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71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包括车架、压缩装置、调节稳固装置以及车轮,所述车架的四个角均安装有所述压缩装置、所述调节稳固装置以及所述车轮,所述压缩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内,所述调节稳固装置连接于所述压缩装置且一端穿过所述车架并延伸至其外,所述车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稳固装置位于所述车架外部的一端,所述调节稳固装置包括翻转部以及稳固部,所述翻转部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压缩装置和车架,所述稳固部安装于所述翻转部和所述车架。该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翻转部和稳固部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将车架在两种构型之间灵活转换,通过改变构型调节工作空间,可保持车架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车架在使用中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


技术介绍

1、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是由多个移动副以及转动副构成的闭环运动系统,既由多个连接杆与挡板相连构成。在车辆工程领域,车架一直是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传统车架在设计完成后,只能适应某种工作环境,难以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进行的调整,从而限制了车辆的工作环境。部分车架可通过调整结构来适应工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车架的工作环境。

2、现如今的车架不能实现多构态的变化,没有足够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保持良好承载能力,又能有很好的适应性以及灵活性的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压缩装置、调节稳固装置以及车轮,所述车架的四个角均安装有所述压缩装置、所述调节稳固装置以及所述车轮,所述压缩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内,所述调节稳固装置连接于所述压缩装置且一端穿过所述车架并延伸至其外,所述车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稳固装置位于所述车架外部的一端,所述调节稳固装置包括翻转部以及稳固部,所述翻转部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压缩装置和车架,所述稳固部安装于所述翻转部和所述车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框架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压缩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压缩装置、调节稳固装置以及车轮,所述车架的四个角均安装有所述压缩装置、所述调节稳固装置以及所述车轮,所述压缩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内,所述调节稳固装置连接于所述压缩装置且一端穿过所述车架并延伸至其外,所述车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稳固装置位于所述车架外部的一端,所述调节稳固装置包括翻转部以及稳固部,所述翻转部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压缩装置和车架,所述稳固部安装于所述翻转部和所述车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框架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压缩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弹簧以及安装板,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弹簧另一端,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翻转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构高稳定性变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包括转动挡板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转动挡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挡板,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逸哲金文洋李善德廖益丰许恩永郑伟光张志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