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06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纤维高密纬编针织物,特别是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包括:若干根同时沿着针织物的横向循序地由织针形成线圈横列的超细纤维有色纱线L<subgt;1</subgt;;在针织物的纵向上相邻线圈横列的线圈逐一串套连接;至少单方向的同一斜列上每个线圈的圈干和其相串套连接的线圈的延展线之间均共同垫入一根超细纤维有色纱线L<subgt;2</subgt;。本技术解决了“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具备防脱散性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针织物具备优异的防脱散性能,即当针织物上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造成线圈之间分离时,线圈不会沿纵向脱散下来,保证了针织物外观和强力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细纤维高密纬编针织物,特别是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


技术介绍

1、超细纤维技术即差别化纤维或称之为化学合成纤维技术,主要是利用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通过专业的纺织技术使纤维的纤度<1.0细旦(单组分纤维纤度最细的标准),故称之为超细纤维。

2、超细纤维高密纬编针织物一般是指一根或几根前述超细纤维纱线用圆机(或称针织机)一圈一圈织造出的针织物。其被广泛应用于:1、工业精密仪器,设备的擦拭;2、汽车内外的清洁以及美容;3、门窗玻璃、家具及厨卫用品等擦拭,清洁。

3、现有超细纤维高密纬编针织物有易脱散性,即当针织物上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造成线圈之间分离时,线圈会沿纵向脱散下来,使针织物外观和强力受到影响。

4、故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其针织物的组织结构中包括:

3、若干根同时沿着针织物的横向循序地由织针形成线圈横列的超细纤维有色纱线l1;在针织物的纵向上相邻线圈横列的线圈逐一串套连接;

4、至少单方向的同一斜列上每个线圈的圈干和其相串套连接的线圈的延展线之间均共同垫入一根超细纤维有色纱线l2。

5、上述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其针织物的组织结构中若干根超细纤维有色纱线l2将所有沿着针织物的横向循序地由织针形成线圈横列的超细纤维有色纱线l1在针织物的纵向上一体化连接。当针织物上的纱线断裂或针织物的纵向上相邻线圈横列的线圈失去串套联系,造成线圈之间分离时,上述针织物的组织结构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线圈沿纵向脱散下来,进而维持针织物外观和强力的稳定性。

6、上述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其针织物的组织结构中所述超细纤维有色纱线l1和超细纤维有色纱线l2均优选择为涤锦超细纤维有色纱线。

7、上述涤锦超细纤维有色纱线的涤锦比例一般为:80/20,其具备去污力好、吸水性超强、质地柔软,不划伤物体表面,不掉毛、晾晒不滴水卫生、易干,易清洗,不生菌、不霉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得到的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其具备以下的优点及特点:

9、1、本技术针织物具备优异的防脱散性能,即当针织物上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造成线圈之间分离时,线圈不会沿纵向脱散下来,保证了针织物外观和强力的稳定性。

10、2、本技术针织物的表面手感极为柔软,且又具备层次感;

11、3、本技术针织物具备去污力好、吸水性超强、质地柔软,不划伤物体表面,不掉毛、晾晒不滴水卫生、易干,易清洗,不生菌、不霉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散的超细纤维色纱高密纬编针织物,其特征是包括: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东程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流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