合于显示屏模组内部,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移动设备放置于支架组件上并贴附于显示屏模组的表面,位于汽车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设计巧妙,不会影响到驾驶员的驾驶操纵,操纵体验更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组件和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上盖和双联屏组件,所述上盖盖合于底座上,所述双联屏组件连接于上盖的内侧,所述双联屏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无线充电模块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屏组件与无线充电模块的对应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一导通空间,所述无线充电模块通过导通空间与双联屏组件的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模组设有供支架组件通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设备移动支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底座上,所述驱动件与设备移动支架连接,所述设备移动支架可移动穿过通孔。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移动支架包括连接件和安装于连接件上的支撑件,所述连接件与驱动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远离连接件一端的端部设有一凸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对应位置为可透视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组件和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上盖和双联屏组件,所述上盖盖合于底座上,所述双联屏组件连接于上盖的内侧,所述双联屏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无线充电模块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屏组件与无线充电模块的对应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安装于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联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一导通空间,所述无线充电模块通过导通空间与双联屏组件的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集成手机无线充功能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精电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