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5583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接触网维护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认接触网的磨耗临界值M;S2,从所述接触网的一端对其磨耗值进行测量,若所述接触网的磨耗值大于M,则将此位置记作位置P,并进行S3;S3,在位置P处设置过渡接触网;S4,在所述接触网磨耗值超过M的各个位置处均安装所述过渡接触网;S5,对台账备案的磨耗值所在的位置进行定期巡检;S6,定期对所述接触网和所述过渡接触网的磨耗值进行巡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过渡支架与固定支架的固定连接将过渡接触网并联在磨耗量超过临界值的接触网的一侧,不仅无需对原有接触网进行拆除,还可以实现过渡接触网的快速安装,加快了接触网的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网维护,尤其涉及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


技术介绍

1、刚性接触网是接触网的一种,其因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占地空间小和施工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刚性接触网没有很好的弹性,自身磨耗速度相对较大,为了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需要对刚性接触网的磨耗位置进行定期维护。

2、专利公开号为cn11702969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刚性悬挂接触网的磨耗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基于光带图像中特殊纹理特征,对磨耗位置进行识别,不仅可以实现非侵入性地检测,并且其检测结果的精度高、实时性强。在不影响铁路列车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进行检测,为地铁线路供电维护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

3、在完成接触网的磨耗检测后,需要对磨耗较大的接触网进行整体或者部分更换,目前在对接触网进行更换时,通常会采用重新打孔、预埋等方式对悬挂支架重新布设,此方式不仅会使得接触网的维护操作复杂化,还会影响更换后接触网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利用原有固定支架与过渡支架的配合,实现了过渡支架的快速布设,加快了接触网的维护效率。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确认接触网的磨耗临界值m;

4、s2,从所述接触网的一端对其磨耗值进行测量,若所述接触网的磨耗值小于m且大于/m,则进行台账备案,若所述接触网的磨耗值大于m,则将此位置记作位置p,并进行s3;

5、s3,在位置p处设置过渡接触网,所述过渡接触网与所述接触网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接触网上均布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其固定在隧道内的固定支架,所述过渡接触网的两端与位于位置p两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分别通过过渡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渡接触网的两端与所述接触网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

6、s4,重复s2-s3,在所述接触网磨耗值超过m的各个位置处均安装所述过渡接触网;

7、s5,对台账备案的磨耗值由大至小进行排序,并依次对其所在的位置进行定期巡检;

8、s6,定期对所述接触网和所述过渡接触网的磨耗值进行巡检,并重复s1-s5。

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接触网和所述过渡接触网上均固定设置有多个绝缘件;

10、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顶梁、底梁和立柱,其中,

11、所述顶梁用于与隧道固定连接;

12、所述底梁固定设置在所述接触网上的所述绝缘件上;

13、所述立柱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之间。

1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渡支架包括两个卡板、挑杆和固定座,其中,

15、所述卡板上开设有u型槽,两个所述卡板通过所述u型槽分别卡接在所述立柱的两个相对侧面上,两个所述卡板的间距不小于所述立柱的外径;

16、所述挑杆可拆式固定在所述底梁上,其一端与所述过渡接触网上的所述绝缘件固定连接;

17、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卡板之间,并卡接在所述挑杆和所述底梁之间。

18、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挑杆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楔块,两个所述楔块与所述底梁卡接。

1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挑杆远离所述绝缘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

20、更进一步优选的,在步骤s3中,将所述过渡接触网与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过渡支架固定连接后,在所述过渡接触网顶侧与位置p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设置吊架,将所述吊架与两个配重块通过两个吊绳相连接,并将两个所述吊绳分别绕在两个所述滚轮上。

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均为槽钢状结构,且二者横截面相同,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相对设置;

22、所述顶梁的顶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与隧道内壁固定连接,并使所述顶梁的顶侧与隧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

23、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底梁宽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底梁的内径相等。

24、更进一步优选的,在对所述接触网的巡检过程中,若发现所述安装架与隧道内壁的连接发生松动,则取出所述过渡支架,将所述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梁上,让所述固定座卡接在所述顶梁和所述挑杆之间,让两个所述卡板通过所述u型槽分别卡接在所述立柱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并将所述挑杆与隧道内壁进行固定连接。

2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过渡接触网的安装高度低于所述接触网的安装高度。

2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导线位于相互连接的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过渡支架之间。

2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通过利用过渡支架与固定支架的固定连接将过渡接触网并联在磨耗量超过临界值的接触网的一侧,不仅无需对原有接触网进行拆除,还可以实现过渡接触网的快速安装,加快了接触网的维护效率;

29、(2)通过设置滚轮,可以利用吊架、吊绳和配重块对过渡接触网易磨耗的位置进行悬挂支撑,可以加强其防变形性能,减缓其磨耗速率,增加接触网整体的使用寿命;

30、(3)通过将顶梁和底梁设置为规格相同,位置相对,可以将过渡支架安装在顶梁上,以加强顶梁与隧道内壁的固定牢固程度,让过渡支架实现功能最大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1)和所述过渡接触网(2)上均固定设置有多个绝缘件(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4)包括两个卡板(41)、挑杆(42)和固定座(43),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杆(42)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楔块(422),两个所述楔块(422)与所述底梁(32)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杆(42)远离所述绝缘件(1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4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所述过渡接触网(2)与所述固定支架(3)通过过渡支架(4)固定连接后,在所述过渡接触网(2)顶侧与位置P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设置吊架(21),将所述吊架(21)与两个配重块(23)通过两个吊绳(22)相连接,并将两个所述吊绳(22)分别绕在两个所述滚轮(421)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31)和所述底梁(32)均为槽钢状结构,且二者横截面相同,所述顶梁(31)和所述底梁(32)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接触网(1)的巡检过程中,若发现所述安装架(311)与隧道内壁的连接发生松动,则取出所述过渡支架(4),将所述挑杆(42)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梁(31)上,让所述固定座(43)卡接在所述顶梁(31)和所述挑杆(42)之间,让两个所述卡板(41)通过所述U型槽(401)分别卡接在所述立柱(33)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并将所述挑杆(42)与隧道内壁进行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接触网(2)的安装高度低于所述接触网(1)的安装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5)位于相互连接的所述固定支架(3)和所述过渡支架(4)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1)和所述过渡接触网(2)上均固定设置有多个绝缘件(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4)包括两个卡板(41)、挑杆(42)和固定座(43),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杆(42)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楔块(422),两个所述楔块(422)与所述底梁(32)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杆(42)远离所述绝缘件(1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4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刚性接触网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所述过渡接触网(2)与所述固定支架(3)通过过渡支架(4)固定连接后,在所述过渡接触网(2)顶侧与位置p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设置吊架(21),将所述吊架(21)与两个配重块(23)通过两个吊绳(22)相连接,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成廉波邢艳召李鑫刘振范东东刘嵩张兴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