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57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涉及薄带连铸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大车、大车托架、小车;分配器经分配器烘烤器加热至要求温度后,用于薄带连铸工艺;小车工作位为浇铸位;大车、小车呈上下两层设置;大车包括大车车身、大车主动轮、大车从动轮、大车托架、油缸、大车导轮、小车轨道;小车包括小车车身、小车主动轮、小车从动轮、小车托架、千斤顶、小车导轮。本技术方案独立运作的,结构紧凑的,动作精准;相互独立的,工艺上的操作度更高;有更大的载重,有更高的速度,更短的更换时间;缩短了分配器的更换间隔;能适应不断进步的分配器结构;便于实际操作遇见的不同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带连铸,特别是涉及冶金领域中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是一种能够快速、可靠地将分配器从烘烤位运送至浇铸位的机构。


技术介绍

1、我国于1957年就开始连续铸钢的实验研究,于1958年在重钢三厂建成了立式双流连铸机,用以浇铸175mm*200mm的铸坯,并首先采用500t飞剪剪切铸坯。在2009年前后,薄板坯连铸机的出现,进一步简化了工序流程,与传统的厚度为150-300mm的板坯连铸相比,薄板坯厚度为40-70mm,连铸省去了粗轧机组,厂房面积减少了48%,连铸机设备重量减少了50%,热轧设备减少了30%;从钢水到薄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传统板坯连铸约需40h,而薄板坯连铸仅为1~2h;纽柯(nucor)钢厂的紧凑式带钢生产线实践证明,采用薄带坯连轧直接生产薄带流程:薄板坯45mm(5m/min,1100℃)→粗轧15mm(15m/min,1120℃)→精轧1.5mm(3.3mm/s,880℃)→铁素体区精炼0.7mm(7mm/s,100℃)。

2、薄钢带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结构、航空材料、电子仪表,尤其是汽车钢板和家用电器上。薄带连铸工艺比传统板坯连铸工艺相比,无论是厂房面积、设备重量、生产周期、能源费用、生产成本以及吨钢量投资费用上,都拥有极大优势。薄带连铸工艺中,1600℃左右的钢水由钢包流经中间包、分配器、布流器、辊式结晶器、轧机到达卷取机。分配器由烘烤位到浇铸位的时间是薄带连铸生产工艺中的关键工作。分配器是否及时送至浇铸位、以及及时从浇铸位移出影响着生产周期。

3、目前中国成功地进行商业投产的薄带连铸生产技术是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2019建成投产的年产量50万吨、最薄0.75mm厚的超薄带生产线。

4、其分配器移动机构与中间包台车一体,分配器由中间包台车上的分配器移动机构装卸浇铸位上的分配器。这就导致中间包台车设备复杂,且既要装卸分配器,也要运送中间包,中间包台车动作较为复杂。中间包台车体积较大,行走精度较低,会影响分配器的安装精度。如何设计一套单独的分配器移动机构成为了一种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解决了以上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包括承载小车在大车工作位与烘烤位之间移动的大车、承载着小车的大车托架、在大车工作位与小车工作位之间移动的并承载分配器的小车;所述分配器经分配器烘烤器加热至要求温度后,用于薄带连铸工艺;小车工作位为浇铸位;

4、所述大车、小车呈上下两层设置;

5、所述大车包括大车车身、大车主动轮、大车从动轮、大车托架、油缸、大车导轮、小车轨道;

6、所述小车包括小车车身、小车主动轮、小车从动轮、小车托架、千斤顶、小车导轮。

7、进一步地,所述大车的大车主动轮、大车从动轮与底部的大车导轨相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大车托架由油缸顶升,大车托架上的大车导轮与大车车身上的导槽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小车的小车主动轮、小车从动轮与大车托架上的小车轨道相配合。

10、进一步地,所述烘烤位包括两侧布置的第一烘烤位、第二烘烤位。

11、进一步地,当所述大车正确地停在大车工作位,所述大车托架上升,大车托架的小车轨道与浇铸位的小车轨道对准,所述小车的小车主动轮、小车从动轮沿着小车轨道移至浇铸位。

12、进一步地,当所述小车正确地移至浇铸位后,小车停止,小车托架随着千斤顶下降,其上的小车导轮与小车车身上的导槽配合。

13、进一步地,当所述分配器由小车托架正确地安放在浇铸位上,小车托架保持低位,小车沿着小车轨道由浇铸位向大车托架保持高位的大车移动;承载着小车的所述大车托架下降至低位,中间包下降至其下水口伸入分配器内,开始浇铸工序;待浇铸工序结束,中间包上升至其下水口从分配器内抽出,小车从大车托架保持高位的大车向浇铸位移动;

14、当小车正确地移至浇铸位,保持低位的小车托架被千斤顶举升至高位,小车托架则将分配器举升起,小车由浇铸位向大车托架保持高位的大车移动;

15、当小车正确地停在保持高位的大车托架上,大车托架由高位降至低位,大车由大车工作位向烘烤位移动;

16、当大车正确地停在烘烤位上,由经干燥的分配器更换经使用的分配器。

17、大车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支撑着大车车身,减速电机驱动着主动轮在导轨上滚动;大车托架靠油缸举升和下降,大车托架上的导轮与大车车身上的导槽配合,起导向作用;小车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支撑着小车车身,减速电机驱动着主动轮在大车托架上的导轨和浇铸位上的导轨上滚动;小车托架靠千斤顶举升和下降,减速电机通过转向器同时驱动千斤顶举升和下降,小车托架上的导论与小车车身上的导槽配合,起导向作用。分配器上的定位孔与小车托架上的定位销配合,使分配器精准坐在小车托架上;浇铸位上的定位销也与分配器上的定位孔配合。

18、分配器移动机构的工艺流程为:

19、(1)分配器先由承载着小车的大车运送至烘烤位即两侧布置的第一烘烤位,为经过干燥的分配器进行烘烤升温;

20、(2)当分配器升温至要求温度,承载着小车的大车将分配器由烘烤位运送至大车工作位,并且大车在正确的位置上停止,以便大车托架上的小车轨道能正确地与浇铸位上的小车轨道对接;

21、(3)大车托架承载着小车上升,直至大车托架上的小车轨道与浇铸位上的小车轨道的工作表面(即上表面)持平,承载着分配器的小车由停止的大车上向浇铸位即小车工作位移动;

22、(4)当小车到达正确的浇铸位后,小车停止;小车托架下降,同时分配器也正确地降落至浇铸位上;

23、(5)空载的小车保持着降至低位的小车托架,移回至大车上等待钢水浇铸工序的结束;

24、(6)回转台将满载钢水的钢包(也称大包)转至浇铸位,将塞棒安装至钢包上;钢包下降直至塞棒正确地伸入中间包内,同时中间包也下降,使得中间包的下水口正确地伸入分配器内;

25、(7)此时钢水从钢包沿着塞棒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内的钢水沿着其下水口注入分配器,而分配器中的钢水沿着其下水口注入辊式结晶器的辊缝中;

26、(8)等到浇铸结束,小车托架保持着低位的小车从大车上正确地移至浇铸位;小车托架上升将分配器托举起,小车再次移回大车上并停止;

27、(9)大车托架下降,承载着小车的大车移至烘烤位,即第二烘烤位;经使用的分配器等待更换。

28、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领域上应用的,独立运作的,结构紧凑的,动作精准的,承载体积或重量更大的分配器的,可靠性高的分配器移动机构。

2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该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薄带连铸领域上应用的,独立运作的,结构紧凑的,动作精准的,承载体积或重量更大的分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小车(3)在大车工作位(E)与烘烤位之间移动的大车(2)、承载着小车(3)的大车托架(13)、在大车工作位(E)与小车工作位(D)之间移动的并承载分配器(4)的小车(3);所述分配器(4)经分配器烘烤器(20)加热至要求温度后,用于薄带连铸工艺;小车工作位(D)为浇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2)的大车主动轮(17)、大车从动轮(18)与底部的大车导轨(19)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托架(13)由油缸(14)顶升,大车托架(13)上的大车导轮(15)与大车车身(16)上的导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3)的小车主动轮(12)、小车从动轮(10)与大车托架(13)上的小车轨道(1)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位包括两侧布置的第一烘烤位(F)、第二烘烤位(G)。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小车(3)在大车工作位(e)与烘烤位之间移动的大车(2)、承载着小车(3)的大车托架(13)、在大车工作位(e)与小车工作位(d)之间移动的并承载分配器(4)的小车(3);所述分配器(4)经分配器烘烤器(20)加热至要求温度后,用于薄带连铸工艺;小车工作位(d)为浇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带连铸用分配器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2)的大车主动轮(17)、大车从动轮(18)与底部的大车导轨(19)相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留华江文涛蒋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翊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