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44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其包括按键(S1、S2),发光二极管(LED1),限流电阻(R1),由电阻(R2、R3、R8)以及三极管(Q1)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A,由电阻(R4、R5、R6,R7),三极管(Q2)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B。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路控制装置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降低了材料成本,在特定场合下使用,如电熨斗,大大提高了使用性能及电气性能,而且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控制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功率连续可调的电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某些产品要求下,会因为结构上的限制、电气性能上的要求、产品成本上的考虑 等等,造成单片机在检测按键、控制LED无法进行独立电路设计时,该电路装置能够很好的 完成设计要求。例如,如图1示,在蒸汽式电熨斗中,蒸汽炉、水箱、抽水水泵、档位指示、微 控芯片单片机等等均设计在A端(电熨斗底座)中,而强力蒸汽控制键、连续蒸汽控制键与 按键指示灯、220V发热底盘均设计在B端(电熨斗手柄)中,按照通常的电路设计,2 4 米的连接线需要5 6根完成,而采用该电路装置设计,只需要3根连接线完成,大大降低 了材料成本;在使用性能上,因该连接线在使用当中需要经常被折成弯弯曲曲,如果线芯太 粗太大,造成连接线太硬,使用性能上达不到要求;在电气性能上,因连接线在弯曲与扭转 的过程当中,连接线数量太多,易造成最外弧度的连接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路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其包括按 键(Si、S2),发光二极管(LEDl),限流电阻(Rl),由电阻(R2、R3、R8)以及三极管(Ql)组 成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A,由电阻(R4、R5、R6,R7),三极管(Q2)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第 二端B,所述的按键(S1、S2)的一端分别与该限流电阻(Rl)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的 限流电阻(Rl)与该发光二极管(LEDl)的一端相连,该发光二极管(LEDl)的另一端与该电 阻(R2、R3,R4)的共同节点相连,所述的电阻(R3)与该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电 阻(R6)与该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电阻(R8)分别与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以 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的电阻(R7)分别与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 (Ql)的发射极相连。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其进一步包括电源部分以及MCU检测控制 电路,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A以及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B分别与MCU检测控制电路 相连,所述的电源部分分别与该按键(Si、S2),发光二极管以及MCU检测控制电路相连。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电源部分提供给其他各部分电源,该 电源部分的接地端与输入电源线有一公共端。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MCU检测控制电路检测相应按键是 否动作并输出负载做出逻辑控制。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无按键按下状态时,所述的三极管(Ql)基 极电压大于4. 7V,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A输出低电平,所述的三极管(Q2)基极电压大于 0. 8V,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B输出低电平。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按下按键(Si)状态时,发光二极管(LEDl)点亮,所述的三极管(Ql)基极电压在1. 7 3. 5V,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A输出高电平,所述 的三极管(Q2)基极电压小于0. 5V,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B输出高电平。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按下按键(S2)状态时,发光二极管(LEDl) 点亮,所述的三极管(Ql)基极电压小于4. 3V,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A输出高电平,所述的三 极管(Q2)基极电压大于0. 8V,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B输出低电平。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按键(Si,S2)均按下状态时,发光 二极管(LEDl)点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控制装置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降低了材料成 本,在特定场合下使用,如电熨斗,大大提高了使用性能及电气性能,而且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路控制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控制装置的应用于电熨斗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其包括按键(Si、S2),发光 二极管(LED1),限流电阻(R1),由电阻(R2、R3、R8)以及三极管(Ql)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 第一端A,由电阻(R4、R5、R6,R7),三极管(Q2)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B,电源部分以 及MCU检测控制电路。所述的电源部分包括电容(C1、C2、C3、C4),电阻(R9、R10、R11、R12) 以及二极管(D1、D2、Z1)。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A以及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B分别与MCU检测控制电 路相连。所述的电源部分分别与该按键(S1、S2),发光二极管以及MCU检测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按键(S1、S2)的一端分别与该限流电阻(Rl)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 的限流电阻(Rl)与该发光二极管(LEDl)的一端相连,该发光二极管(LEDl)的另一端与该 电阻(R2、R3,R4)的共同节点相连。所述的电阻(R3)与该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的 电阻(R6)与该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按键输出逻辑如图1所示,1为输出+5V,0为输出 0V,以便MCU检测控制电路正确检测;按下按键Si、S2时发光二极管(LEDl)点亮。所述的电阻(R8)分别与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 所述的电阻(R7)分别与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Ql)的发射极相连。以下以该电路控制装置应用于电熨斗来说明其工作过程所述电源部分提供给其 他各部分电源以便正常工作,要求是电源的地与输入电源AC线有一公共端;MCU检测控制 电路检测相应按键是否动作并输出负载做出逻辑控制;按键Sl与S2分别对应电熨斗按键 功能,发光二极管LEDl指示相应按键是否动作,限流电阻(Rl)用于在按下不同的按键(Si 或S2)时产生不同的电压降,输出到放大器入口进行判断。调整相应参数,使得到1、无按键按下状态时Ql基极电压为*5V > 4. 7V使得三极管Ql处于截止状态,R8下 拉,A端输出低电平;Q2基极电压为*5V > 0. 8V使得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B端 输出低电平;2、按下Sl状态时,LEDl点亮 由于发光二极管特性决定,Ql基极电压在1. 7 3. 5V左右,使得三极管Ql处于 导通状态,A端输出高电平;Q2基极电压为:*(1.7 3.5)¥<0.5¥,使得三极管02处于截止状 态,R7上拉,B端输出高电平;3、按下S2状态时,LEDl点亮(VRl为Rl两端电压)Ql基极电压为(1. 7 3. 5)V+VR1 < 4. 3V,使得三极管Ql处于导通状态,A端输 出高电平;Q2 基极电压为* > 0. 8V 使得三极管 Q2 处于 导通状态,B端输出低电平;4、Sl与S2均按下状态时同按下Sl状态时一致,LEDl点亮。通过以上逻辑输出,使得MCU检测控制电路正常检测到相应功能按键,作出相关 逻辑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控制装置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降低了材料成本,在特定场合下 使用,如电熨斗,大大提高了使用性能及电气性能,而且可靠性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 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按键(S1、S2),发光二极管(LED1),限流电阻(R1),由电阻(R2、R3、R8)以及三极管(Q1)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A,由电阻(R4、R5、R6,R7),三极管(Q2)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B,所述的按键(S1、S2)的一端分别与该限流电阻(R1)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的限流电阻(R1)与该发光二极管(LED1)的一端相连,该发光二极管(LED1)的另一端与该电阻(R2、R3,R4)的共同节点相连,所述的电阻(R3)与该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电阻(R6)与该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电阻(R8)分别与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的电阻(R7)分别与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汝秦宏武首召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