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自动切换系统、方法、车辆、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芯片技术方案_技高网

自动切换系统、方法、车辆、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芯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268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切换系统、方法、车辆、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芯片,自动切换系统包括:发动机,具有第一、第二工作模式;陆上行驶系统;水上推进系统;第一离合器,与发动机、陆上行驶系统连接,具有第三、第四工作模式;第二离合器,与发动机、水上推进系统连接,具有第五、第六工作模式;声呐;控制器,确定水深,判断水深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动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第一离合器处于第四工作模式,第二离合器处于第五工作模式,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发动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第一离合器处于第三工作模式,第二离合器处于第六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陆两栖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一种水陆两栖车辆、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控制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芯片。


技术介绍

1、水陆两栖车辆兼具车和船的特性,能够在陆地和水中以及在水陆交界区域发挥其独特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2、相关技术中,水陆两栖车辆具有两种动力模式,第一种动力模式为陆上模式,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第二种动力模式为水上模式,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转动。在进行动力模式切换时,需要驾驶人员根据现场情况手动操纵开关,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陆两栖车辆。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控制方法。

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用于与车架连接,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包括:发动机,设于车架,发动机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发动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的功率为第一功率,发动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的功率为第二功率,第一功率小于第二功率;陆上行驶系统,设于车架;水上推进系统,设于车架;第一离合器,设于车架,第一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第一离合器与陆上行驶系统连接,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三工作模式和第四工作模式,第一离合器处于第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与陆上行驶系统通过第一离合器传动连接;第二离合器,设于车架,第二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离合器与水上推进系统连接,第二离合器具有第五工作模式和第六工作模式,第二离合器处于第五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与水上推进系统通过第二离合器传动连接;声呐,设于车架;控制器,设于车架,控制器与发动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以及声呐连接,控制器用于通过声呐确定水深,控制器用于判断水深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器控制发动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第一离合器处于第四工作模式,第二离合器处于第五工作模式,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控制器控制发动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第一离合器处于第三工作模式,第二离合器处于第六工作模式。

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的技术方案,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根据不同工况(水深大于第一阈值,或水深不大于第一阈值),控制发动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控制第一离合器处于第三工作模式或第四工作模式,控制第二离合器处于第五工作模式或第六工作模式,从而使水陆两栖车辆能够在两个动力模式(陆上模式与水上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不需要驾驶人员进行手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陆上模式时,发动机与陆上行驶系统通过第一离合器耦合,发动机与水上推进系统通过第二离合器解耦;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水上模式时,发动机与水上推进系统通过第二离合器耦合,发动机与陆上行驶系统通过第一离合器解耦。控制器通过控制两个离合器的闭合,能够在水陆两栖车辆切换动力模式时,解耦无关的传动链或传动系统,有利于减小负载以及无用功,提高机械效率,还可以起到保护传动系统的作用。另外,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采用单个发动机,并且发动机存在两种工作模式,以不同功率驱动陆上行驶系统或水上推进系统,相对于两个发动机的设计方式而言,有利于减小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的体积,优化空间布局。

9、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用于与水陆两栖车辆的车架连接。水陆两栖车辆具有两种动力模式,第一种动力模式为陆上模式,第二种动力模式为水上模式。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包括发动机、陆上行驶系统、水上推进系统、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声呐和控制器。其中,发动机、陆上行驶系统、水上推进系统、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声呐以及控制器均设于车架。车架对于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而言,主要起到安装载体的作用。进一步地,发动机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发动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的功率为第一功率;发动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的功率为第二功率。第一功率小于第二功率。可以理解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发动机的功率(第一功率)小于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发动机的功率(第二功率)。可选地,当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陆上模式时,发动机采用第一工作模式,发动机的功率为第一功率;当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水上模式时,发动机采用第二工作模式,发动机的功率为第二功率。

10、进一步地,第一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第一离合器与陆上行驶系统连接。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三工作模式和第四工作模式。第一离合器处于第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与陆上行驶系统通过第一离合器传动连接。可选地,处于第三工作模式下的发动机为闭合状态;处于第四工作模式下的发动机为分离状态。可选地,当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陆上模式时,第一离合器采用第三工作模式,发动机与陆上行驶系统存在传动连接关系,并且发动机与陆上行驶系统通过第一离合器实现传动连接;当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水上模式时,第一离合器采用第四工作模式,发动机与陆上行驶系统不存在传动连接关系。

11、进一步地,第二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离合器与水上推进系统连接。第二离合器具有第五工作模式和第六工作模式。第二离合器处于第五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发动机与水上推进系统通过第二离合器传动连接。可选地,处于第五工作模式下的第二离合器为闭合状态;处于第六工作模式下的第二离合器为分离状态。可选地,当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陆上模式时,第二离合器采用第六工作模式,发动机与水上推进系统不存在传动连接关系;当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水上模式时,第二离合器采用第五工作模式,发动机与水上推进系统存在传动连接关系,并且发动机与水上推进系统通过第二离合器传动连接。

12、进一步地,声呐是指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征,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进行导航和测距的装置。声呐用于测量水深。可选地,声呐设于车架的底部。

13、进一步地,控制器与发动机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发动机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进一步地,控制器与第一离合器连接。可选地,控制器与第一离合器通过第一电磁阀实现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离合器处于第三工作模式或第四工作模式。进一步地,控制器与第二离合器连接。可选地,控制器与第二离合器通过第二电磁阀实现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离合器处于第五工作模式或第六工作模式。进一步地,控制器与声呐连接。控制器能够通过声呐确定水深。控制器用于判断水深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14、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器控制发动机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第一离合器处于第四工作模式,第二离合器处于第五工作模式。在确定水深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水陆两栖车辆的动力模式为水上模式。这种情况下,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与车架(210)连接,所述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上行驶系统(12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一种水陆两栖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的控制器,所述动力模式自动切换控制方法包括: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与车架(210)连接,所述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上行驶系统(12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一种水陆两栖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动力模式自动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模式自动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海李孝先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地面无人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