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59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及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特制的内触发小极柱,采用特殊的纳米注塑形式,与盖板集成,且引出两只铝导柱,可实现电芯与外部设备的导通,能够实现对内部电芯的实验;同时当电芯再组装生产时,集成式的内触发小极柱可满足正常电芯制程工序的生产,当电芯在注液、烘烤、化成等步骤时,不会发生漏液等不能满足生产的情况,且能够适应带不同SOC电量电芯的使用,为摸索不同SOC电量工况的边界条件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及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的温度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当锂离子电池发生温度过高的情况时,可能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热失控进而使内部气压骤升,此时电池发生热失控,进而对整体的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内部加热实验应运而生,模拟电芯内短路可有效避开外部触发方式所存在的缺点,尽可能的减少电芯结构的变形,模拟真实的电芯内短路场景,可以直观的分析电池失效形式,为工程师摸索结构以及bms的规划提供有力的理论数据

2、锂离子电池为验证温度对于电池触发的影响,开发内部加热板,实现从内部对电池进行触发的机制。现有的方案一般为直接穿线并利用铝质修补剂进行密封。但这种方案在电池后期的进行注液、烘烤、化成等步骤时,会发生漏液失效的问题,不能保证电池的完整性,容易导致电池失效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的实现锂电池内触发的外部连接结构容易导致电池在后续步骤中容易漏液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及电池,设计一种专用于外触发的触发极柱,在实现电芯内触发的同时,保证电芯结构的完整,提高其密封性,减少电芯漏液风险。

3、2.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本技术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包括基台和导柱,所述的基台上开孔,导柱插入孔内并与基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柱包括传导部和设置在传导部两端的接触部;所述的接触部上开设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底部与传导部接触;所述传导部与接触部连接处形成卡接部,所述基台与导柱通过卡接部固定。

6、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导部直径大于接触部直径,所述接触部设置在传导部中部,传导部超出接触部部分形成卡接部。

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接触部上开设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沿接触部直径方向开设,所述固定孔穿过导线孔,固定孔与导线孔连通。

8、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导部设置在基台内部,所述接触部伸出基台。

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台一端设置台底,所述台底向导柱方向延伸,与卡接部接触。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台底与传导部抵接,对传导部进行支撑。

1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台还包括第一台肩和第二台肩,所述的第二台肩相较于第一台肩更向外突出。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台肩和第二台肩之间开设固定槽。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台肩相较于台底更向外突出。

14、本技术的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触发极柱,所述的触发极柱固定安装在盖板上,所述的触发极柱两端分别连接导线。

15、3.有益效果

16、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设计了一种特制的内触发小极柱,采用特殊的纳米注塑形式,与盖板集成,且引出两只铝导柱,可实现电芯与外部设备的导通,能够实现对内部电芯的实验;同时当电芯再组装生产时,集成式的内触发小极柱可满足正常电芯制程工序的生产,当电芯在注液、烘烤、化成等步骤时,不会发生漏液等不能满足生产的情况,且能够适应带不同soc电量电芯的使用,为摸索不同soc电量工况的边界条件提供便利。

18、(2)本技术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通过导柱本身结构特点,将导柱固定在基台中的同时,使得导柱两端的接触部伸出基台,使得导柱能够稳定固定的同时,方便与外部的导线连接。接触部上开设导线孔,导线设置在导线孔中,并从固定孔将导线与导柱固定连接,导线能够直接与传导部接触,既实现的导线的稳固连接,又能够保证导线与导柱的稳定接触,避免出现断路的情况。

19、(3)本技术的一种电池,将触发极柱通过基台上的固定槽安装在盖板上,基台设置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方便触发极柱的安装。同时基台的第一台肩与第二台肩形成固定槽,且第二台肩更向外突出,使得触发极柱安装在盖板上后,盖板卡入固定槽内,第一台肩和第二台肩与盖板两侧面抵靠,保证触发极柱不会脱落,同时提高了密封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31)和导柱(32),所述的基台(31)上开孔,导柱(32)插入孔内并与基台(31)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柱(32)包括传导部(324)和设置在传导部(324)两端的接触部(321);所述的接触部(321)上开设导线孔(322),所述导线孔(322)底部与传导部(324)接触;所述传导部(324)与接触部(321)连接处形成卡接部,所述基台(31)与导柱(32)通过卡接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导部(324)直径大于接触部(321)直径,所述接触部(321)设置在传导部(324)中部,传导部(324)超出接触部(321)部分形成卡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部(321)上开设固定孔(323),所述的固定孔(323)沿接触部(321)直径方向开设,所述固定孔(323)穿过导线孔(322),固定孔(323)与导线孔(32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导部(324)设置在基台(31)内部,所述接触部(321)伸出基台(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台(31)一端设置台底(314),所述台底(314)向导柱(32)方向延伸,与卡接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底(314)与传导部(324)抵接,对传导部(324)进行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台(31)还包括第一台肩(311)和第二台肩(313),所述的第二台肩(313)相较于第一台肩(311)更向外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台肩(311)和第二台肩(313)之间开设固定槽(3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台肩(311)相较于台底(314)更向外突出。

10.一种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发极柱(3),所述的触发极柱(3)固定安装在盖板(2)上,所述的触发极柱(3)两端分别连接导线(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31)和导柱(32),所述的基台(31)上开孔,导柱(32)插入孔内并与基台(31)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柱(32)包括传导部(324)和设置在传导部(324)两端的接触部(321);所述的接触部(321)上开设导线孔(322),所述导线孔(322)底部与传导部(324)接触;所述传导部(324)与接触部(321)连接处形成卡接部,所述基台(31)与导柱(32)通过卡接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导部(324)直径大于接触部(321)直径,所述接触部(321)设置在传导部(324)中部,传导部(324)超出接触部(321)部分形成卡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部(321)上开设固定孔(323),所述的固定孔(323)沿接触部(321)直径方向开设,所述固定孔(323)穿过导线孔(322),固定孔(323)与导线孔(32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内触发用触发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导部(324)设置在基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军贺文文李林阳曹勇张宏立查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