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3719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富马酸和FeCl<subgt;3</subgt;·6H<subgt;2</subgt;O溶于溶剂中,分别得溶液A和溶液B;步骤2:碱溶液溶解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得溶液C;步骤3:将溶液A和溶液C混合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B充分反应后,离心、洗涤和真空干燥后得到负载有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金属‑有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采用一步法合成,简单温和、绿色安全、包载范围广,极大提高了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负载率和溶解度,是一种通用型的先进方法,为基于天然活性物质的食品级纳米递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包埋,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血脂等优点。然而,大部分食品活性成分存在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这严重限制了它们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通过包埋对活性成分进行组装,能提高这些物质的水溶性、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

2、金属-有机骨架(mofs)由于其具有易调控、稳定性较好、内部表面积大等优点使它们适合装载和释放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药物。近年来,逐步用于食品活性分子的递送。在不同的mofs中,由铁和富马酸组成的生物相容性较好的mil-88a具有价格低廉、合成简单、安全、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且装载范围较广等优点。

3、由于mil-88a是在ph为2~3的水体系下合成,这不利于其对许多难溶于水且酸敏感性较强的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包埋。相应的,一定浓度的碱溶液可以促进这类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可利用碱溶液在促进这些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溶解的同时将其引入mil-88a的框架结构中,还可避免在强酸性环境下这些活性成分的降解,以保护其生物活性。但碱溶液浓度过高,会影响mil-88a的合成,碱溶液浓度过低,不利于mil-88a对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包埋。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不影响mil-88a合成的情况下,引入一定浓度的合适的碱溶液,碱是促进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和mil-88a前体相互作用的助剂,可使他们快速形成复合结构,在改善体系的ph环境的同时促进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溶解,以将这些活性成分引入mil-88a的框架中,进而提高mil-88a在食品包埋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及应用。

2、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富马酸和fecl3·6h2o溶于溶剂中,分别得溶液a和溶液b;

5、步骤2:碱溶液溶解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得溶液c;

6、步骤3:将溶液a和溶液c混合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b充分反应后,离心、洗涤和真空干燥后得到负载有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金属-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碱溶液为食品级碱溶液,食品级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小苏打任一种。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为薄荷醇、香草醛、姜黄素、山椒素、辣椒素类物质任一种。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碱溶液浓度为0.1n-0.4n。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富马酸、fecl3·6h2o、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摩尔比为2:2:1。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10h-24h。

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得到一种负载有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金属-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负载有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金属-有机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方法采用一步法,在此方法中用到的碱是促进食品活性成分和mof前体相互作用的助剂,可使快速形成复合结构,相比于传统外包法,在合成材料的同时也包埋了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合成步骤简单,并且可以有效提高负载率。

16、2、从食品角度出发,选用绿色原料铁和富马酸包载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另外本专利技术包载食品活性成分的包载效率可观,载量较高,适用包载范围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碱溶液为食品级碱溶液,食品级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小苏打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为薄荷醇、香草醛、姜黄素、山椒素、辣椒素类物质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碱溶液浓度为0.1N-0.4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富马酸、FeCl3·6H2O、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摩尔比为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10h-24h。

7.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一种合成方法制备得到一种负载有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金属-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8.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负载有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的金属-有机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碱溶液为食品级碱溶液,食品级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小苏打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食源性生物活性成分为薄荷醇、香草醛、姜黄素、山椒素、辣椒素类物质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食品活性组分负载率的纳米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碱溶液浓度为0.1n-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原龙郭睿婕黄伦杰刘振宇卢云浩许正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