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72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包括动涡旋盘和支撑盘,动涡旋盘的基体背面设有支撑座,支撑盘的顶部设有支撑端面,支撑座的端面与支撑端面相对;支撑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耐磨涂层,和/或,支撑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或凸台,第二凹槽内或凸台上设有第二耐磨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动涡旋盘的支撑座端面设置第一凹槽并涂覆耐磨涂层,和/或在支撑盘的支撑端面设置第二凹槽或凸台并涂覆耐磨涂层,能够增强动涡旋盘与支撑盘接触处的耐磨性能,减少磨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耐磨片等零件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清洁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配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1、涡旋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噪声低、机械效率高且运转平稳等优点,因此在家用空调、汽车空调、供气系统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涡旋压缩机中,动涡旋盘设于支撑盘上,静涡旋盘固定在机架上,由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组成压缩腔,在吸气、压缩、排气的工作过程中,动涡旋盘由偏心轴驱动并由防自转机构制约,围绕静涡旋盘基圆中心作很小半径的平面转动。

2、动涡旋盘运动过程中,其背面与支撑盘表面存在移动摩擦,压缩机长时间工作后,动涡旋盘及支撑盘易磨损,从而影响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动涡旋盘及支撑盘的耐磨性能,一般是对动涡旋盘表面进行硬质阳极化处理,并在动涡旋盘与支撑盘之间增加钢制耐磨片。但是,钢制耐磨片易生锈,且耐磨片结构处需要利用润滑油来参与润滑,如果接触面润滑不良,也会导致动涡旋盘磨损,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而且,增加耐磨片来提高耐磨性的方式是建立在有油润滑的基础上,与传统压缩机比,此类压缩机润滑油加注量很少,在高温、高压的使用条件下,很难完全满足要求。并且在食品及药品行业使用的空气涡旋压缩机,清洁度要求更高,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即使动涡旋盘经过硬质阳极化处理,仍会造成动涡旋盘的磨损,因此,有些现有技术中还在动涡旋盘与钢制耐磨片之间增加聚四氟乙烯耐磨片,而聚四氟乙烯耐磨片使用寿命不长,易致使耐磨片处结构失效,也会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对动涡旋盘与支撑盘的耐磨措施进行改进。


>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在动涡旋盘的支撑座端面和/或在支撑盘的支撑端面涂覆耐磨涂层,增加二者接触部位的耐磨性能,减少零件使用量,降低成本,满足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清洁度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包括动涡旋盘和支撑盘,所述动涡旋盘设于所述支撑盘上;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正面设有涡旋齿,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背面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有支撑端面,所述支撑座的端面与所述支撑端面相对;所述支撑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耐磨涂层,和/或,所述支撑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或凸台,所述第二凹槽内或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二耐磨涂层。

4、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由移印涂覆工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和/或,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由移印涂覆工装在所述第二凹槽或凸台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其中,所述移印涂覆工装包括机体、模板、承印台、第一移动模组、第二移动模组、油盅和移印胶头,所述模板、所述承印台、所述第一移动模组、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分别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承印台用于放置所述动涡旋盘或所述支撑盘;所述油盅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连接,所述油盅用于盛装耐磨涂料,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油盅在所述模板上运动,以将耐磨涂料填充至所述模板;所述移印胶头与所述第二移动模组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移印胶头在所述模板与所述承印台之间运动,以将所述模板上的耐磨涂料转印涂覆至所述动涡旋盘上或所述支撑盘上。

5、优选地,所述移印涂覆工装还包括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用以安装于所述承印台上,所述第一限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动涡旋盘,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结构与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正面结构相匹配。

6、优选地,当所述动涡旋盘背面朝上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时,所述第一限位座的顶面不低于所述动涡旋盘的支撑座端面。

7、优选地,所述移印涂覆工装还包括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二限位座用以安装于所述承印台上,所述第二限位座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支撑盘,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结构与所述支撑盘的结构相匹配。

8、优选地,所述移印胶头的底部为圆弧状。

9、优选地,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背面中部设有轴承安装座,所述移印胶头的底侧中部设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轴承安装座的宽度。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由点胶机在所述第一凹槽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和/或,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由点胶机在所述第二凹槽或凸台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02mm~0.05mm。

12、优选地,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05mm~0.1m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动涡旋盘的支撑座端面设置第一凹槽并涂覆耐磨涂层,和/或在支撑盘的支撑端面设置第二凹槽或凸台并涂覆耐磨涂层,能够增强动涡旋盘与支撑盘接触处的耐磨性能,减少磨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耐磨片等零件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清洁度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涡旋盘和支撑盘,所述动涡旋盘设于所述支撑盘上;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正面设有涡旋齿,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背面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有支撑端面,所述支撑座的端面与所述支撑端面相对;所述支撑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耐磨涂层,和/或,所述支撑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或凸台,所述第二凹槽内或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二耐磨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由移印涂覆工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和/或,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由移印涂覆工装在所述第二凹槽或凸台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其中,所述移印涂覆工装包括机体、模板、承印台、第一移动模组、第二移动模组、油盅和移印胶头,所述模板、所述承印台、所述第一移动模组、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分别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承印台用于放置所述动涡旋盘或所述支撑盘;所述油盅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连接,所述油盅用于盛装耐磨涂料,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油盅在所述模板上运动,以将耐磨涂料填充至所述模板;所述移印胶头与所述第二移动模组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移印胶头在所述模板与所述承印台之间运动,以将所述模板上的耐磨涂料转印涂覆至所述动涡旋盘上或所述支撑盘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涂覆工装还包括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用以安装于所述承印台上,所述第一限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动涡旋盘,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结构与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正面结构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动涡旋盘背面朝上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时,所述第一限位座的顶面不低于所述动涡旋盘的支撑座端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涂覆工装还包括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二限位座用以安装于所述承印台上,所述第二限位座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支撑盘,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结构与所述支撑盘的结构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胶头的底部为圆弧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背面中部设有轴承安装座,所述移印胶头的底侧中部设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轴承安装座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由点胶机在所述第一凹槽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和/或,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由点胶机在所述第二凹槽或凸台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02mm~0.05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05mm~0.1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涡旋盘和支撑盘,所述动涡旋盘设于所述支撑盘上;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正面设有涡旋齿,所述动涡旋盘的基体背面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有支撑端面,所述支撑座的端面与所述支撑端面相对;所述支撑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耐磨涂层,和/或,所述支撑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或凸台,所述第二凹槽内或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二耐磨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由移印涂覆工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和/或,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由移印涂覆工装在所述第二凹槽或凸台处涂覆耐磨涂料后烧结而成;其中,所述移印涂覆工装包括机体、模板、承印台、第一移动模组、第二移动模组、油盅和移印胶头,所述模板、所述承印台、所述第一移动模组、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分别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承印台用于放置所述动涡旋盘或所述支撑盘;所述油盅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连接,所述油盅用于盛装耐磨涂料,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油盅在所述模板上运动,以将耐磨涂料填充至所述模板;所述移印胶头与所述第二移动模组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移印胶头在所述模板与所述承印台之间运动,以将所述模板上的耐磨涂料转印涂覆至所述动涡旋盘上或所述支撑盘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涂覆工装还包括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用以安装于所述承印台上,所述第一限位座上设有第一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春詹义张含亮徐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轩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