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29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地极板壳体、橡胶板对及陶瓷板,地极板壳体内嵌设置有冷却模块,地极板壳体的内平面上设置有通道槽,通道槽设置有蛇形分隔结构和折程分隔结构,形成第一合成通道和第二合成通道,冷却模块包括第一冷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第一冷却水道、第二冷却水道分别与第一合成通道、第二合成通道的环绕路径镜向相同;该臭氧发生器内的冷却水流道蛇形绕行路径与地极板壳体内的气流流道镜向相同,并为上下对应设置,可形成与合成通道各程一一对应的逆向对流热交换的冷却水流道,且冷却水流道的温度段梯度分布与合成通道相对应,可提高臭氧发生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臭氧发生器,具体是指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1、臭氧发生器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冷却水及时带走热能,否则合成的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解,从而无法达到高浓度含量,因此,冷却水的冷却效率由其重要,冷却效率不仅和水流量有关,还与流道设计相关,如何有效充分地利用冷却水的冷能,需要结合臭氧发生器内的合成通道进行配合设计,现有臭氧发生器对此设计甚少;经研究表明,换热工质的逆向换热效率最高,且考虑到温度偏差换热过程,应使高温工质对应于高温段,低温工质对应于低温段,且换热工质相对流动,因此,根据此原理,本文对臭氧发生器内的合成通道和冷却流道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地极板壳体、橡胶板对以及陶瓷板,两个地极板壳体组装形成位于其内部的反应室,反应室内层叠设置位于上下两侧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极板壳体、橡胶板对以及陶瓷板,两个所述地极板壳体组装形成位于其内部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内层叠设置位于上下两侧的两个所述陶瓷板和位于中部的所述橡胶板对,所述地极板壳体和所述陶瓷板中间预设放电间隙,所述地极板壳体内置有冷却模块,所述地极板壳体的内平面上设置有通道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槽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合成通道后端和所述第二合成通道前端的进气分流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合成通道前端和所述第二合成通道后端的出气汇流通道,所述进气分流通道中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汇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极板壳体、橡胶板对以及陶瓷板,两个所述地极板壳体组装形成位于其内部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内层叠设置位于上下两侧的两个所述陶瓷板和位于中部的所述橡胶板对,所述地极板壳体和所述陶瓷板中间预设放电间隙,所述地极板壳体内置有冷却模块,所述地极板壳体的内平面上设置有通道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槽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合成通道后端和所述第二合成通道前端的进气分流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合成通道前端和所述第二合成通道后端的出气汇流通道,所述进气分流通道中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汇流通道中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前端和所述第二冷却水道后端的分流水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后端和所述第二冷却水道前端的汇流水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地极板壳体的外平面上设置有进气气道和供气气道,所述进气气道竖向贯通并通过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分流通道,所述供气气道竖向贯通并通过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汇流通道,所述橡胶板对包括两个相对层叠贴合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设置有两个通气孔,分别对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水道偏置于所述进气分流通道的外侧下方,所述汇流水道偏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奥尔斯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